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的一天凌晨3点,上海某三甲医院的专家张木(化名)醒来看了眼手机。半小时前,医院的工作群中正紧急召集所有员工速到院集合,医院要组成数百支队伍,奔赴到上海各个小区去做核酸检测。
这几乎是最近半个月上海所有公立医院医生的经历。
而在过去一周,上海疫情期待中的拐点迟迟没有到来,感染人数反倒呈指数级上升。疫情的感染人数,迅速在一周内破千,然后增加至最新的3500名。
在过去半个月的时间内,随着上海各大小区被封控管理,居民进行一轮或多轮核酸检测,全上海医院的医护人员“最近基本每天晚上两三点还在排班,然后扩充人员,每天一两百人的队伍拉出去,去不同的区域(做核酸检测)”。
而在公布27日共3500名感染人数前一夜,上海以黄浦江为线,将上海分为两大区域,以四天为时间段,分时封控。
01、为何要分时封控、做新一轮核酸检测?
上海响应的是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
这一《指南》要求:1000万人口以上城市应24小时内完成划定范围核酸检测。“按照中央最新的政策,是不建议以城市为基础进行风控或管控策略的。因为国家一直在倡导精准防控,而且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区域防控’。上海是跟着中央的政策制定的。”一位生活在上海的卫生经济学专家对深蓝观表示。
这意味着,上海的医护人员将在未来一周,将进行数千万次核酸检测。对于一个有2400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在与“超级病毒”奥密克戎进行“动态清零”的较量中,这是必须要做的一步。
3月24日,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表示,大规模多轮核酸检测,是保证后续滚动筛查能够跑过病毒传播的基本需求。“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是以快制快,我们是没有机会跑赢奥密克戎的。”
在动态清零的抗疫方针下,现在传播主要是在社区内,90%以上是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没有找到这些无症状感染者,动态清零基本上很难实现。
一个显著的问题是:上海常住居民有2400多万人,而做核酸检测,每一千个人需要2个医护人员。而2020年底,这个城市的医护人员一共20万,仅一轮检测就需要10万医护人员。而在短短8天内,为这么多人做一轮甚至多轮核酸筛查,需要大量医护资源。
而过去这些天,随着多个小区被封控做多轮核酸检测,上海的医护系统已在高负荷运转。这个医生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最高、病房使用率最高的城市,当地医疗资源原本就不足,现在更是捉襟见肘。
随着多个医院急诊被关闭,医护人员抽调做核酸检测,上海日常就医患者一度受到影响。3月23日,因为东方医院急诊出现阳性患者,在急诊停诊闭环管理过程中,一位该院护士哮喘发作难以就医,因延缓就医时间而身亡,此事件将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置于聚光灯下。
02、被关闭的医院和医生
一年多以来,按照国家卫健委的防疫要求,一旦出现阳性病例,医院门急诊停诊筛查消毒封闭式管理后再开放。
随着上海疫情的感染人数不断增加,3月17日起,健康上海12320公众号开始通报每天医疗机构服务暂停与恢复情况,当日全部或者部分暂停16家医院/院区的门急诊服务;3月18日,涉及全部或者部分暂停的医院/院区达到31家;此后几天,全上海每日暂停医疗服务的医院/院区多在30家以上,3月25日升至41家。当然,每天也有恢复医疗服务的医院,但仅是个位数。
浦东是本轮疫情感染人数最多的区域。3月22日开始,位于浦东的东方医院即墨路150号院区、云台路1800号院区出现在门急诊暂停的名单内,曙光医院等多家位于浦东的医院也在反复暂停和恢复中。
即便医院未停诊,医生和护士人手也紧张。
张木所在的医院急诊也在3月停诊了。他在凌晨3点看到群里的消息一惊,没想到这么晚院里竟然还会发消息召集,而且竟然还有很多人应答。那一天,上海下大雨,他匆匆起身开车奔向医院。
到医院时大概凌晨3点半,医院里已经空空荡荡,张木向同事打电话询问,同事告诉其他人早已出发,院外,几十辆车已驶向各核酸检测点。他没有回家,在办公室等了一夜。
对上海的医务人员来说,秣马厉兵从十几天前就开始了。最开始是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派出去做核酸检测, “护士们忙得饭水不进,没日没夜地干,” 但人依然不够。于是,医院党委号召成立核酸外采储备群和志愿者群,5个人一个小队,3位医护人员采集核酸标本,2位行政人员负责扫码等组织工作。
“全院人员都报名了。”张木是党员,他也向党委报了名,但是被医院领导拒绝了。医院拒绝他去核酸外采有两个原因,*是因为他是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业内称为“大科主任”,还有很多个危重肿瘤病人需要他医治照应;第二个原因是他属于新冠病毒的高危易感人群——他已经60多岁了。
被拒*,张木私自填表多次从下往上报名,希望成为“漏网之鱼”被系统抽调派往核酸外采,这几次都没有成功,随后他向医院党办打电话询问,原来党办每次都删掉了他的名字。
“但是我们党委书记就去了,他没比我小多少。”这位党委书记也是位老专家,他带头作为志愿者去做了核酸外采。
这时候已经不分多年临床的老专家或者刚入行的新医生,他们都涌去了核酸外采一线,张木不认为自己应该例外,被拒绝多次后,依然半夜冲向医院。
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脱离“战斗”。谈及在一线做核酸检测的同事们,他有些动容:“他们都是穿着纸尿裤,因为没有地方可以上厕所。”口罩一旦潮湿就会失去隔绝病菌的作用,核酸外采人员不能碰口罩和面板。医护人员一旦上前线,就和最开始抗疫时的情况类似,他们穿着防护服,尽量少说话,经常五六个小时不喝水吃饭,一工作就通宵达旦。
3、当医院恢复急诊后
3月23日,在上海东方医院急诊发现阳性患者停诊期间,出现了该院一位护士未得到及时抢救而去世的事件。
听到这个消息,和大多数医护工作者一样,张木先是叹气,然后是沉默。
他认为,从理性上,暂停门急诊有合理性。因为医院是人群和病毒同样密集的场所,这里聚集着社会上最孱弱的人群和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他们都是高危群体。尤其是医护人员,是公共卫生的底部和兜底的人,一旦发生新冠院感,后果比一般公共场所更严重。
但新冠病毒变异株Omicron BA.2的出现,对疫情初期的一系列政策都形成了挑战。
新冠原始毒株传染性相对弱,潜伏期也在7天左右,传播性不强。而Omicron BA.2的传播速率大大提升,大部分传播者是无症状感染者,一旦被感染马上就会变成传染源。
当病毒传播速率慢的情况下,零星医院发生感染,暂停门急诊的影响不大。但当Omicron BA.2广泛传播时,大量医院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关停门急诊就会产生较大的冲击。
“我相信现在决策层一定是高度重视,他们在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疫情在发生新的变化,管理措施也在紧跟着不断更新,张木介绍,之前如果小区封锁管理,任何人都不能进出,现在警察和医生都有绿色通道,凭借工作证进出,“这个问题对我们社会是个警示,那就是不管什么情况下,都应该要留有一个通路。”
果然,张木的判断被证实。第二天,3月26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不能因疫情处置对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一停了之。
“非必要不封控”,邬惊雷在会上说,建立健全备用区域应急预案,设立缓冲病房和缓冲区域。要加强对封控区居民的医疗保障,医疗机构要做好与地区对接,提供绿色通道,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特别是三级综合医院、儿童专科医院的急诊、发热门诊等不得随意停诊。
3月26日后,上海医院的就医情况迅速发生了变化,虽然部分或全部停诊的医院/院区仍达36家,但是暂停服务的范围中基本只有门诊,急诊都恢复了。
只有防疫任务相对更为艰巨的3家医院暂停了急诊,分别是周浦医院、瑞金北院和华山医院宝山院区。
即便医院急诊开放,但医护人员紧缺状态并没有改变。3月27日晚8点多,文章开头提及的“上海发布”《关于做好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的通告》提到:将于3月28日5时至4月5日3时,在上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
核酸检测人手不足,将成为近一周最严峻的问题。而且,对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隔离收治点,也需要大量医护人员前往。
“今晚这个政策出来以后,我们号召所有企事业单位,所有的党员到社区做志愿服务。”3月27日晚,上述上海的一位卫生经济学专家说道。
共青团上海市委官方微信“青春上海”,随即在转发上海发布这则通知的同时发文,为全市新冠核酸检测机构紧急招募一批志愿者。这则招募帖中未注明招募的人数,只提到“将就近、就便安排至全市相关检测机构,需尽快到岗”。
3月27日当晚,上海市政府、各区和有关单位举行了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动员会。
临近的城市也已开始援助上海。常州市已发出通知,要求当地选派核酸采样队伍200人、核酸检测队伍50人,并做好30万管检测的物资准备,支援上海疫情防控。
显然,上海未来一段时间的“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核酸采样、检测的队伍,面临着巨大的缺口。
而在核酸检测能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过去一段时间,在上海,新冠病毒抗原自测成了一种补充方式。
吴凡在几天前那场发布会上解释:抗原自我检测出结果快,因此在非重点区域使用,阳性者进行核酸检测复核。
前述卫生经济学专家指出,新冠抗原检测的假阴性比率较高,阳性者可能会被遗漏,因此不能完全代替核酸。
不过,他认为,由于核酸检测缺口非常大,因此将来应该会采用混合模式。他猜测,接下来可能会更大力度“抗原监测初筛,然后再去做核酸,提升检测效率”。
张木和他的同事们,在最新防控政策下发后,在做核酸之外,又被派往上海的隔离治疗点。他们和多位专家都认为,很可能在新一轮分区封控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后,上海的新冠疫情将迎来拐点。
在这场战疫中忙碌的医护工作者,是这座2400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和病毒赛跑的一个缩影,是一场艰难的负重前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深蓝观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