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临近,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漂泊在外的游子们,纷纷踏上回家之路。
春运,这场全球规模*的人口迁徙已拉开序幕。今年春运,预计将有旅客11.8亿人次,比去年人数多些了。去年许多人响应“原地过年”的号召没回去,今年大家回去过年的愿望更强烈了。该抢票的抢票,该做核酸的做核酸,该请假的请假,拼尽全力只想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共迎新年。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的变迁,我国逐渐出现3亿多流动人口,他们就是每年春运的主力军。他们或许是离开家乡到大城市追梦的“打工人”,或许是为了学习知识本领外出求学的“学生党”,亦或许是为了“诗与远方”而暂居异乡的游子。
快过年了,在浓烈的思乡之情与家人的殷切期盼下,漂泊在外的游子们不远万里回到家乡,只为与亲人团聚。
以前人们春节回家,只能挤在嘈杂逼仄的绿皮火车里,在混合汗臭、脚臭和瓜子花生味的环境下,随着车子慢悠悠的驶向远方;现在,我们不仅能坐提速好几倍后的火车,还可以选择更舒适快捷的高铁、飞机回家,自己有车的,还能自己开车回去,方便多了。
无论是春运人数的波动,还是出行方式的变化,都反映出我国春运的变迁史,而这背后是中国经济和人们生活的伟大变迁。
01、浩浩荡荡的春运队伍
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五到次年正月廿五,是为其40天的春运时间。
在这段时间,有大量返乡又离乡的“打工人”,有四处走亲访友的出行者,有放寒假回家过年又返校的“学生党”,还有一群喜欢游山玩水的驴友,他们旺盛的出行需求,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春运队伍。
从1954-2014的60年间,我国春运规模一路从0.23亿人次暴增至36亿人次的顶峰,而后的5年春运规模稳定在30亿人次附近,直到新冠疫情到来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计划,导致近3年春运规模出现大幅下滑。
春运队伍的变化背后,是中国经济风起云涌的变迁史。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加入WTO等一系列措施的实行,经济飞速发展起来,劳动效率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逐渐完善。从1978年至2010年,我国*产业的比重不断下滑,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并持续稳定在高位。
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体现在劳动力上就是,许多祖祖辈辈在家种地的农民,放弃原来收入微薄的务农工作,进入工厂和各式企业,转而成为收入较高的“打工人”。
在许多60后和70后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能去工厂当工人是件非常开心的事。因为在那个年代,工人是*的工作之一,不仅每月能领到工资,退休了还有养老金拿。
等到80后和90后进入职场的时候,工作就更丰富了。行业上出现了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汽车等众多新兴行业可供选择,岗位上也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做技术、销售、人力、财务、文案等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可供我们选择的工作比以前丰富了,但是在收入水平上仍存在很大的地域差距。
由于改革开放后,经济率先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深圳、珠海、厦门等沿海经济特区,大量收入较高的工作岗位基本都在这些城市,所以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人,为了获得更高收入,就只能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打工,形成规模庞大的外来务工人群。
新京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流动人口为3.85亿人。这些流动人口中,有许多是外来务工者,他们虽然是兢兢业业的城市建设者,但却难以找到归属感。
由于户籍、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他们的小孩往往无法在工作地上学,得送回老家当留守儿童;碍于租房等经济压力,他们无法把父母接来身边照顾,只能让他们在老家成为留守老人。
这种父母和子女不在身边的缺失感,在节假日时会更加强烈!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人向来重视亲情和团圆,所以在春节来临之前必须回家。
春节人群中,除了务工回乡队伍,还有一大群放寒假回家的学生。
这些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外出求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由于高校放寒假的时间临近春运,于是他们也加入了春运的队伍。
改革开放前,我国大学生非常稀缺。197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仅8.5万人,此后有所增加,但每年增加的规模并不大。直到1999年,我国各大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终于在2001年突破了百万大关,并一路向上飙升。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909万的历史新高。
(中国本专科及研究生毕业人数与增速,来源:中泰研究所)
随着各大高校陆续放寒假,几千万在外求学的大学生纷纷购买学生票,收拾好行李,踏上回家过年的旅程,他们是春运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此外,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春节期间拖家带口外出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在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之余,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抛开所有的烦恼和忧愁,带上喜欢的人,去看看不同的风景,品尝不一样的美食,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是许多人向往并践行的事。
在疫情肆虐,出行受到各种限制的2020年,我国春节期间尚且接待游客1.52 亿人次。正常年份春节出游的人就更多了。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高达4.15亿人次。这些游客中不乏中长途旅行者,他们成为了春节出行的重要力量。
总之,打工人、学生、中长途旅行者和探亲人群等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
02、从绿皮火车到高铁飞机
这么多年来,人们想要回家过年的心没有变,但乘坐的交通工具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人们过年回家大多是坐慢悠悠的绿皮火车。那时候,人多车少,一票难求,黄牛泛滥,偷盗频发。有的人为了买到回家的车票,很早就在售票点排起了长队。买到票后,上车也得靠挤,挤不上那就爬窗户。
终于上了火车,车厢里人山人海、拥挤不堪,连上个卫生间都难以挤过去。所以常出门的人,上车后就克制自己喝水的欲望,上紧下憋,争取少跑厕所。火车到站下车后,可能还得提着一堆行李再辗转乘坐大巴,一路上各种艰辛。
但只要终点是家,就是幸福。多少人一年只等这一次回家,哪还讲究什么舒适度。
后来,为了减轻春运的压力,列车不断增开和提速。
再后来,绿皮火车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舒适度更高的空调列车,而且时速更快、舒适度更好的高铁、飞机都来了,买小轿车的人也多了。
到2021年12月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已高达15万公里,全国高铁汇总里程数也突破4万公里,足足可以围绕地球一周。再加上飞机、客车、小轿车什么的,大家回家过年已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人们买票在手机上就能下单,黄牛消失了,小偷也几乎销声匿迹。现在的火车已经没那么拥堵,基本不会超员。人们能坐在宽阔而舒适的座椅上,吃着零食,玩着手机,看窗外的列车飞驰而过,全然没有了当初绿皮火车的破败和脏乱。
人们春节回家的路,多了舒适从容,少了窘迫担忧。
这一系列的变化,不得不让人感叹,我们的祖国真的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而美满了。
03、春运新变化
春运出行除了交通工具更多样了之外,还出现了这些新变化。
近年来,在国家“推动1亿流动人口在城市落户”等政策的推动下,许多城市陆续降低落户门槛,甚至各大城市还一度掀起“抢人大战”,以发放租房、购房、创业补贴来吸引外来人口落户本地。
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一些有能力也有意愿在大城市安家的外来打工者,逐渐落户买房定居下来。这也是近几年深圳、广州、杭州、武汉、南京、长沙、西安等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户籍人口不断攀升的原因。
在自己工作的城市定居后,许多人就不再回家乡过年了,而是把家人接过来团聚,反向春运。
另外,随着乡村振兴和省会城市的发展,城乡差距有所改善。一些厌倦了大城市高强度、高生活成本、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人,离开了沿海城市,转而回家乡就近工作,这也是2014年以来,春运人数减少的一个原因。
此外,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虐,阻挡了许多人的回家路。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人们的出行不可避免的受到限制。在海外疫情形势严峻的阴影之下,海外游子们有家难回。碍于疫情的散点爆发,国内许多地方也提倡大家“原地过年”,这就直接导致了近几年春运规模的大幅缩水。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日子,一个人漂泊在外,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少了些什么。
在这里,想对那些因为疫情不能回家的人说:照顾好自己,疫情总会过去,只要大家都健康平安,团聚终会到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格隆汇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