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1小时6元!共享充电宝还是亏成狗:揭穿它

共享充电宝的亏损将会是长期的:没有壁垒,过度竞争,导致渠道成本太高。
2022-09-14 08:31 · 微信公众号:铅笔道 铅笔道编辑部

共享充电宝已经涨到4元、甚至6元/小时了,再涨下去,用户又该自备充电宝揣兜里了。但更绝的是,这些共享充电宝背后的公司还不赚钱。究竟是为什么?

9月8日,怪兽充电披露2022年二季度财报,营收约6.9亿元,同比下滑29%,净亏损1.845亿元,亏损额度超过2021年全年(亏1.2亿元)。

极其奇怪的是,在“2元价格”时代(2019年-2020年),怪兽充电反而赚到钱了:分别实现利润1.6亿、7543万元。而在“4元价格”时代,怪兽充电却屡屡亏损:自2021Q4以来,已经是连续4季度亏损了。

这又是为何?共享充电宝赛道,究竟有没有钱赚?眼下的亏损是短期还是终局?

铅笔道认为,共享充电宝的亏损将会是长期的:没有壁垒,过度竞争,导致渠道成本太高。如果不升级商业模式、寻找第二曲线,亏损将是常态,难有好结局。

该赛道在诞生初期就埋下了危险的种子:to VC,未经商业闭环验证。自2017年起,铅笔道完整地报道了该赛道的全生命周期:很多独角兽还处于天使轮时,铅笔道就深度调研过它们。

它的兴起逻辑与共享单车、共享货架无异:主打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与共享货架的泡沫,在2018年前后就轰轰烈烈地破裂了,头部品牌全部覆没,包括但不限于摩拜、ofo、小蓝单车、猩便利、果小美、七只考拉等。

三者有一个共同特征:理论分析是赚钱的,先当成赚钱的业务做,实际能不能赚钱先不管。共享单车和货架的试错代价比较小:2016年前后兴起,2018年就发现不赚钱了。

而行业更倾向地认为:共享充电宝不一样,它能“赚钱”。于是即便2019年之后,VC也持续押注,抬轿子把它们抬上了交易所。

但目前为止,仅仅只有怪兽充电被抬上市了,是全行业的独苗。“第二股”小电科技正在冲刺港股,但未有消息。

对于共享充电宝能否赚钱的话题,铅笔道的观点非常明确:从商业本质看,它不能。

首先它没有壁垒:和to VC的商业模式一样,它的*壁垒就是“资本”——谁的钱多,谁就更有优势。充电宝没有壁垒,充电机器没有壁垒,没有品牌壁垒,没有市场渠道壁垒。

后两句话铅笔道要着重解释一下。

共享充电宝为什么没有品牌壁垒?因为它是一个工具,工具核心满足的是功能性需求,用户不会关注它是美团、小电还是怪兽充电,不会为品牌溢价买单。

共享充电宝为什么没有市场壁垒?由于用户对充电宝是“品牌色盲”,而渠道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自然也就变成了“品牌色盲”。

最后,唯 一的竞争变成了“利益”:谁给我分钱多,我就让谁放,比如饭店、酒店、超市等——这句话很关键,因为它是当下及未来共享充电宝无法盈利的核心原因。

从成本结构分析,共享充电宝的毛利率大于80%(怪兽充电财报)。换句话说,你充1次电4元/小时,仅有8毛是硬性成本(充电宝折旧等)。

剩下的钱都去哪了?都用在销售与市场费用里了,这其中,最 大头的是渠道费用——作为支付给渠道的入场费及佣金,比如商超、饭店。这个比例占总收入多少?60%以上。以怪兽充电为例,其2021年的渠道费用占收入比为61.1%。

进入2022年后,怪兽充电的销售与市场费用占比80%以上,二季度达到顶峰(96.3%)。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怪兽充电”也是“房奴”:收入100元,80元是交场租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2020年之前共享充电宝能赚钱?因为2020年前,品牌支付给渠道的费用比例仅40%-50%,相当于品牌挤出了10%-20%的利润。

以怪兽充电宝为例,2021年其收入为35.85亿,净亏损1.2亿,净亏率约-3.3%。若能压缩渠道成本,提升10%-20%的净利率,肯定能赚钱。2020年,怪兽充电的净利率约2.7%。

未来共享充电宝能赚钱吗?铅笔道判断:不能。因为渠道成本只会增不会减,同时用户对充电价格已经接近极限——开源节流的路已经堵死。

共享充电宝必须寻找“第二曲线”,否则这个赛道的“胜利果实”极有可能被巨头吃掉,比如美团。

共享充电宝属于“to VC”模式,如果一定要说核心壁垒,它只有两个:资本与渠道。从资本角度看,截至2022年二季度,美团账上趴着255亿,超过任何一家共享充电宝。从渠道来讲,美团在地推时的议价能力也超过任何一家共享充电宝。

当然,这些也已不再重要:不必留恋旧战场,而是去开辟新战场——基于现有的隐形资产再创业,未来才会有出路。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铅笔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