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政策风口已至,下一个投资竞赛:肿瘤早筛

围绕早筛的竞赛,才刚刚开始。哪个技术路径是早筛行业的未来,能够创造新的传奇,还需要企业们去做更多探索。
2022-05-16 13:46 · 氨基财经 氨基君

经过过去几年市场的洗礼,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生物医药领域,只有政策支持的,才值得长期关注。

因此,每份顶层政策文件,都值得好好揣摩。

比如,5月10日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生物经济领域的*顶层设计,其中包含了诸多财富密码。

《规划》中提及的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新技术,都是近年来的明星赛道。而其中提到的发展“早筛与精准用药”,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就在创新药泡沫破灭、出海遇阻,整个生物科技市场情绪冷到极点之际,这份《规划》给予“早筛与精准用药”等上述创新方向的政策高地认可,将再次吸引资金上桌洗牌。

尽管肿瘤早筛不是新概念,过去一年,早筛领域的上市企业,受到美股生物科技行情下行等诸多因素影响,股价低迷、估值泥沙俱下,但并不意味这一赛道就没有吸引力了。

在一级市场,肿瘤早筛行业的融资依然在持续进行,圣美生物、和瑞基因等先后完成了大笔融资。能够在寒冬中拿到穿越寒冬的钱,证明了从投资者到从业者的信心。

在二级市场,早筛板块持续下跌之后,也在重新吸引资金的关注。

今年4月初,在美上市的燃石医学发布年报后,大家惊奇地发现股东名单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被业界称为“木头姐”的女股神凯瑟琳·伍德。她所创立的方舟基金从去年11月开始,不断增持这家肿瘤早筛企业。

在中概股遭到血洗一年间,木头姐的举动无疑给了更多的投资人在肿瘤早筛产业的信心。

叠加最新的政策支持,围绕早筛的投资竞赛,或许又要开始了。

01、市场冰点后的机会

过去一年里,国内肿瘤早筛行业似乎被人遗忘了。

国内涉及肿瘤早筛业务的上市企业并不多,目前仅有燃石医学、泛生子、诺辉健康三家。前两家2020年先后登陆纳斯达克,后者2021年初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申购火爆,一度成为当年“冻资王”。

但随后发生的事情,让全行业始料未及。2021年,燃石医学、泛生子、诺辉健康的股价都经历了大幅回撤。这也使得行业内哀声一片,不少企业不得不推迟甚至放弃IPO计划。

市场冷到极点。但是,这些企业股价下跌,并不是因为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更多还是受到市场情绪影响。

一方面,经历多年上涨后,中 美生物科技领域都开始回调。去年2月,美国生科ETF-SPDR(XBI)一度达到174美元的最高点,但截至2022年5月12日收盘,仅剩64美元,成功膝盖斩。

个股跌势更加惨烈。目前,已经有超过100家美股上市的biotech跌破净现金,港股也有不少18A企业如此。这种情况下,早筛企业自然也难独善其身。

另一方面,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国内投资者、华尔街都一度对中概股持悲观论调,不少机构仓皇出走。2021年5月至12月底,中概股总市值蒸发6000亿美元。这也导致在美上市的燃石医学、泛生子,出现了更大的波动。

作为对比,可以看到,虽然也受整个市场暴跌影响,但身在港股的诺辉健康,仍将市值稳定在70亿港元左右。

如今,市场是否到底,谁都不能预判,但很显然,国内早筛赛道的吸引力在增加。

正如上文所说,国内一级市场仍对这一赛道保持关注,并且大额融资时有出现;海外以木头姐为代表的一批明星基金逆势加码,更是给予市场更多信心。

在美国,木头姐可是被认为有点石成金的能力。特斯拉、Zoom一批高增长的科技企业背后都能看见她的身影。她选择加仓燃石医学背后,表明肿瘤早筛赛道,的确有诱人之处。

02、诞生下一个特斯拉、Zoom的赛道

木头姐在谈到成立ARK Invest时表示,大型基金对科技股的分析思维落后,难以代表日新月异的未来科技,例如它们就没有看到特斯拉的独特价值。

在市场对过度超前的特斯拉充满质疑,资本不愿投入之际,木头姐坚定看好特斯拉,持续增持,并坚决反对特斯拉私有化。

木头姐给马斯克的信心,让特斯拉留在资本市场上,并且从2020年起带动全球新能源车的狂飙突进。

判断市场需求的趋势,也看准了未来的投资方向。

在新能源车之后,木头姐认为基因测序行业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其投资组合中纳入了精密科学、Pacific bioscience、Guardant Health在内的一批早筛企业。

木头姐的逻辑并不复杂:过去,人类对于疾病的诊断更多是靠经验甚至猜测,但基因测序让早筛、诊断变成一门数字化的科学。

这一转变背后,意味着惊人的商业空间。

大家都知道,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对付它的关键在一个“早”字,要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根本上控制癌症的威胁,减少医疗资源无效投入。这也决定,一款性能突出的早筛产品,兼具社会面、经济面的刚需潜质。

刚需之外,早筛产品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受众广,规避未来罹患重大疾病的需求基本是普世的,理论上癌症早筛的受众上限就是人口上限;二是复购需求,早筛不是一次性买卖,而是持续消费的产品,单个用户价值大。

也难怪,木头姐对早筛企业青睐有加。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青睐精密科学等海外巨头,木头姐还开始不断加仓燃石医学,这说明明星基金们对中国早筛技术能力及市场前景的认可。

的确,基于NGS技术的肿瘤早筛业务,尤其是NGS多组学肿瘤早筛,国内已诞生一批技术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新爆点的企业。

叠加中国老龄化、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防癌意识提升等背景,能够一定程度上对冲海外监管风险,让国内肿瘤早筛市场富有想象力。

与此同时,顶层政策的支持更有可能让这一领域再度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最新出台的《规划》明确指出,要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重点开展肿瘤早期筛查及用药指导。基于这一思路,大量资金或许沿着肿瘤防治的整体思路进行避险,向前瞄准肿瘤早筛市场。

医药投资,一直就是投未来。精明的资本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03、传奇之后,哪里是早筛技术的未来

早在2001年,美国资本市场上其实就有了*家上市的肿瘤早筛企业:精准科学。其产品以单组学路线筛查单癌种为主,但仍创造了早筛行业的传奇。

2021年,精准科学公司营业收入17.7亿美元,其中筛查部分贡献近11亿美元,同比增长30%。

为了更进一步拓展更多瘤种,精密科学选择在多组学早筛领域有所突破。

所谓多组学是对应单组学而言。过去讲肿瘤早筛,主要是通过对癌胚抗原(CEA)、甲胚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的识别来实现。但单一标志物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上都很难做到精确预测,临床应用中几乎已到达能力极限。而同时使用多个组学,则能更准确定位和预测一种疾病。

目前,Grail被认为是走得最远的多癌种早筛企业。2021年6月,Grail的多癌种早筛产品Galleri上市,其基于cfDNA靶向甲基化,能够实现超过20个发病部位的肿瘤筛查。数据显示,Galleri的整体敏感性为51.5%,特异性可以达到99.4%,对肿瘤组织的溯源定位可以达到88.7%的准确度。

但是,只做单组学的cfDNA甲基化,似乎并不够。Galleri的数据中,I期患者检测敏感性为17%,II期为40%,这样的早期数据显然不是肿瘤早筛的目标。

如果NGS多癌种早筛无法把癌症发现的阶段大幅提前,那么其价值将大打折扣。精密科学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2020年其便收购了Thrive,试图进入NGS多组学早筛领域,与Grail一较高下。

回到国内来看,不少早筛企业也都在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克服单一组学存在的问题。

一种是在cfDNA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组学,相当于给自己升级加了新装备,比如燃石医学的多组学,就是在cfDNA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组学。

另一种则是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在基因组层面寻找更多维度。以和瑞基因、世和基因等为代表的企业,也已经贡献了不俗的数据。

2021年,和瑞基因公布一次性检测六大癌种(肝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的数据。总体检测的灵敏度达到87.6%,特异性达99.1%,总体组织溯源准确性达到82%。

世和基因也在同年公布其金陵队列中的部分数据,其多癌种产品(肺癌、肠癌和肝癌),在特异性98%下,检测敏感性高达80%-95%。这两组数据,完全可以和海外同业一较高下。

不过,早筛产品的竞争,并不仅限于检测性能,更与开发效率、使用成本息息相关。

不同的技术路径,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开发效率、成本。比如,基于基因组层面寻找更多维度的方式,在升级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的成本,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优化模型算法,在商业化阶段的成本控制方面优势明显。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整个基因测序的成本下降是可预见的。《规划》中便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不断提高基因测序效率、降低测序成本。

围绕早筛的竞赛,才刚刚开始。哪个技术路径是早筛行业的未来,能够创造新的传奇,还需要企业们去做更多探索。我们也乐见在此轮早筛技术竞赛和政策扶持的背后,也有中国的投资机构成为一级市场的木头姐,毕竟革命性的创新都具有技术+资金良性互动的底层逻辑。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氨基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