裁员、失业,成为地产人的关键词。
12月27日,燃财经以“地产 失业”为关键词在小红书里搜索,有1400篇以上的相关笔记;以“地产 裁员”为关键词也有超过900篇笔记。虽然相比于数百万的地产从业人员,900篇、1400篇的笔记微不足道。但也足以显露房地产寒冬、从业人员被裁的冰山一角。
“我是12月14日接到通知被裁的。”就职于某TOP20房企的李雪告诉燃财经。对于被裁,李雪并不意外,“11月公司就开始了*批裁员,有部分同事接到裁员通知。我是第二批,年底还会有第三批。”
裁员的原因无需多言。市场并不景气,监管越来越严,曾经动不动就是千亿销售额的巨头房企,2021年都或多或少陷入困境——今年,恒大、阳光城、佳兆业、蓝光、宝能、富力、奥园的债务危机都曾暴露在水面之上,其中部分公司,员工已经数月领不到工资,裁员也获得不了赔偿。
没有暴雷的房企,在严格的楼市调控政策之下,也出现现金流吃紧现象,拿不了更多地,没那么多项目,卖不了那么多房子,便纷纷进行区域合并、部门精简、人员裁撤。多位地产人告诉燃财经,大部分房企的裁员情况在30%以上,中小公司则裁员超过50%。
对于他人来说,“裁员”只是轻飘飘两个字。而被裁的人,却要面对更加现实的问题,即如何继续生活。“我还有8岁的女儿和年迈的母亲,她们都只靠我一个人。”单亲妈妈李雪直言。
大多数35岁+的被裁地产人下一步是创业。李雪表示:“我身边有很多创业的朋友,每次见面聊天都会去了解不同行业的资讯,甚至还一起去考察过具体的项目。”阿添也在从恒大房车宝相关平台离职后再度开始了创业,目前已经拿到*笔融资。
奔哥则凭借2019年和朋友一起做的小红书账号,因缘际会成为了穿搭博主,“目前账号差不多有2万+粉丝。现在保持更新,也能接到广告,虽然收入大不如前,也能糊口。”
但也有不少人进退维谷。阿添就表示,“身边一些40多岁的房企区域总经理,他们在江西、贵州等地的四线城市,一待就是十多年,从项目销售经理做到项目营销总监,再到片区营销负责人。但现在集团不拿地了,他们就做不下去了。”而这些区域总经理过惯了好日子,如今要转行很困难,阿添继续说道,“有些人跑去搞电商、搞直播。但适应不了,做不了多久,又不做了。”
房地产还是个好行业吗?在阿添看来,答案是肯定的,“无论从衣食住行的需求来看,或从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来看,房地产行业肯定还会是好的。”而且,“我没有觉得这个行业很惨,房地产的金额跟利润的基数就摆在那,看看所有行业在职人员的收入,地产人的收入还是比其他行业要高的。”
“只是这个行业不可能一直高速发展,房价也不可能一直上涨。地产人叫苦,也是因为习惯了过去的高增长,一时无法接受‘钱收不回来’的事实。”阿添指出。
无论行业未来走向何方,对于被裁员的地产人,最实际的还是摆在眼前的家庭生计。如何调整心态、重新出发,才是这些普通人迫在眉睫的问题。
01 奔哥:6年地产人,被裁后做小红书博主“糊口”
“我是今年10月份被裁的。”奔哥告诉燃财经。
奔哥今年28岁,大学学的是园林专业,这个专业毕业后多去向园林公司、设计院、地产等行业。她进入地产,也算是专业对口。“六年职业生涯,经历了国企、私企,并在一年多前跳槽到最近这家公司。一直都在房地产行业里。”
在最近这家公司,奔哥担任的是招标采购的岗位,她将其称之为“来广州后最稳定的一段时间”,“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内容,也不用经常加班,并没有互联网公司那么‘卷’。”她还怀念着这段时光,“通勤时间不到半小时,我很喜欢每天从地铁口走到公司的那段路,也很喜欢我的同事们、公司食堂的饭菜和不定时提供的下午茶。”
生活似乎可以沿着既有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只可惜房地产寒冬骤然给这种美好按下了休止符。
变化在今年发生。先是大环境改变,房企减少或停止拿地,业务部门工作减少,于是一些部门就面临裁撤或合并。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发布的“2021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也显示,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82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2%。
“拿地少、回款慢,业务部门的工作也随之减少。”奔哥回忆道,“公司觉得人尽其用了,这个部门没有存在的必要,就将我们整个部门合并到其他部门去,也就不用那么多人了。”
接着,是被安排做一些与本职无关的事情。“因为没有业务可做,我们部门还被安排去发掘新的合作单位、新的资源,甚至还得去工地考察。”奔哥说,“有点开‘口头支票’的感觉,就说纳入公司资源库,其实就是领导觉得我们没事做,给我们找事做。”
最后的裁员在所有人意料之中,却也让奔哥措手不及。“一下子失业,还是有点焦虑。毕竟原来工作充实,收入较高。”奔哥表示,“现在每天有大把时间可以休息,但我还是想着赶紧回到工作状态,不敢有一点懈怠。”
被波及的也不只是奔哥这样的基层员工,“部门领导是公司元老级别的人物,做了十几年了,临近退休,这次部门裁撤,他也被安排回本部,但不可避免被降级,从总监降为普通工程师。”奔哥说道,“他估计也就是待到退休,养老了。而我们这些基层员工,要么转岗,要么拿赔偿金走人,我就选择离开。”
失业之后,奔哥尝试过找工作。但两个月都一无所获,“有参加两场面试,但都觉得不太合适。”
最后,2019年和朋友一起做的小红书成为了奔哥的依靠,“当时有朋友在做小红书账号,觉得机会不错,我也适合做穿搭博主,于是就开始做了。目前这个号有2万+粉丝。保持更新,也能接到广告。虽然收入大不如前,也能糊口。”
未来,奔哥仍想回到房地产行业。因为转行需要“从零做起”,竞争不过应届毕业生,而且薪资也不可能有房地产行业那么高,“房地产行业就是跌到谷底了,但可能还会转型的。所以我还会继续找相关工作,不会轻易放弃,毕竟地产的薪资待遇,还是算比较高的。”
做小红书账号的经历也为她打开了新媒体的窗,“也有一些品牌找上门,提供一些新媒体相关的工作机会。”奔哥正在思考和比较,“如果薪资合适,说不定也可以转行做新媒体。”
12月的广州,下午四五点还有和煦的阳光,奔哥就会出去走走,带小狗出去溜溜,回家再给她洗个澡。“在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的这段时间,我还是选择和自己和解。为什么不呢?和自己较劲只会让我更难堪。”
终于,她有时间去看在收藏夹里很久的书籍和电影,正如电影《悠长假期》所说:“也不必每时每刻都要冲刺,低沉时就当是给自己放一个悠长假期。”
02 阿添:离开恒大进行创业,已拿到*笔融资
阿添离开房地产的时间更早,新事业也开始有了起色。
今年6月底,阿添在广州番禺租了一个办公室,可以看到落日和“小蛮腰”(广州塔)。36岁的他感慨道,“也是有自己办公室的人了,不用再打工。”
工作十余年,阿添数度出入房地产行业,最近一次,是2021年4月从恒大房车宝相关平台离职。离开房车宝相关平台之后,阿添不想再入房地产行业,6月就开始了创业之旅,9月已经拿到*笔融资。阿添也更愿意称自己为互联网人,而非地产人。
阿添与地产的缘分起于广告公司。十几年前,阿添读大三的时候,就在广告公司兼职做策划文案,做的项目都是楼盘,毕业之后也自然而然在广告公司做地产营销策划,服务过华南地区诸多房企,如万科、保利、恒大、雅居乐、合生创展、时代、新世界等。
“我对房地产行业最美好的回忆,是在毕业后的第二年,与公司一起参与万科万汇楼项目的品牌推广。”万汇楼是王石的一个试验,公益性的廉租房项目,希望给城市低收人群以不高于500元的月租享受优质居住体验。阿添回忆道,“我到现在还清晰记得客家土楼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带来的视觉冲击,当时我还住在广州一个杂乱的城中村,对住得更好、事业更好有无比的渴望。”
毕业三年之后,阿添升职为策划经理,但升职后不久,他就提了辞职,“压力太大了,还天天加班到半夜。”2010年,他离开广告公司,先后去了唯品会、美丽说和以纯电商,“搞互联网去了。”
在互联网闯荡了7年,2017年碧桂园踩着P2P的尾巴,也想搭建一个类似恒大金服的P2P平台,阿添被“忽悠”回地产行业,到碧桂园从事地产项目金融化、进行融资的工作。但就在阿添入职三个月之际,政策变动,项目被砍掉了,阿添转做地产金融等“地产+互联网”的项目。
“后面我主要做地产金融、地产营销,比如智慧认筹、贷款分期等,就是通过科技、金融的手段来帮助营销的链条。”阿添介绍道,当时就在碧桂园创投平台的一个资本管理公司,两年里,他负责(公司)全国的金融产品,涉及金额一年都是几十亿元。
转眼到了2018年,遭遇P2P监管政策变化的阿添迎面撞上房地产行业形势变化。“当时我们都知道,房地产的(黄金)时代过去了,不再仅仅是周期性调整了,行业要变革了。”那个时候,他参加碧桂园的高管会,杨国强说道,“地产这个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了,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悲观的阶段”。
2018年底,碧桂园开始裁员,导致“珠三角上空都是碧桂园员工的简历”。阿添指出,当时他在职的时候碧桂园有12万人,而现在仅剩下9万多员工。
在碧桂园做了2年,阿添主动提出离职。“碧桂园一直没有拿金融牌照,虽然我们都是通过法务、四大行审查的,业务是合规的,但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来说,还是不利。”
离开碧桂园之后,阿添自己做了一些互联网项目,但并不顺利。2020年,他入职了东莞朋友的房地产分销公司,作为公司副总经理,负责互联网事业部,包括APP、小程序开发,线上获客等。
然而,2020年底,恒大房车宝开始大举收购152家中介机构,恰好阿添所在公司就是其一。“我不是很喜欢恒大,我身边的人对恒大的评价也不是很好,但老板无所谓,毕竟恒大出钱。”恒大入场是导火索,今年4月份,他从公司离职,回到广州。
“老板不理解,为什么给我股份和管理平台后,我还是坚持要走。老实说,这个决定对于一个有家庭负担的中年男人来说并不明智。但我一心想辞掉不是这个工作,而是地产这个行业。”阿添坦诚地说,自己确实不愿意融入房地产这个大染缸。
辞职之后,阿添也试过再找工作,还是有一些房地产互联网平台的机会,但他不想再去上班了,即使是去公司担任管理者,在广州的薪资也不太高,“做一个总监,我觉得也不比创业轻松。我想创业,但也并非想干什么大业,就是找点事情做。”
多年工作经验,阿添积累了很多互联网圈子的人脉和资源。6月23日,他决定着手创业,搞“摄影基地”,随后两天跑遍了整个番禺,租下一个600平方厂房。接着开始联系客户,7月中旬便确定*个客户,花4天定下方案,月底即开始执行,成果也令客户满意。
在创业计划上,阿添也有更多想法,比如做知识领域的IP运营,如职业规划、理财规划等,也不排斥做地产项目,只要是新媒体范畴的东西。当然,目前还是初步的想法,“现在还是谁给钱就做谁的项目,初期还不能赚多少钱,但基本收入还是可以的。”
在阿添看来,在流量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内容服务还是有前景的,而且投入不多,不急着回报,就开心地、慢慢做就好。
03 李雪:该来的总会来,我只想多争取一点赔偿金
李雪是刚被辞的那一个。
12月14日下午,设计总监发微信给李雪,让她去一下他办公室,“我就知道,轮到我了。”
谈判全程,李雪非常淡定,“该来的总会来”,而李雪更迫切的,是争取多一些赔偿金,以养家糊口。设计总监则比李雪更为紧张,“看着他紧张的表情,听着他卡壳的陈述,我都替他捏把汗,他应该也不擅长谈这种事吧。”
在2021年的地产行业,被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半年前我就有预感了。”李雪说道,“房地产整个行业都在大规模调整,我们公司也不可能避免,”作为一家TOP20房企,去年末公司就已经有一些区域合并动作。进入2021年,长沙分公司就被合并到李雪所在的武汉分公司。
区域合并、部门精简,毋庸置疑地开始裁员。“11月公司开始*批裁员,有部分同事接到裁员通知。没想到第二批裁员来得如此之快,12月15日就开始,我也是其中之一。年底还有第三批。”李雪表示。最后,李雪和公司达成协议,“待到月底,拿‘N+1’赔偿款走人。”
2019年,李雪为了实现更高的职业抱负而进入这家TOP20民营房企,但没想到,比起实现职业抱负先来到的是被裁员。
“我在地产行业已经做了12年了。”李雪说道,“2010年,我以校招生的身份进入一家房地产央企。我学的是设计专业,当时房地产很火,处于上升趋势,比起去设计院,进房地产公司更能赚到钱,我就去了。”
李雪在这家央企待了7年,任职过开发报建岗、建筑设计岗。“房地产行业非常辛苦,这个行业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其实不多。”她的工作,需要跟设计院、建筑公司、政府部门等多方合作,同时配合房企“高周转”的一系列要求,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李雪担下了这些压力,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刚毕业的时候,李雪每个月工资5000元,到2017年,她终于实现月薪过万元,“在武汉这个城市,这已经是非常好的收入了。”但她奋斗的目标也不仅仅只是更高的薪酬,“央企的薪酬并不高,但我还是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我不仅是为了薪酬,也想获得职位晋升,想尝试成为管理层,做出一番理想的事业。”
这也是李雪跳槽的原因之一。“我一直很天真地认为,我不休年假、努力工作,领导能看得见,其实并不是这样。”在李雪努力达到专业岗位*,下一步就是管理级别的时候,她被裁员了。
去年底,武汉分公司拿到新地块,年前年后,李雪没日没夜的赶报建,同时兼顾一个项目的交付,非常劳累。年后,前任总监离职,办公室鸡飞狗跳,尔后区域合并,工作重新分配,李雪也被边缘化了。
职业的成就感也逐渐被疲惫代替。李雪明显感到,随着政策调控,房企危机涌现,内卷越来越严重,“各种复盘、整改、降标、处理投诉,没完没了的形式主义,额外做一些本不属于我们的工作。”而且在她看来,设计岗位本应输出好的作品,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里,他们最终做出来的产品不过是差强人意,“房企只关心盈利,老板只关心钱从哪来,钱到哪去……”
最终,在2021年结束之际,李雪做好手里四个项目,也到了“卷铺盖走人的时候”。
庆幸的是,对于下一步,李雪早有打算。“我很清楚,房地产是一个年轻化的行业,人才非常多。到了35岁以上就是高龄,很难往上升职,因为总有年轻人来代替我。所以,我早就开始找出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现在也没有那么焦虑。”
原来,李雪身边有很多创业的朋友,每次见面聊天的时候,都会去了解不同行业的资讯,甚至一起去考察过具体的项目。“在我的观念里,创业,不是说要成为董小姐那样的企业家,而是能做好你自己。”如今,她正在渐渐摸索,开始创业。
年关之际,李雪也想好好休息休息,这么多年来确确实实累坏了。提及是否回到地产行业,李雪否定了,一来她不想再继续“打工”,二来她也不再看好这个行业。
“我其实很感谢过去12年在地产的经历,虽然压力很大,很累,结局也不那么好,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收获很多,我也很感谢我自己,对自己一直严格要求、没有放松过。凭借我现在的能力,再闯出一片天地来,我非常有信心。”
作为单亲妈妈,李雪的生活压力不小,除了照顾母亲、女儿,还有房贷要还。但现在来说,她只想对过去说一句“没有遗憾”,然后继续往前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燃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