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产投集团自2021年12月3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坚持“投资广州、投资实体、投资未来”经营理念,强化战略投资功能,树立“耐心资本”理念和“主动招商”思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积极担当产业投行和资本运营两大角色,努力推动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投资发展。2022年一季度投资额同比跨越增长46倍,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大幅增长,实现了高质量“开门红”,为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01、搭平台、扩投资,构建产业发展体系
一是成立产投资本,打造一揽子投融资业务平台。集团继去年投资广州发展定增20亿元基础上,今年又出资受让珠江钢琴、广州酒家股份共计20亿元,既增加国资收益,又实现协同发展。同时以产投资本为载体,加速推进项目投资,联手*机构,战略布局重要产业。2022年一季度先后完成运通智能、广汽埃安、智路紫光、如祺出行、嘉利股份的投资,战略布局重点产业,并与华登国际、兴橙资本、智路资本等*投资机构和社会知名机构合作,储备了包括晶圆代工(粤芯、增芯)、先进封装、高端芯片设计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产业链关键项目,大投资布局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助力广东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
二是成立产业园公司,打造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孵化平台。依托集团存量土地资源,加速推动与白云、南沙、番禺、天河等区政府合作,强化市、区创新协同联动,共同谋划构建具有产业生态集聚效应的特色价值园区。一是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品牌整体升级,投资3.7亿元实施五期项目,新增孵化面积(地上)3.46万平方米,引进和培育40家左右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园区培育孵化的企业“云舟生物”成长为全球基因递送技术领军企业、“威溶特”取得M1抗癌新药突破,不断补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二是在白云区推进29万平方米的市区联动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与大健康产业园”落地。三是积极拓展番禺区“未来独角兽牧场”、“广州大学城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总部基地”、南沙区“湾区元宇宙数字经济产业园”、天河区“环五山数字经济港”等产业园项目,提速布局“一区一园”。
02、建机制、强运营,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不断完善以广州科技金融集团、生产力促进中心、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全链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其中,广州科技金融集团受托管理的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500亿元,科技信贷规模、杠杆撬动比例均为*。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成功组织发布“2021年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和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报告等,助力广州培育一批技术实力过硬、增长潜力巨大、细分赛道*的本土独角兽企业,获广东省科技创新促进奖(生产力促进奖)一等奖;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成立不足三年启动IPO上市辅导签约,为集团带来超过投资额60%的分红以及80倍的投资回报。
二是赋能直属企业发展。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资信评价再创佳绩,*专业数量和覆盖面位列全国第八,连续中标广州市市本级基本建设项目财政投资评审服务等重大招标项目,树立高端咨询品牌形象。国资管理集团不断提升土地物业运营管理水平,推出五羊尚寓品牌自营公寓项目,推动广州大道北、消防器材厂、养鸡场地块等大宗土地物业产业改造升级,助力广东红棉公司转型脱困,与名创优品等时尚潮牌联动促进老字号产业创新发展。市环科院转企改制方案顺利获批,市水务院成功编制《广州市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印发。
03、优管理,促宣传,树立产业招商名片
一是盘活存量物业价值。以土地物业集约化管理为出发点,通过资产划转、委托管理等手段,按照“分类归集、统一管理、租售结合、招商策划、产业孵化”的总体思路,建立“广州产投-专业平台 -土地物业运营企业”三级管控架构和租、售、用一体的土地物业管理体系,有效盘活存量物业价值。其中,近50宗物业列入处置计划,预计年内完成挂牌转让,可回收资金近5000万元。
二是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对内坚持党管人才,实施转岗转任、交流轮岗、内部提拔、外部引进“四个一批”改革,全面激发队伍活力。2022年一季度通过市场化招聘、内部交流轮岗、提拔任用等方式使用89人,有效充实队伍力量,为企业新阶段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扩大产业招商效应。2022年一季度,集团主要领导先后带队赴上海、合肥进行考察学习和产业招商,寻找“他山之石”破解发展难题,其中,对标合肥产业发展创新做法,起草形成《创新产业招商培育机制 加快推动“链长制”落地见效——合肥市产业招商培育的经验启示及对我市的工作建议》,获《广州财经》专题发布,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携手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开展融媒体宣传,成功打响广州产投集团品牌,发出广州产业发展新声音。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广州产投集团将紧紧围绕自身功能定位,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坚持“双统筹”“两不误”,进一步狠抓投资增量、强化要素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公转作用”不断推动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