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失业后的教培人,转型带孩子玩剧本杀

真正适合做剧本杀的,其实是那些不着急的,就是想干一个营生,有自由的时间去创业,反而能沉下心来慢慢推。
2022-11-12 09:22 · 36氪 杨小彤、薇薇子

本来,儿童剧本杀只是被北京这些家长与小朋友们“内部”知晓的。

前段时间,一场乌龙事件打破了这种平和。一家因为涉疫而出圈的儿童剧本杀店,被外界谣传说是“变相培训”。因为这事儿,儿童剧本杀红了。

一系列反应都随之发生。

在小红书上,一些儿童剧本杀的“生意经”接连浮出水面,说这一行多么赚钱,比如“2022年千元创业”、“3个月带来150W+”、“3天营收2.8W”……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儿童剧本杀”,也会出现670个结果,是3142个“剧本杀”的1/5。

于是,作为北京首家儿童剧本杀店,蔚芽儿童剧本杀乐园店长廖恪,接到了大批想要入局这一赛道的从业者的来电,“这行业挣钱吗?”“这行业以后发展如何?”

不止如此,还有一批自称是“业内人士”,频繁打电话向廖恪求证:“你这到底是不是教培啊?”

“我们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就被外界传成教培了?”廖恪的店开在了北京东四环上的百子湾,2021年6月开始的试营业,迎来的玩家都是3-14岁的10后。初创团队倒确实都是干儿童教培的,此前因为意识到教培行业的变化,公司挑出来4个人专门研发过让孩子们玩起来的剧本,因为双减,廖恪干了5、6年的英语教育公司关停后,有资源、有本子、有团队,他们顺势就转型做起了儿童剧本杀。

儿童剧本杀到底是怎么个玩法?真的一点都不含教培量?「后浪研究所」在10月底的一个周日去蔚芽儿童剧本杀乐园“围观”了一下午。

整个游戏流程与其他剧本杀无异。从开始前的暖场游戏,到角色分配,到换装,到读本,到找线索,到推理,一应俱全。不同的是,角色分配是通过“手心手背”游戏的输赢来决定的,换装换的尺码都是xxs的,读本是像读课文那样富有感情色彩的,找线索与推理的过程,也是充满乌龙与喧哗的……

这天来的这4位小学生,玩的剧本叫《黑黑的世界》,2男2女分别代表不同精灵族,一起给大精灵族长(即DM)过生日。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在未来1小时的任务是,找到拿走“精灵之心”的精灵族代表。

一个名叫Sophia的9岁女孩,这之前,从来没玩过剧本杀,在网上得知北京竟然有这样的儿童娱乐,妈妈带着Sophia来体验一下。她还以为剧本杀和自己之前在家楼下玩的《三国杀》纸牌游戏相差无异。“一个人是一个角色,可以把角色说出来,然后互相打牌。”

结束后,虽然Sophia最终并没有找到拿走“精灵之心”的精灵族代表,她还是不假思索地跟妈妈反馈说:“好玩。不怎么难,仔细想想它给的线索就可以了。”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玩的开心。”廖恪说,还在内测时,他们一度也沉浸于“特别希望孩子一定要学会点什么,要不然都觉得亏得慌”的教培思维,不过很快,他们就扭转了思路,少介入干预,就让孩子们“干干净净地玩”。

教培人转型剧本杀都会经历什么?儿童剧本杀是怎么一波三折火起来的?都有哪些门道?会按照成人剧本杀的态势发展吗?

这些,我们都问了问廖恪。以下是他的回应。

01

儿童剧本杀,火了

我也没想过儿童剧本杀会这么受欢迎。

之前北京没疫情的时候(去年10月到今年年初),我们一天能排个6、7场,每次都能满编,那家伙,人可多了。有的小孩周中放学早,家长就会开车给他们送来,有朝阳的,有东城的,甚至是从燕郊来的。

大部分都是家长在大众点评上看到别人的反馈,就把孩子送来的;也有一些玩过的小朋友,会在学校里边说“这太好玩了”,然后也会带来一波小客户,老带新现象特别普遍。

这是近期在小朋友中新流行的一种社交娱乐。对于小朋友来说,可以在这里收获新的朋友,也为10后社交圈里添了新的谈资。而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在剧本杀的过程中,也是他们解放双手,放空自己的好时机,何乐而不为?

我们老客户的比例大概在24%-36%之间,剧本通刷率在16%-20%。比如有的小孩因为之前没抽到自己想要的角色,就老想再玩。还有觉得一个本好玩,就想通刷的。

可能在你们的感知里,儿童剧本杀是最近才火的。因为东城区那家儿童桌游店的流调,引起了一些讨论,但这已经是第三波热度了。

去年6月,熊猫传媒的申晨老师说他在研究儿童剧本杀,这一行业就被小范围地关注到了。

那时候我们店还在试营业呢,就开始陆续收到全国的咨询电话。有想投资的,问我这事儿是怎么干的;也有想创作的,来问这本儿怎么写的,是用什么逻辑写的。

一开始,他们问啥我们就回答啥。纯粹是热心肠,就像你问我说,今儿这猪蹄儿好吃吗?我说挺好吃的。为啥好吃?听说他们家放料了。一个意思。

后来我发现,这些之前说想和我合作的,或者是想在我旁边开店的,最终都改成卖剧本的了。我就有种被骗的感觉,他们再问啥,我们就不再分享了。

第二波热度是去年的10月到今年2月,突然爆火,都不知道什么原因,那时候店里忙都忙不过来,预约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甚至小红书上都陆续出现了一些“听说儿童剧本杀火了”的自媒体。还有一些文案连我们品牌都不带改的,比如我们之前写过一篇“儿童剧本杀到底粉了几大类”,就有人照搬我们的分享,在网上发通稿。

但我们也没管,一方面是管不过来,我们做好自己就完了;另一方面是这行业只有我们自己也玩不动,多来点从业者,干得好的人多了,我也开心。他要是愿意带着我一起玩,那更好了,我没意见。

之前,我们特别想把品牌打造成儿童网红,还花了不少冤枉钱去推动宣传,结果因为这第三波热度,各种采访,明的、暗的,到今天我接待了差不多30多个记者了。我才意识到,儿童剧本杀这一行业,算是刚刚起步。

我刚接着一电话,他问我这行业能挣钱吗,这行业以后发展如何,还有对孩子有没有教育意义。

你说你做生意,没事儿去琢磨它有没有教育意义干什么?比如你加工一养生汤,你会问这营养成分能不能有益于身高啊,能不能调理肠胃吗?顶多问一天能产多少,一个月能挣多少,就这两个事儿。

现在我们有点太被动了。人家桌游干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被外界传成教培了?

02

让开酒吧的人来干儿童剧本杀,

那也不现实

我们的团队的初创人员,确实之前都是干教培的,有策划活动的,有研究教案的,也有做市场的。

我很早就接触教培了。2011年,我有一朋友在做成人培训,说是外企福利待遇好,在他的推荐下,我就去了。

偶然间,我就转到儿童教培了。因为觉得教育行业没那么多事儿,而且小孩嘛,都挺好玩、挺逗的。

2015年,我们创办了一家公司,虽说是儿童教育,但更像是life club生活俱乐部(一种创新英语教学方法),让外教用英语带着孩子们玩,让孩子们在英语的环境下,去野生动物园、汽车博物馆,去玩马术、橄榄球、高尔夫。

后来和我们合作的学校大多都是加盟的,我就发现这些学校课程有点拖拉。所以2017年,我们自己组建了教学团队,本来想丰富一下教材内容,做着做着,我们就觉得那不如直接自己研究教材好了。

2018年,我们发现教培行业可能会有相应调整,第二年,我们挑出来4位同事,专门研究儿童新娱乐。当时推出了儿童剧本杀的雏形——“玩剧本”。一开始是根据经典绘本和经典文学改编,有30多个小品类,后来为了方便推广,我们汇总成3大类——文化、科普和奇幻。

儿童剧本杀就这么出现了。后来因为双减,我们的英语教育也停了,公司开始专注发展儿童剧本。

一开始我们也没想到这剧本能通过什么方式去变现,就觉得这事儿挺好玩的。后来2035远景规划提到沉浸式、消费升级,考虑到4-14岁的孩子可玩的东西不多,最多就是集个卡片啥的。他们已经过了玩蹦床的年龄了,但再往上成人的他们也玩不了。所以我们就希望儿童剧本杀能成为一种“儿童新娱乐”。

甚至开店,都是偶然的决定。去年2月份,当时我们开了一个年度总结会。因为最初内测的几个本效果还不错,就有同事提议说,咱要不开一个店?

也是胆大,说开就开了。都没做啥准备,就听说百子湾是网红街区,楼里挺多小明星的,周围的房子装修也不错。考察的时候,周围进进出出的,感觉客流量还行。5月18号,我们就把店开在这了。

后来就发现草率了。因为周围的门店都是关门的,那些进进出出的人,都不是住户,而是中介。

可以说这店开得是一波三折。那时候真不挣钱。但不是因为这个行业不挣钱,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市场没打开。大家都不知道儿童剧本杀是什么,解释起来可费劲了。

后来我就专注于怎么能让大家知道儿童剧本杀的存在了。在各个流量平台去铺关键词,给大家科普、安利什么是儿童剧本杀,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就有一些用户反馈了,在抖音啊、大众点评、小红书,都有一些评价,我们就这么坚持下来了。

我觉得儿童剧本杀这件事儿,总得有人来干,得有人来填补这个“儿童娱乐”的空白。但你说让开酒吧的人来干儿童剧本杀,那也不现实。他都不了解孩子,他也没兴趣。我们做过教培的,之前老接触孩子,还能琢磨琢磨关于孩子可以玩什么,好不好玩,能不能干干净净地玩。

确实,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会沉浸在过去教培的固有思路里。教培行业吧,好多老师都特别希望孩子一定要学会点什么,要不然都觉得亏得慌。就像今天玩这个本,《黑黑的世界》,初期版本内测的时候,必须得让孩子记住你是火族的还是水族的,必须得知道立意是什么——要积极向上,不要有那么多的负面情绪。

那时候我们可能会要求小朋友能复述下来整个过程。像有的小朋友比较内向,我们还会保留从业习惯,去介入干预,让他适应环境,比如刻意地说:“宝宝跟我念”。到最后他们是学会了,但这就比较激进,忽略了孩子当下的感受。

随着内测的小朋友越来越多,我就发现,虽然他们读本的时候,像在读课文似的,但他们放下剧本的那一瞬间,就会回到最真实的状态,会表现自己,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所以后来我们就不要求了,能说就说,不能说也没关系,说错也无所谓。或者是让他去跟其他小朋友互动,通过其他小朋友或者是游戏带着他,一会儿就好。

你能明显得感觉到玩一把儿童剧本杀对他们的影响。有的小朋友上去的时候一句话不说,下来的时候立马跟人换微信。

这个游戏的属性就是这样,自带社交光环。有时候他们玩起来看着像认识好几年了,其实谁也不认识谁。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玩的开心。我们真不是教培,从运营模式上就可以看出来,孩子们一起玩,我们也和孩子玩。这跟教培有颠覆性的区别。也没什么负担说一定要教给孩子什么,什么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根本没有那些东西。

孩子们的真实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现在我们在招人的时候,没有专业的要求,只有一点,就是教培老师和成人剧本杀DM,我们一般不会要。

02

儿童剧本杀有很多门道,

外行人都不懂

你发现了吗,我们店没有大人衣服。

最开始我们是让家长参观和参与的,后来我们给孩子换装的时候,从兜里拿出来过录音笔,发现有家长偷着录,可能是为了盗本。从那以后,我们就不让家长进去了。

无形之中,我发现这种方式有一个优点,就是家长不跟着,这些孩子就能解放,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会考虑我旁边还坐一妈。家长一站后面,孩子就跟上课似的。

很多剧本杀店最近推出了亲子本,但我只能说自己的能力不足,做不到让家长和孩子都开心。亲子这东西太麻烦了,孩子大一点的,家长不愿意陪孩子,把孩子送这来就是他自己来放松了;孩子小一点的,家长关注的是孩子能不能得到成长。所以亲子活动很难做到既让家长开心,又让孩子开心。

在我印象里,97%以上的小朋友都觉得挺好玩的,但也有会直接说,“不好玩。”比如有的推理能力不是很强的,他就会说:“无聊”;推理能力很强的,他也会觉得没意思,直接说:“幼稚”。

这就是儿童剧本杀和成人剧本杀的不同了。成年人很会隐藏情绪,不好玩也很少当面说,但小朋友都直言不讳,挺好,这也能帮助我们改进和升级。

小孩的理解能力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好多时候我们自己觉得写的本特好,逻辑性可强了,太精彩了,孩子能咔嚓一下就给你破了。也有的时候,我们运用的词汇,孩子不理解,他就玩不明白。

一开始我们也接写手的投稿,但拿到手发现他没接触过儿童,完全不知道儿童能理解到什么程度。我要改他的本,比我们自己写还累。后来我们干脆全都自己全职写了。

我们内部有人是专门研究儿童剧本的。一天就在那一坐,不干别的,就琢磨,一段一段写,然后捋逻辑,然后推敲,看看通不通顺,难不难,适合多大的小孩玩。有时候专注到,你跟他说话他都听不见。

写完之后,我们就会找当时教的学生去内测,现成的资源。有的他们玩了一圈,就能发现bug,比如推完发现是个死胡同。我们就得再推,再改,改得好就改,改不好就重新写。

剧本杀的很多环节其实会影响孩子的一些行为。孩子们没有那么高的辨识度和自我认知,有些剧情可能会改变他们的行为。

所以我们在设计剧本的时候,需要做到积极向上,不会出现一些偏激的游戏引导或是故事。比如成人本里面那些恐怖、血腥、暴力、恋爱的内容,肯定不能存在,但这些东西去掉了,就不好玩了,太“雅”了,孩子也觉得没劲。

所以我们就一点一点升级,比如搞一些沉浸式的体验,做换装,搞软装、光影音乐等……

除此之外,DM的表演状态也很重要。如果你DM是个角色,有大段台词,和小朋友有互动,这就是一个升华的东西,对小孩有很大吸引力。

儿童剧本杀的店,有很多门道,外行人都不了解。

你看我们屋子里没有凳子,孩子们做的都是垫子,就连电脑桌、楼梯扶手都用圆角包着,为啥?就怕孩子磕了碰了。

你还得有一套全方位的,标准化的接待流程。比如家长打电话来怎么预约剧本杀啊,小朋友来门店怎么服务啊——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不敢给小孩提供任何吃喝。

之前做教培的时候,就出过事儿。孩子饿了,老师寻思给点蛋糕,当时也问孩子了,“你不会对什么过敏吧?”他自己也不知道,说没事儿。结果家长回头就投诉了。说孩子对牛奶过敏,要连续吃5年过敏药,也不能接触过敏原。这一块蛋糕,前3年的努力都白费了,你想想多大的责任?

所以我们现在也不敢提给孩子吃点啥了,因为有时候家长也不乐意,说孩子有虫牙。

服务小孩可比服务成人难多了。

03

未来可期……吗?

想要开一家儿童剧本杀,其实没成人剧本杀费钱。

坦率点说,这一行确实挣钱。我们的单价不低,这我承认,因为我们的定价是根据市面上一节课的价钱定的,比如DIY陶泥,马术,射箭……我们一场剧本杀就在这个区间里,网上卖158,店里卖198。

之前北京没疫情的时候(去年10月到今年年初),从下午1点到晚上8点,开个6、7场,满编的话,一车将近3000块钱,一天能挣个2万,我们店铺经营了4、5个月就回本了。

但网上说儿童剧本杀开个店就能3个月挣150万,这真是颠覆我认知了,反正我是做不到这一点。

就拿我们这一年来说,发生了这么多变故,对吧。限流都算好的了,一天还能开个1、2场,大部分时间都是关店,对我们打击太大了。又是限流,又是防控的,怎么可能那么快地变现?

再就是现在儿童剧本杀还没开始怎么着呢,就已经开始卷上了。有专门卖本的,然后放“加盟”的也一堆,这和国家商务部的规定也不符,好多不成熟的东西都出来了。

最近还有好多想直接加盟我们店的,只给钱,然后就啥也不管了,反正我们是没办法做这种形式,因为加盟开店啊,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做出来的。他照猫画虎地学了我们的运营模式,但最终能不能真得做出我们这样,还有待考究,这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验证的。

反正据我观察,这个行业里真会有跑偏的。

大家都太急着赚钱了,都想去收割这波韭菜,尤其是B端的人。但现在C端用户压根就不知道儿童剧本杀的存在,你就这么着急去割,韭菜都没长好呢,甚至肥料都没了,怎么收割啊?

我觉得大家应该沉下心来,别着急,它的发展趋势一定是越来越好的,这事儿有得玩。没准儿以后疫情好了,就会越来越好。儿童剧本杀也可能成为一个儿童的虚拟游乐园。

我们一开始的规划就是,借着儿童剧本杀打进儿童娱乐,创出一个本土的儿童新娱乐品牌。就像迪士尼一样,它不仅仅是娱乐,也不仅仅是动画片,是一个IP,是很庞大的一个产业。

我们希望可以把儿童剧本杀推向一个儿童新娱乐的高点,然后形成一个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希望这一行业好,并且能够维持下去。

前段时间,还有好多家长和我说,收到学校通知了,不让孩子再去玩剧本杀了。那怎么办?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呗。反正我们一直是跟着国家政策走。哪个行业都有坏人,哪个行业也都有坏事儿,所以有记者来采访的时候,我们尽量安排他们自己去体验,看看我们到底是不是教培,看看这一行的商业模型能不能市场独立运营,看看儿童剧本杀是不是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行业。

真正适合做剧本杀的,其实是那些不着急的,就是想干一个营生,有自由的时间去创业,反而能沉下心来慢慢推。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