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2022年中国产业创新六大趋势

核心科技领域需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智能科技场景应用将迎来创新突破。
2022-01-01 11:00 · 亿欧网

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迎来充满希望的2022年。亿欧智库对中国产业创新趋势做出了六个判断:核心科技领域需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智能科技场景应用将迎来创新突破;实体企业将成为产业数字化主体,乘“云”直上;品牌时代拉开序幕,新科技蕴藏新消费未来蓝海;智能网联技术日臻成熟,重新定义“第三生活空间”;数字医疗由“以医院为中心”,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新内涵——碳中和、全球影响力。

趋势一

核心科技领域需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智能科技场景应用将迎来创新突破

关于科技领域下一步发展的判断,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方面,2022年我们需要进一步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才能够不断丰富和完善核心可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平台;另一方面,智能科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开拓了新的应用场景,2022年在落地性方面会逐步走向成熟和稳定,并走在世界的前列。

大家都知道,中国目前芯片供应不足的状况已经影响到很多产业的发展,未来世界万物都是智能的,对于芯片的需求量会逐年增高。但芯片制造各个核心环节的国产化率均不到50%,所以芯片自主供应不足的状况在2022年仍将延续。

芯片产业只是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性不足的一个缩影。再举一个例子: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氮化镓电子元器件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增加,然而上游供应链——超纯镓材料却依赖大量进口,导致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目前已经有国内企业开始完善镓的提纯工艺,补足这一供应链不足。

放眼国际、立足长远,国家级自主可控供应链平台至关重要,这需要我们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加大基于产业链完整和成熟程度建设的投入。

趋势二

实体企业将成为产业数字化主体

乘“云”直上

以上针对硬科技方向进行了探讨,接下来我们聊聊实体产业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离不开云端服务,为此,我们针对数百家实体企业做了“上云”情况的调研。2021年,云端服务市场的增速呈井喷之势。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云端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429.6亿元,预计到2024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507.3亿元。

从2012年起,私有云市场率先发力,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数据显示,SaaS市场规模预计从2018年的2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67%。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新零售为例,其引领的消费市场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企业业务在线化与业务创新释放云计算需求,预计未来中国云端服务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然而,中国云计算市场渗透率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空间。根据高盛的研究报告,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的整体渗透率为9.5%,2021年达到15.3%,中国市场会比全球稍慢1-2年;而亿欧智库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渗透率为20.9%。

而且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企业为云产品投入资金的意愿仍有待提高。过去几年,10.2%的中国企业在云产品方面平均投入在100万元以上,39.8%的企业平均投入不足10万元;中国企业在云产品方面投入资金的平均值约为40万元,中位数为20万-50万元。这说明企业之间的资金投入水平相差较大,投入意愿仍待提高。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中国企业尝试选择云服务时,并非基于云计算的性能优势和价格优势而选择上云,大部分用户更看重上云能为企业技术升级和业务模式优化带来的价值。

在云服务类型方面,虽然公有云依然是中国实体经济企业上云的优先选择,但是私有云及混合云不再是少数企业的“奢侈品”。随着实体经济企业越来越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能力的成长,并且重视数据资产变现及相关业务的发展,那些不能或不应该部署在公有云上的“knowhow”,更加希望得到私有云的帮助。

2022年私有云与混合云市场继续加速,将有更多的企业考虑以这类模式部署相关业务。除专门从事私有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厂商外,未来公有云服务商将以积极的姿态在私有云市场投放相关的资源,未来在中国实体经济赛道,将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相关业务市场。

在数字化进入深水区的今天,以前中国的产业数字化还是以阿里、华为等科技公司为主导,但是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央企自己孵化出的云平台(航天云网、昆仑数智等)已经走向成熟,并开始主导实体产业数字化的方向。

趋势三

品牌时代拉开序幕

新科技蕴藏新消费未来蓝海

聊过企业上云情况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与个人密切相关的消费产业。

新消费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当前,我国主要消费人口呈现出以下特征:主力消费人口数量增长缓慢、家庭人口规模缩减、结婚率下降、独身消费人群增长等。人口结构变化带来消费需求变化,叠加诸如“一人食”、“宅家”等新兴消费场景的出现,消费者消费需求进一步细分,新兴消费需求出现。

在需求驱动产品的设计、生产逻辑下,消费者的变化带来消费市场环境的变化:社会消费品供应能够快速响应需求,消费品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此时选择权利进一步向消费者转移;加之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快递等业务覆盖度进一步提升,中间渠道权利被弱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商超等中间渠道为核心的权力进一步向下游消费者转移,消费者主权时代到来。在此背景下,消费者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心。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见顶,流量红利逐渐消失,以搜索-浏览促成购买与复购的传统逻辑进一步被打散。信息大爆炸之下,消费者注意力成为稀缺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之下,算法推荐促成“内容找人”,吸引消费者主动选择成为消费品牌生长发展的必要环节。消费闭环逐渐演变为在内容触达消费者后,“消费者了解品牌-增强品牌认知-对品牌产生印象-最终促成消费”的逻辑。这种逻辑之下,消费品牌成长的核心路径变为增强品牌力。

品牌时代的到来,是流量时代技术积淀与发展的结果。自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至未来20年,新消费的发展共计有三个阶段。

首先是已经过去的流量时代。2013年4G网络大规模部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端,彼时,伴随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移动网络用户增量时代来临,流量红利发展之下,网络消费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也带动了互联网原生品牌的出现与发展。诸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小熊电器等品牌在此时出现,借助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契机,这些品牌迅速成长为消费品牌的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的出现与快速成长,内容碎片化、传播去中心化趋势加强。此时大量网红KOL出现,造就了*日记、花西子、橘朵等打造爆款单品,以内容营销为核心、以电商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品牌成长。

2019年之后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只依靠爆款实现增长的成长逻辑面临重大考验,新消费市场重新重视起品牌塑造,进入到以品牌力支撑成长的品牌时代。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之下,消费领域各个环节数智化趋势加强,数字化辅助消费品牌加速成长。

未来,元宇宙的发展将开辟更为广大的消费市场,在此机遇下,消费品产品能力内化、与数字网络联网,“满足消费者极度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成为消费品牌发展的关键。待新兴技术进一步落地时,消费将全面进入科技时代。

趋势四

智能网联技术日臻成熟

重新定义“第三生活空间”

下面我们来看看汽车产业的情况。过去一年里,中国汽车市场在多种外在环境(疫情反弹、贸易摩擦、缺芯)不利的前提下逆势回正,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增长强劲, 1-11月累计销量为299万辆,同比增长1.7倍。

随着自动驾驶的日臻成熟,我们对于汽车的使用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相信有不少使用智能网联汽车的车主们都有在车里K歌的经历,也有不少人已经形成了在到家之前就在车上完成家电控制的习惯。

2022年,我们在智能汽车的空间里一定能做更多更有价值的事情,在软件重新定义汽车的背景下,汽车也会重新定义我们的“第三生活空间”。过往,大家对于“第三生活空间”的印象仍停留在咖啡厅或者餐馆,2022年,我们认为场景应用融合驾舱将会构建新的“第三生活空间”。

趋势五

数字医疗由“以医院为中心”

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疫情之后,在基层卫生需求驱动之下,整个大健康产业呈现多点开花、星火燎原的趋势,创新势头高涨。

2021年,大健康产业的投融资交易数同比去年提升不少。明显的是,单笔投资金额明显下降,这说明一是投资估值趋于理性,另一方面早期项目增多也是主要原因,整体是比较乐观的。

和2020年相比,从细分赛道情况看行业比例分布没有明显变化。从近5年整体趋势来看,疫情极大影响大健康产业的投资行为,健康管理迎来春天,医药/器械投资趋于稳定化。

在整个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浪潮下,大健康产业也在经历着从信息化到数字交互的变革。与以往信息化的封闭性不同,数字化呈现开放、流通、兼容等特性。

信息化的核心是医生和机构,诊疗行为产生的数据均发生在医生把控下的医疗机构内。而数字化将转变为以患者核心,患者的健康、诊疗、用药等信息来源也将扩展,从院内到院外、从线下到线上、多种数据采集监测路径等。

同样的,我们在医药营销端做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发现了四个关键词——患者、B2B、院外、线上。路径变短,以患者为中心;B2B平台在产业链的价值正在快速放大;院外和线上市场潜力凸显。政策与市场的变化,使得原有的体系效率下降,药企、商业、零售企业都在探索新的舒适区。各方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放在患者身上,注重患者运营,“服务即营销”可以很好地描述这种状态。

在诸多的探索中,大健康产业正逐渐完善“医-患-药-险”的闭环。伴随着人们主动健康意识的逐步觉醒,健康消费需求增长。在2022年,数字医疗将由“以医院为中心”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趋势六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新内涵

——碳中和、全球影响力

最后,我们聊聊企业社会责任。2022年,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企业碳排放强度和企业对于社会碳中和贡献,将成为对于中国企业经营情况更为基础的底层评价体系。

每一家中国企业都应为碳中和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主动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才能具备更强的全球影响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