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出淘」的中小商家:天上不再掉馅饼了

对商家来说,无论是从店主变成博主、主播,还是换个平台开店,亦或是彻底转行,“出淘”的本质是逃离大红海,向看起来更欣欣向荣、尚未白热化的新阵地迁移。
2022-06-21 08:03 · 未来消费 任彩茹

“我决定关掉我的淘宝店了”,最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

淘宝曾是很多人线上创业的起点,跑出了茵曼、七格格等诸多红极一时的淘品牌,更有韩都衣舍、如涵、三只松鼠等一路做到上市。

淘宝的繁荣,也直接带动了快递物流、电子支付等行业的飞速发展,打好了中国电商的基底。淘宝曾让很多小商家实现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而伴随着平台拥挤、竞争加剧,新流量阵地又在不断崛起,它们一边推着淘宝被动进化,也让很多店主萌生了诸如“我想换个阵地”、“我想二次创业”的想法。

这些年,商家“出淘”的话题不只一次被提及,但近两年则是实实在在反映到了阿里的财报数据中,客户管理收入出现负增长,2022财年第四季度(注:2022年Q1)也首次出现季度GMV下滑。

这些数据折射进现实,一个侧面是,mylittlebanana、HEYGIRL黑哥、MORNINGHAZE等一批网红店铺或宣布闭店、或转战其他平台,同时还有不少中小个体卖家开始谋求转型、转行。

在他们中,有人选择转行做一名打工人,有人成功转型为内容博主,但更多的人,其实长期处在一种“出走”与“坚守”的拉扯中。

对于后者而言,「为何想出淘」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但「真的要关店吗」却不是个容易做的选择。

生于淘宝,困于淘宝

对许多扎根淘宝多年的卖家而言,“一年比一年难做”已经成了他们的共识。

在这个“难”中,流量是核心。

王飒是一位从2015年起在淘宝经营商用厨具的商家,前几年她的店铺一度做到同类目的前三名,但谈及近两年的生意,她表示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了下坡路。

主要是流量问题,以前不花钱也能得到流量,现在每天烧五六百块的直通车也没有转化”,王飒告诉36氪-未来消费,一方面是淘宝的推流方式跟从前不同了,但更重要的可能还是外部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拼多多的一夜崛起,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抢占流量高地,淘宝被围剿成了常态。

“客流量的流失很自然,同样的东西淘宝卖10元,拼多多也就7~8元,自然能吸引到很多人”,王飒表示,“后来注册了公司做天猫,但生意还不如原先的C店,能感觉到两个平台的客流量都在流失”。

原创女装商家韦可与王飒有相似的感受,“在淘宝买了引流的直通车和引力魔方,但后者转化效果不好,直通车也是马马虎虎”,她告诉36氪-未来消费,“可能还是投入不够多的缘故吧,也不指望真靠它们赚钱,就是先这样撑着”。

对客流量变化感受最深的商家,大多是真正吃到过上一波电商红利的,因此在经营难题之外,他们“困于淘宝”的另外一面,还有心理落差带来的迷茫感。

“从2010年开始做,每月收入能达到3万多,到2019年*的时候单月能赚20万”,日用品商家姗姗对36氪-未来消费表示,“自从因为疫情暂停了一段时间后,到现在每天的访客都在跌,真的不好做了”。

“生意最火的那几年,每天能保持两万的营业额,双11这样的大促日能做到四五万”,王飒表示,“但现在商品价格越来越低,利润也越来越少,加上各大平台的直播带货兴起,可能到了不得不跟淘宝说再见的时候吧”。

转型阵痛,欲去还留

伴随着“越来越难”,不少商家萌生退意、尝试“出淘”。

在淘宝经营户外用品店的小芭是其中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本着“不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的想法,她从2018年起便开始在小红书发布美食类短视频,点赞量稳定在万级后,便选择放弃了更辛苦、收益也不高的淘宝店铺。

实际上,在“出淘”群体中,像小芭这种有备而走的从容撤离者属于少数,更多中小商家或是处在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拉扯中,或是在“不知道还能做什么”的迷茫中。

4月7日,淘宝女装类目的网红商家“HEYGIRL黑哥”在微博发文,决定暂停淘宝店上新,转战抖音直播不久后,6月5日又官宣淘宝店后续恢复上新,网友纷纷猜测是因为抖音的收益不及淘宝,能够看出转型其实不易。

有粉丝基础的网红尚且如此,普通中小商家更是百般纠结。

“去年有段时间生意特别差,想转抖音小店,但最后还是没做”,韦可告诉36氪-未来消费,“因为是做原创设计,产品开发成本高,做抖音的话,一方面没有经验,另一方面价格劣势太大了”。

许多人建议韦可尝试新平台,通过内容吸引增量流量,但面对转换阵地,她表现出了强烈的不安感,“抖音还是更适合便宜的商品,主播也是个大问题,拼多多的价格更不用考虑,相对还是小红书适合一些,但也只能做做安利,店铺很难做”。

在淘宝的感受是一年不如一年,但是其他平台去了又觉得更不合适”,韦可这样的感受,许多中小商家都有,每个人都希望能在这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求到确定的增长点,而不是开启新的冒险。

而与此同时,争夺消费者、追求*价、花样直播博流量等等,平台间、商家间无处不在的竞争,不断地加剧着环境的不确定性与转型的困难度。

“拼多多的卖家更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放弃淘宝之后,也不会再加入其他任何电商平台的原因”,王飒告诉36氪-未来消费,“同样的东西,淘宝卖10元都不挣钱了,何况拼多多的7~8元,都是恶性竞争,最后谁都不赚钱”。

寻求未来

“我赚钱的那几年”,是受访商家们频频提及的一句话。

我是后来才意识到,那时候做淘宝,就好像眼睛一睁开天上就掉馅饼一样,现在不是了”,姗姗这样说道。

今天再谈电商行业,可能没有人会用“黄金时代”来形容它了。

消费环境甚至整个经济环境在发生变化,姑且不谈我国是否如90年代的日本一样,开始进入了“低欲望社会”。

从客观数字来看,一方面全国社零总额增速降幅明显,另一方面据CNNIC数据,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0.3亿,消费者需求和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增长都进入了平台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过往的做大增量市场,到今天早已变成了抢夺存量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得这个以人口红利为筹码的经济体,似乎也困在了一种消费者不够用、消费欲望不够的局面中。

这样的变化反映在各大平台上,是现实的财报数据和一轮又一轮密集的战略调整。

2022财年第四季度,淘宝天猫平台月活用户数为9.39亿,几乎逼近我国手机网民总数,用户增长见顶。阿里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提出“流量到留量,交易到消费”战略,决定重新整合淘宝和天猫,并表示要坚定投资内容赛道。

抖音从小店到一月一爆的大主播带货,开创兴趣电商后,又向“全域兴趣电商”升级,“低价”、“低质”的路线也在逐步向上改变。

本质上,淘宝们的逻辑是不断寻求流量入口,抖音们的逻辑则是持续探索变现方式,都希望*程度地实现高流量与高变现的闭环。

而对商家来说,无论是从店主变成博主、主播,还是换个平台开店,亦或是彻底转行,“出淘”的本质是逃离大红海,向看起来更欣欣向荣、尚未白热化的新阵地迁移。

平台与模式的百花齐放,为电商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为身在行业中的每个个体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

以往,有校长会在毕业典礼上告诉毕业生们,“以一个确定的自我,去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放到今天的商家与平台身上,应当是“以一个积极求变的自我,去应对飞速变化的当下”。

(文中均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未来消费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