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上海重启「芯」跳难点追溯

上海一“疫”已经让半导体产业意识到了,供应链模式要有所创新,“无非是建立冗余机制”,但曾光明知道,短期内没有办法要求整个芯片产业发生改变,“这其实需要一个中长期的过程。”
2022-04-24 14:35 · 经济观察网 钱玉娟

4月21日晚,因为要参加一个行业线上讨论,王建峰不得不错过了每晚7点要进行的TOP供应商风险总结工作会。

“已经连续开了一个多月。”作为智己汽车供应链总经理的王建峰说,自打3月上海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后,这个会就没停过。会上要理清楚一些关键问题,他以芯片供应为例,得确认需求“给到了哪个代理商,代理商有没有下给原厂(泛指芯片厂商),原厂有没有给你反馈排期?”

只有完成上述闭环,拿到排期,王建峰才觉得没有在“天上飞”,另外,他还要将物流信息细致到“芯片什么时候到”。

之所以要将整条线细致理出来进行跟踪,主要因为近来“突然间跳票了,芯片没了”的状况频发。

素有“东方芯港”之称的上海,不但汇集了从芯片设计到制造,甚至封装的整个闭环产业链,还吸引了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链扎根于此。但从3月末以来,上海及周边多个区域因疫情防控而处于封闭管理状态,这让坐落于此地大大小小的精密电子、先进制造等企业,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芯”在跳

论及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性,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曾给出了以下数据: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4,2021年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00亿元。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重镇,在疫情突袭后的状况如何呢?“绝大多数同事居家办公。”来自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的盛琼,在4月21日接受了经济观察报记者的采访,她透露,上海是公司的总部,有近90人的员工规模,目前有四位同事为了确保重点项目按时进行,自愿封闭在公司“吃住”与办公,“从3月中旬一直坚持到现在。”

作为一家提供物联网智能终端系统SoC芯片设计的企业,芯翼信息科技内部的研发工作涉及软、硬件两部分,芯翼信息科技软件层面在员工居家情况下也能完成,但涉及硬件设备进行下游的终端厂商测试时,便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为尽可能减少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有员工主动请缨封闭在公司坚持工作。

员工规模近千人的上海壁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壁仞科技),也是一家芯片设计企业,其总部坐落于上海闵行区浦江镇,从3月28日进入封控管理后,除约50名关键员工封闭在公司外,其他均采取居家办公模式。

员工刘欣(化名)向记者透露,公司的研发设计等大多数工作虽然能在线上完成,但仍有技术方面的同事,需吃住在公司以保障实验室中正在进行的芯片点亮工作。

3月31日晚,采用7纳米工艺制程设计的通用GPU芯片BR100系列,在壁仞科技上海总部的实验室里,完成了各项测试,被成功“点亮”。这是壁仞科技自2019年9月成立以来的*芯片产品。

为了确保芯片测试以及点亮工作,壁仞科技早自3月20日便制定了闭环管理的应急预案,不只是关键技术人员,包括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文在内的高管层,也在公司搭起了行军床。

其实,为保障供应稳定,进一步把控对上下游企业的影响,芯片生产制备环节的参与者们也多实行闭环管理模式。国金证券在4月5日的研报中提到,上海及昆山地区主要晶圆代工厂,像中芯国际、华虹、台积电松江8英寸厂及封测厂环旭,“因事前准备充分,10天以来仍维持正常营运,并没有严重影响一季度营收预期。”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华虹超6000名员工自3月27日起驻厂生产,在上海松江区设厂的台积电,也通过厂房与宿舍“两点一线”的闭环管理,保障超1500名员工在一线安全地工作、生产。

“封控管理这么久,制造环节除了物料库存可能需要补充,相对还正常。”一位生活在上海的芯片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此前因停电、地震等不可控因素,造成台积电等制备产线“稍微停了几分钟,都会引起行业震动。”在她看来,当前疫情防控虽然艰巨,芯片的代工厂、封测厂的机器也要24小时运转,“不能停,停了之后进行的设备调试,代价很大。”

据上述观察人士透露,目前上海及周边的芯片代工厂、封测厂都实行闭环管理,员工几班倒,“只要物料不停,生产就不会停。”

4月18日,安森美半导体公司对外发出通知函,称受上海疫情影响,被迫关闭其位于该地的中国全球配送中心,而将业务转至新加坡和马尼拉配送中心,以缓解产能限制,帮助减少影响。

这让该观察人士进一步确定,现阶段芯片产业面临的*难题出在了物流方面,“不通畅,原材料进不来,货也送不出去。”

货难供

上海的芯片供应链,虽极尽所能保证着产能不滑坡,但因封控问题,在运输环节困住了。

盛琼告诉记者,公司一些物料或者单据,若要进出上海市内,主要通过各种渠道,再通过闪送、跑腿等方式,才能拿到。

物流停摆,不仅让芯片企业的正常发货受到影响,芯翼信息科技副总裁李剑还透露,“与客户之间收寄开发板、样品也被阻断,公司运营的各种文件、文本、票据、合同也无法收寄。”尽管部分文件暂时可以签字发送扫描件,但原件、盖章件在疫情结束后仍需补寄,“又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李剑还讲到,目前上海市内虽然能通过跑腿、闪送等传递一些文件,但有的打赏费用已经超过了物品本身的价值。

“上海的合同取消了。”在北京某智能制造企业工作的李路(化名)记者透露,如今从上海采购的核心零部件太难运出来,为了保证生产,他选择从江苏调配供应,如今也已两周时间,“还在路上。”

4月21日中午,李路将物流信息的截图发给记者,其上显示刚刚从苏州分拨中心发出,“再要3-4天就能送到公司。”如今各地疫情防控带来不可控因素增多,让处于下游的李路感到焦虑。

即便下游厂商没有受到疫情影响,“迟迟收不到货也是干着急。”盛琼讲述,这是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芯翼信息所面临的情况,对于下游的生产制造厂商们而言,芯片发不出去,“就等于整个产业链断了。”

记者看到,在把4月份的生产计划下调15万辆后,来自日本的汽车制造大厂丰田于4月18日公布了其5月份的全球生产计划,继续减产10%,全球产量预计约为75万辆,并且将会把日本国内9座工厂的10条产线暂时停工。

对于产能下滑,甚至被迫停产背后的原因,丰田解释称,受部分地区半导体等零部件的采购陷入停滞影响。

无论是仪表、座椅、轮胎,还是涉及各种塑料、金属、玻璃等原材料,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中的*企业,几乎都将其工厂设立在了上海及周边。甚至在特斯拉进驻后,越来越多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芯片等供应链企业聚集上海。

正因如此,自3月上海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困倒在芯片等供应链问题上的,还有那些造车新势力们。

像蔚来、小鹏及理想这“造车三兄弟”的供应链部分就紧紧依赖上海,当该地区的零部件供应链陆续停产后,加之芯片供应短缺,蔚来率先对外宣布短期停产。

紧接着,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在微博上发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整车生产的节奏被打乱后,部分车辆交付不得不推迟。

曾为2022年定下30万辆车销售目标的,华为常务董事、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CEO余承东,也在日前表示,“由于当前供应困难,这个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

4月15日,余承东还通过其朋友圈写到,“上海如果不能继续复工复产,5月份之后,所有的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他表示,从4月中旬开始,已经有部分企业因上海等封闭导致供应链断供停产。

“疫情是对整个业务链的一次打磨。”王建峰坦言,过去主机车厂“从来不会care芯片的事情”,导致大家在上游芯片供应商的管理上较为粗放,直到疫情加剧等突发事件来临,进一步考验着供应链体系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复产有“术”

其实,针对产业链供应链的诉求,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上海前方工作组组长王江平早自4月5日便通过视频会议予以研究,并要求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保运转的重点企业“白名单”。

就在何小鹏、余承东等企业家发声后,4月16日晚,上海市经信委公布了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下文统称“指引”),还发布了首批复工复产的666家重点企业“白名单”。

在这份白名单中,记者看到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宏力、中微公司、安集科技等超66家半导体公司在内,还有特斯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涉及汽车配件、模具、零部件等在内的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多达400家。

陈雪(化名)所在的企业恰好在白名单之列,公布时虽处于周末休息日,身为公司的HR,她主动加班,参照指引及相关要求“盘”了下公司内符合复工复产条件的员工数,“少得可怜,不足30%。”

原来,被列白名单的企业,其员工若要复工,必须在本人及所居住楼栋住户的核酸和抗原双检测,是连续七天持续阴性才可。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还看到,有白名单上的整车制造或相关平台企业的人,“拿着文件去居委会捞人,实际上还是有困难”。对此,王建峰也有感触,他建议相关复工复产的措施能够有效地落实下去。

另外“希望能够把长三角江浙沪实际上整个‘一体化’打通。”在王建峰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让整车生产告别举步维艰的状态。崔东树也建议打破产业链的供应“黑盒”,各环节之间形成一个较强的韧性连接,信息沟通更顺畅、高效。

除了为重点企业予以疫情防控阶段的特殊保障,集微咨询总经理韩晓敏发现,“现在产业都在呼吁,希望能为集成电路等核心产品开辟特殊通道。”

韩晓敏告诉记者,晶圆产能、封装等产线,甚至多家国际公司的物流枢纽都在上海。而今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是,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让上海处于全域封控,就连苏州等长三角地区也陷入半封闭状态,物流受限致使半导体产业链出现断点,负效应“已经波及全国了”。

小华半导体副总经理曾光明谈到复工复产问题时,也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真正去研究芯片产业整个链条的情况。”以上游晶圆、封测环节为例,“上海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很多晶圆卡在海关”,曾光明希望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可以尽快帮半导体企业协调解决原材料的通关清关问题,此外,对于进入白名单的企业,是否可以提供物流保障等绿色通道。

在措施落实阶段,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记者看到,会上重点提及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特别是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再贷款规模达1000亿元,结合用于科技创新的2000亿元再贷款,一起撬动1万亿元资金。

当下因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阶段,重点企业的复工复产、物流畅通等问题,引发关注,而从产业发展的战术层面分析,曾光明觉得,要加快芯片国产化的进程。

立足汽车芯片产业来看,目前中低端规格的芯片在国内都已有完善的供应链,但曾光明指出,集成度较高的SoC芯片还需依赖进口品牌,“不要局限于缺啥补啥,要真正地做到未雨绸缪。”在他看来,产业链要给国产汽车芯片厂商更多的合作机会,“才能形成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局面。”

可以肯定的是,上海一“疫”已经让半导体产业意识到了,供应链模式要有所创新,“无非是建立冗余机制”,但曾光明知道,短期内没有办法要求整个芯片产业发生改变,“这其实需要一个中长期的过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