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AI 公司难逃「豪车定律」?

在一众亏损的AI公司里面,有没有可能出现类似保时捷的AI公司?
2022-07-11 17:01 · 微信公众号:雷峰网 秀松

在大众旗下的超豪华车品牌里面,保时捷*是最特殊的一个。

当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等一众品牌因亏损不得不「卖身」给大众时,保时捷却反其道而行之:曾计划收购大众。

虽然该计划并未成功,保时捷汽车也成为大众旗下的品牌,但却并非是因为亏损,而是一次精心的资本运作:即便保时捷汽车贴上了大众的标签,但保时捷汽车曾经的所有者,保时捷控股却持有大众50.76%的股权。所以从某种程度看,反而是保时捷的成功。

而在一众亏损的超豪华车品牌中,保时捷却能以331亿欧元(2021年数据,下同)的营收及53亿元的销售利润傲视群雄,成为大众最为吸金的奶牛。

2021年底,关于保时捷上市的消息甚嚣尘上,与之相对应的是,网传大众正打算出售兰博基尼。

同样是豪华品牌,一个赚钱准备上市,估值900亿欧元;一个持续亏损,多次被卖易主;令人唏嘘之余,却也让人遐思,保时捷为何能打破魔咒,在一众亏损的品牌脱颖而出?

如果将之迁移到AI行业,便会有一个触摸灵魂的问题:在一众亏损的AI公司里面,有没有可能出现类似保时捷的AI公司?

如果有,这样的AI公司将以何种形式出现?如果没有,等待AI公司们的,会是怎样的命运?

01、技术、成本、利润:AI的不可能三角?

成本高企,是让所有AI公司头疼的问题。

以已经上市的商汤科技为例,2021年,其研发投入30.6亿元,占其营收(47亿元)的比重约为65.1%,这还不包括其它的开支,如运营、管理等;对应地,其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扩大61.5%。(数据来源:商汤科技2021年报)

头部企业尚且如此,其余AI公司的经营数据可想而知,亏损成了AI公司挥之不去的噩梦。

“大家都在亏,只是亏多亏少的问题。”某AI公司员工告诉掘金志,其所在公司正筹备上市,由于财务数据不好看,原定于上半年IPO的计划也一再推迟。

“加上疫情、经济形势等错综复杂的因素,现在上市或许不是*选择,IPO计划仍在稳步推进,但管理层更为小心。”

疫情、冬奥会等赛事确实创造了一些机会,比如智能防疫、智慧园区等项目,但在巨额亏损面前显得杯水车薪。

“疫情期间,集测温、健康码、身份验证于一体的面板机火了,然而要扭亏为盈,得卖多少面板机呢?”

面板机火之后,市场上很多集成商,一夜之间全冒出来了,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牌子。这些“杂牌”具备价格优势,在集成商的渠道加持下,成功打入企业、小区等市场。而搭载AI公司算法的面板机,反而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市场上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为“市场需求没那么大,多数企业只要能满足日常就行,不会为了更强大的功能,多出钱。”

换句话说,追求技术的AI公司,反而被技术掣肘,被自己困住了:

公司研发成本高,加上销售、运营、管理等费用,导致成本巨高不下。在此情况下,AI产品本身定价相对较高,而市场本身不存在对AI消费的刚性,也很难为高成本的AI买单。为了保持技术优势,AI公司又不得不加大研发投入......从而陷入「越亏越投、越投越亏」的循环。

“高不成低不就。”某证券研究员表示,高成本的AI产品必然难以形成低价的AI普惠,而如果降价出售,利润率又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相当于亏本买卖,AI产品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位置。

他认为,公司要赚钱,需要考虑两个因素:利润空间和销量。

当利润空间足够大,销量的影响便会弱化,企业以技术、质量取胜,对跑量反而不那么关注,也能盈利。但类似产品一般适用于垄断性产品,并且消费存在一定刚性,例如荷兰阿斯麦的光刻机。

而利润空间不大时,企业也可以量取胜,通过规模化生产拉低边际成本,类似产品通常具备标准化能力,能够快速、大规模地复制,尤其适合一些技术不高的工业产品。

但对于AI来说,市场需求本身无刚性可言,因为AI是锦上添花,而非不可或缺,因而销量本身是AI公司无法完全把控的,不单受产品本身,还受到各种市场因素影响,是个未知变量。

所以AI公司能做的,方法之一是提高利润空间,削减成本,把AI产品的价格降下来,进而带动销量增长,形成正向循环。

02、保时捷「出圈」的秘密:成本、成本、成本

保时捷的成功,一要归功于对市场的把握,较早推出了SUV车型,时至今日,卡宴和Macan都是其最为卖座的车型;二要归功于其对成本的控制,加上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带来的品牌溢价,使其利润空间非常之大。根据一些机构的测算,每卖一辆保时捷,平均利润大概为12.4万元,而作为参考,每一辆丰田,平均能挣1.78万元。

在2022年3月的新闻发布会上,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副主席兼成员、负责财务与信息技术的麦思格表示:“健康的成本结构是保时捷取得优异业绩的基础之一。”

但这家*钱的豪华车品牌,也曾一度濒临破产。

1991年,保时捷亏损高达1.33亿美元,销量日益下滑,而在此时,魏德金重返保时捷,进入董事会,并于次年担任董事长,带领保时捷走上了逆袭之路。

魏德金上任之后,将精力放在两方面: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成本方面,保时捷把除发动机以外的部件,多数外包给供应商,缩减了自建厂房、零部件产线等固定成本,保时捷自己生产零部件的比例维持在10%-15%左右,并且派人指导供应商提高效率,以缩减零部件采购成本。

效率方面,魏德金派人前往日本学习精益生产模式,改造生产流程,以实现规模收益。

魏德金接手保时捷后的第四年,便实现扭亏为盈,后来又推出了卡宴、macan等SUV,在世纪之初汽车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保时捷一骑绝尘,甚至想要把大众收入囊中。

虽然收购大众的计划破产,魏德金也因涉嫌操纵股价被捕,大众完成了对保时捷的「反向收购」,将其纳入麾下。但这并未影响到保时捷本身的发展,背靠大众,保时捷反而利用其生产平台,在研发成本、提高效率及利润方面获得了极大的优势。

比如,卡宴、Q7、途锐,都出自于大众MLB Evo平台,这种共享平台的模式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从外表上看,这几款车非常神似,甚至不少零部件都是通用的。

在保时捷的车型里,不少零部件实际上印着奥迪的logo,模块化生产的方式,让其能够实现流水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时捷的一些发动机,实际上也是与奥迪共同研发,双方可以在同一平台下进行针对性的技术调校,从而降低研发投入。

这或是保时捷成功的秘诀:通过控制成本,提高效率,进而提高单车利润,使其具备强大的盈利能力。而与大众的珠联璧合,保时捷进一步拓展成本优势,巩固市场,其品牌效应及产生的利润,又反哺至生产的各环节,进而支撑其技术、产品研发,形成完整闭环。

保时捷的成功来源于多方面,但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尤其是成本控制之后形成的价格优势,是其能够在众多亏损品牌之中「出圈」的根本原因。

03、AI与豪车:同样的宿命?

如今,除了少数几个品牌,如保时捷、法拉利能赚钱以外,无一例外都是亏损的,多数超豪华车品牌成为车企“秀肌肉”、展现技术实力的途径。

AI与豪车,虽然性质不同,分属行业不同,但基本现状很接近:成本高、价格高、缺少需求刚性等三大特点,是其实现盈利的三大阻碍。

通过保时捷的例子,AI公司或许能借鉴些许经验:削减成本

削减成本有多种方式,比如保时捷将核心零部件以外的产品外包、改造产线等,削减的是厂房建设、开设产线等固定成本;而与大众旗下其它品牌共用平台,削减的是研发成本。

对于AI公司而言,高昂的研发投入,是其成本高企的重头

不少企业都通过建设自家的AI生产力平台,来缩减研发周期,以降低研发投入,但构建、维护平台本身就是一笔不菲投入,明星公司或许能cover,但对于许多创业公司而言,这笔费用不一定吃得消。

尤其是在资本逐渐「退位」的趋势下,AI融资更加聚焦头部企业等优质项目,许多AI公司账面已经面临「余额不足」的窘境,纷纷削减宣传、行政等开支,节衣缩食过寒冬。

因而,通过构建平台、或者拓展别的技术,如小样本学习等来缩减研发投入,对多数AI公司而言“可以尝试”,并且“浅尝辄止”,但根本上无法改变高研发的现状。

AI公司或许可以走第二条路:像保时捷与大众那样,选择一家企业彼此「互相成就」。

实际上,AI公司被收购的案例,在国外并不少见,比如微软收购Nuance,脸书收购GrokStyle,英伟达收购Mellanox Technologies;但在国内,类似的收购非常少,即便有,也以国内互联网公司收购国外AI初创公司为主。

这种现象背后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AI公司不愿意被卖,这与很多国外AI公司不一样。一位AI公司创始人告诉掘金志,国外许多初创公司被收购,就已经认为是一种成功;但在国内,被收购是一件丢脸的事,管理层的目的是将公司带上市,来证明自己。

二是大厂不愿意买。没有充足的资金实力,很难养一个AI公司规模的团队,而且AI人才成本极高,能在薪资上无压力cover AI人才的公司,多以互联网为主,传统企业显然吃不消。但互联网企业本身会成立AI团队,花钱从AI公司挖人,而非整个团队。

买方没有买的必要,卖方也没有卖的意愿,这是国内几乎很少有AI公司被并购的主要原因。

在并购希望不大的情况下,AI公司其实可以与大公司合作,尤其是在研发层面,以共同合作、成果共享的方式来缩减研发成本,但这又涉及到利益分配及信任问题。对于AI公司而言,技术就是生命,很少有人愿意这样做。

因此,很难有像保时捷一样的AI公司出现,摆在AI公司面前的路,似乎只有上市这个「*」的选择。

但上市也并不能让AI公司扭亏为盈,虽然融资更为方便,但盈利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资本市场也很难看好。

其中不乏已成功上市的AI企业,其股价在短暂推高之后便开始回落,当前股价较最高位已接近腰斩,这与大环境不无关系,但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是亏损,商业化落地前景不明朗,不及人们的预期。

“最难过的是苦苦挣扎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已经出现「二八定律」,头部企业拿走了大头,剩下的中小企业拿到钱并不容易,上市基本无望。”

时间继续往前走,AI公司们也将面临来自市场的自发出清,当部分AI公司烧完融到的钱之后,在无法获得新一轮融资「输血」的情况下,未来不乏有AI公司破产甚至被收购的可能,与那些被收购的豪车们,殊途同归。

04、结语

从最早强调技术,到现在以产品为中心,AI公司们在寻找商业化落地的路径上寻寻觅觅,却始终未能找到财富密码。这或许并不是AI公司的问题,而是技术本身,还不能形成普惠。

这正如汽车一开始是奢侈品,而今变成了必需品,整个过程花了上百年时间,背后是汽车相关技术的普惠。

AI也终将迎来大放异彩的日子,但在通往光明的路上,已经上岸(市)的AI公司们面临业绩压力,没有上岸的公司在苦苦坚持。

他们都在努力着,避免倒在天明前的黑暗之中。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雷峰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