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业务越发被寻求第二曲线的大厂们倚重,某种程度上也导致国内云厂商不断迎来新一轮调整——这边阿里云换将一事刚过,那边百度智能云(后称百度云)就有了新动作。
5月5日,百度CEO李彦宏发出全员邮件,宣布启动新一轮的干部轮岗: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担任智能云事业群组(ACG)负责人;何俊杰(Jackson)轮岗担任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负责人;王海峰博士继续担任集团执行副总裁兼CTO,不再兼任ACG负责人。
这次调整中,作为一度被视为百度“储君”的存在,沈抖的人事任命为外界所瞩目。
猜测不可避免,被架空还是重用?无疑是行业最关注的问题,这里可以先从此次内部信中发现一丝线索:
沈抖将负责带领ACG团队,加快落实云智一体战略,实现规模和健康度的量变到质变,为百度第二曲线的发展建立新的功勋。
众所周知,百度目前整体划分为两条核心业务线,一是作为基本盘的移动生态业务,二是“讲故事”的云业务和智能驾驶业务。
今年3月1日,百度发布了2021年及第四季度财务报告。剔除爱奇艺广告收入,四季度以搜索+信息流为主的核心广告收入为193亿元,同比增长1%。当然,广告业务基本面差已经成为市场共识。
业绩承压间接作用在人事动作上,此前,新浪曾报道,百度*轮裁员从在2021年12月开始:MEG(移动生态事业群)总体裁员比例在50%。
与之对比,百度智能云增速亮眼,首席财务官罗戎在业绩电话会中表示,“百度智能云四季度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60%,2021年实现全年总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64%。”
毫无疑问,现阶段,云与智能驾驶是百度押注的新曲线。从这方面来看,此次人事调整中,沈抖从旧战场来到新世界,更像是再度受到重用。
考虑到移动生态和B端业务逻辑并不能直接复用,加之国内云市场错综复合的竞合关系,沈抖能否带领百度云业务杀出重围,还需要从长计议。
01、百度云等来了一号位
“云计算这个东西不客气一点讲它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
2010中国IT*峰会上,当主持人问及“对云计算怎么样理解”,与阿里选择“吃螃蟹”不同,李彦宏给出了上述的见解。
此后数年,随着云计算展现出来巨大潜力,这一旧事常被翻出,被当作百度的战略失误。
客观来说,百度“错估”云计算,在于当时对“框计算”的青睐,就好似选错了一条技术演进路线,这也无可厚非。
当看到云服务愈发火热,百度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2013年,百度先是推出“百度开放云”试水。3年后,在2016年举办的百度云计算战略发布会上,李彦宏的站台正式宣布百度进入云计算市场。
随着云业务被正名,百度云服务的掌舵者也逐渐敲定。
2016年11月30日,百度云智峰会(ABC Summit)召开,在这次峰会上,原本计划出席的李彦宏、吴恩达都没有出现,一切由总裁张亚勤包办。这一点侧面反映出百度云一号位的人选。
此后几年,百度云在张亚勤的主导和后来加入的尹世明实际掌舵下展开布局。
在国内互联网云厂商的风云史上,2018年是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2018年9月30日,腾讯重新调整组织架构,新增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正式打响To B之战;同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宣布组织体系调整,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
紧接着在12月18日,李彦宏发布内部信,宣布架构调整:
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同时承载AI to B和云业务的发展。ACG由尹世明负责,向张亚勤汇报,张亚勤同时继续负责EBG和IDG。
也正是在这几次调整之后,云计算正式成为互联网大厂的战略重心。
在当时,外界正以为在张亚勤和尹世明的领导下,百度云业务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但就在次年3月,负责百度云业务的原百度总裁张亚勤宣布将于10月退休。紧接着,尹世明改为向百度CTO王海峰汇报。
尽管尹世明在此次调整中并未出局,但业绩却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彼时,据界面新闻获悉,百度智能云2019年未达成营收目标,仅完成70%,而且还在持续亏损中。
雪上加霜的是,百度云2020年的OKR中增添了利润指标,毛利成为*考核因素。而销售出身的尹世明主张百度云优先扩张份额,“即使亏损也要做”,这种销售端的激进打法势必会带来亏损。
果不其然,在理念不同之下,2020年3月11日,百度CTO王海峰在内部邮件中宣布,对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ACG)进行调整,其中,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副总经理张志琦两人卸任原职务。
时隔两年之久,此次任命下,王海峰不再兼任智能云事业群组(ACG)负责人,由沈抖单独担任,百度云终于再次找到一号位。
02、求稳还是求快?
现如今,国内云计算市场不断有新的逻辑涌现,风云变幻不断。
先看市场份额,根据Canalys发布的《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报告》显示,由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组成的“中国四朵云”占据80%的市场,其中百度云以9%的份额排在第四名。
但看似*的市场份额之下,百度智能云“第四名”的地位却并不牢固。
一是新厂商的涌现,去年12月2日,字节跳动旗下的火山引擎正式发布全系列的云产品,包括IaaS层的云基础,PaaS层的视频及内容分发等模块。
一名火山引擎人士表示,火山引擎的目标是做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之外的“中国第四朵云”。而在“字节云”的行军路线上,首当其冲的对手就是百度云。
对于百度云来说,一方面,要和其他新晋云厂商争夺“第四朵云”的称号;另一方面,还需要面对云计算行业中的马太效应。
同一数据维度下,Canalys数据显示,相比三季度,国内云厂商排名整体没有发生变化,但市场进一步向头部厂商集中,三季度CR4由80.1%上升到84.0%,在多云生态下,云厂商面临的竞争越发激烈。
二是国资云的崛起,根据各家云厂商公布的2021年营收数据,主流互联网云厂商在营收和增速上均弱于传统电信运营商。
阿里云在2021年营收超过723亿元,同比增速约为30%;腾讯云营收为307.0亿元,增速为31.5%;天翼云营收279 亿元,同比增长102%,移动云营收242亿元,同比增长114%。
随着政企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速,有国资背景的国家队选手更受关注。
因此,可以看到,在云市场新的逻辑之下,面对同样的局势,阿里云和腾讯云纷纷求“稳”:
近期的财报会上,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宣称,云业务接下来要从不惜一切代价地增加收入,转向提高增长质量,从而提升利润率。
阿里云近期的调整中,集团资深副总裁蔡英华此次在内部管理会上宣布,追求高质量增长,持续优化销售组织,形成“行业主建、区域主战”的模式,提升客户满意度。
对于新帅沈抖而言,百度云同样需要面对的是,求稳还是求快?从现阶段的动作,百度云更偏向于后者。
可以从财报中看到,2021年四季度,百度核心销售与行政费用54亿,同比增长42%;研发费用66亿,同比增长32%。在成本和费用端,百度的开支增长速度与非广告业务的增速趋同。
并且,由于云业务对销售的依赖较高,此前,后入场的华为云为了快速抢占市场,选择在返佣比例上下功夫(华为云返佣最高40%,阿里云最高30%),这将直接作用在销售和管理费用上。
而根据海豚投研测算,百度自2020年四季度开始膨胀销售费用,来推动创新业务发展,在同期高基数之上,2021年销售费用依然在高增长。
现如今,面对阿里云和腾讯云的暂缓攻势,在“规模和健康度”的权衡下,沈抖会趁机选择扩大云业务投入来抢占市场吗?
03、兜兜转转,网盘终归云
此前,随着百度云一号位的更迭,百度在云计算布局上也出现了多个版本的战略规划。
比较典型的有,张亚勤在2016百度云智大会首次提出了云计算“ABC三位一体”的概念,即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和Cloud Computing(云计算)三位一体。
2019年,在王海峰任下,百度再度宣布“ABC智能云”业务战略进一步升级,提出“云+AI”战略,加速推进产业智能化。
此次内部信中,沈抖的使命是“加快落实云智一体战略”,大的战略规划并未提及。不过,或许从沈抖的“老单位”发现一些端倪。
2019年5月17日,百度原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离职,搜索公司转为移动生态事业群组,沈抖晋升为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
作为曾经执掌MEG的一号位,沈抖在此次云计算布局上或许已经给出初步动作——在此次任命中,李彦宏同样提到把网盘和TGE也调整至ACG。
现阶段,网盘市场几乎只剩下百度网盘和阿里云盘相互厮杀,阿里云盘选择放开下载速度切入市场,此前市场上曾讨论过阿里云盘的盈利模式,其或许会在存储空间上入手。
果不其然,今年3月24日,阿里云盘正式推出会员服务,非会员用户100GB+存储空间,依然保持下载不限速,普通会员将云盘空间提升至 6TB,每月12元等等。
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已有的免费空间已经能够满足需求,因此对于阿里云盘来说,其或许和钉钉承担着一样的使命:作为云计算的一个子集,成为阿里云触及客户的抓手。
与之对比,百度网盘却不同。
在百度云业务开始的起点,也就是在2012年9月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个人云存储PCS、云应用生成服务SiteApp、百度应用引擎BAE和浏览内核Engine等。
这里主要关注个人云存储PCS,也正是百度网盘的雏形。
兜兜转转,在2016年10月11日,百度公司宣布对旗下云计算品牌进行调整,面向个人的云服务回归“百度网盘”;原面向企业的“百度开放云”则正式启用“百度云”品牌,两者彻底分开。
以往,从事业群来看,百度网盘隶属于百度MEG,而智能云属于ACG,作为百度分别面向C端和B端的两条业务线,因此无法做到像阿里云盘与阿里云一样如臂驱使。
如今,百度把网盘调整至ACG,从这一点来看,此举是为个人云和企业云服务“链接”做准备。至于具体的打法,仍需观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科技新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