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河南走出「高校洼地」还要多久?

随着河南“十大战略”提出,“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被放在首位,这座中部大省对于优质高教资源的渴求愈加强烈。
2022-09-29 13:50 · 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淡忠奎

作为户籍人口*大省,河南苦高校缺失久矣。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670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其中明确提及积极支持河南省设立高等学校、支持河南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办学水平、支持河南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告诉城叔,河南主要领导此前曾赴教育部进行会商,《答复》提出的政策基本也是对此前双方沟通的呼应,对于河南具有信号意义。

作为人口大省、生源大省,河南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25万人,占全国的10.5%。但河南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合计接近两万,难以承载百万学子的“名校梦”。

随着河南“十大战略”提出,“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被放在首位,这座中部大省对于优质高教资源的渴求愈加强烈。

从积极对接北师大、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谋求在豫设立研究院或分校,到省委书记楼阳生带队赴京向教育部“恳请”……多番努力后,河南高校似乎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时刻。

高校之困

从数量上看,河南好像并不缺高校。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759所高校,排名前三的江苏、广东和河南高校数量独占近两成。其中,河南高校数量达156所,仅比江苏、广东少12所、4所,这与其经济及人口体量大致一致。

不过这156所高校中,本科高校仅57所,占比3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从更能反映地区高教水平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来看,河南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隔壁陕西有8所,同处中部地区的湖北有7所,湖南有5所。

换句话说,河南高等教育之困,困于优质高校,而非高校规模。

这样的矛盾也投射在了省会郑州身上,其高等院校68所,在校大学生(含本专科)数量127.4万人,排名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州的155.83万人。

但在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长助理徐艳红看来,郑州普通高等学校数量虽多,但质量上需要提升的空间很大,“很多高校都是职业院校和二本、民办高校,缺乏高质量大学”。

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地,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以不到全国10%的研发人员、不到全国8%的研发经费,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60%以上的重大科研任务……

但以量取胜的河南高校,显然未能在科学研究支撑能力上形成规模。

《河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直指,河南高水平重点科研平台的短缺使得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难、培养难、留住难,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能力弱、基础研究能力不足,难以有效支撑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

“成不了创新高地,就会沦为发展洼地”,去年以来,河南在高校建设上频繁发力,并期待获得更高层级的支持。当年11月,楼阳生率队在北京与教育部进行会商会谈,内容便是希望对河南“多一些帮助”。

“恳请教育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河南发展,在‘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布局优化调整、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帮助”

根据教育部此次《答复》,将从设立高等学校、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办学水平、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三方面给予支持。

如何支持

在不少人看来,比起“双一流”高校建设,教育部更强调的是河南全面发展各层次的高等教育。

此次《答复》明确指出,将支持河南优化本科高等学校结构、设置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

回顾2021年,河南省提出通过新建、分立、整合资源等方式设立理工、工程技术等类型本科学校。

今年1月,楼阳生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依托现有理工科院校,筹建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交通大学、工业软件学院等。

“河南要组建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建设方案都已经有了。”张占仓认为,这些政策很有针对性,对于河南筹建本科高校和推进“双一流”建设都是利好。

公开信息显示,河南焦作市拟在焦作大学、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基础上组建本科高校焦作师范学院,在黄河交通学院的基础上筹建本科高校河南交通大学;中原工学院将积极推进河南电子科技大学筹建……

若能顺利实施,河南在特色骨干型大学的建设上将取得重要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将对新型工业领域形成创新支撑。

此外,作为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一类新型高校,公办职业本科高校招生已经进入第三年。

张占仓认为,河南作为人口大省,过去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职业类院校专业覆盖不全,不能够完全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亟需建设一批新型职业本科院校。

作为省部共建、整省推进的7个国家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省份之一,河南省现有高职院校99所,却仅有1所职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在校生138万人,职业本科在校生不足万人……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垠亭此前透露,将组建一批职业本科院校,“到2025年,河南省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将达到高职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本科在校生将达16万人。”

而对于河南当地更为关注的“双一流”高校建设问题,教育部也在《答复》中给予了回应,表示支持河南省政府加大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的力度,统筹区域内“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河南“双一流”建设版图正在扩大——去年9月,河南已遴选出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7所高校的11个学科作为“双一流”创建学科,力争新增1-2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根据规划,河南在“十四五”期间,将力争5所左右高校、10个左右学科达到国家“双一流”建设水平,培育3-5家未来技术学院。

区域撬动

实际上,对于河南高校改革发展,并不乏国家层面的支持。

去年10月,财政部和教育部提前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预计将总额为313.0149亿元的资金下发至各地区,其中河南以32.4464亿元位居榜首,可见国家层面扶持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心。

高校是区域发展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更是区域发展的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

在9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表示该校深耕光电领域,和相关龙头企业建立25个联合实验室,有力支撑中国光谷“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突破6千亿大关……

这便是*高校对于区域的撬动作用,也是河南努力的方向。

一方面,加快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一方面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放大优势高校和龙头企业的创新策源作用,进而对产业释放辐射效应。

在张占仓看来,近段时间,河南提出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做优做强省农科院、提高省社会科学院智库水平等,对于创新的工作力度、密度、频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仅今年上半年,河南引进“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62人,海内外博士1500余人;前7月,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20.8亿元、增长145.6%,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这既是国家要求,更是河南需要。”张占仓认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撑就是科技和教育。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河南已经成立6家省级实验室,下一步还将推动河南农业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实际上,从全国层面来看,面对类似高校困局的不只河南。仅聚焦中部地区,山西、江西等省份,也存在高等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的问题。

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曾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中部地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同时部属高校招生指标增量向中部地区倾斜等等。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定天撰文指出,只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才能全面提升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培养能力,引导高层次人才向包括河南省在内的中西部地区流动。

“若相关举措能够积极落地,其意义也将会超越一省一地,让更多中西部地区学子有机会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王定天表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