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23日,中国创投年度盛会——第二十二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峰会由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现场集结了中国当下活跃的创投力量,共叙股权投资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会上,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发表了《投资人参与创新,而不仅仅是出现在创新发生的地方》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
大家好!我是高瓴李良,很高兴能参加第22届中国股权投资论坛,虽然因为出差无法来到现场,但通过视频连线,一样能感受到这次论坛为行业带来的热烈气氛。
前面听倪总《2022年股权投资白皮书》分享,中国股权市场今年依然投出了超过1万个项目。听到这个数字,我感到非常鼓舞人心。这意味着这一年,发生了至少一万次创新。疫情可能会让交通、生产乃至生活暂时停摆,但是创新从来没有停摆。
我们自己的体感也类似。今年高瓴在VC、PE的不同阶段共投资了大约150个项目,基本保持着和过去几年差不多的节奏。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感受到,即使在疫情下,创新的脉动仍在继续;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沿着创新溯源,在阶段和领域上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不断寻找新的机会。
阶段上,我们正在积极地走向更早期。我们在9月推出了Aseed+高瓴种子业务,希望找到产业细分领域中有洞察、有历练的创业者,做他们的首轮投资人。今年我们投出了20多个种子及天使轮项目;作为单列的早期投资板块,「高瓴种子」计划在接下来3年里投资100个“种子”,而且我们还要用包括创新平台、产学顾问、产业资源、融资服务等一系列产品来服务种子企业们,做大家创业征程中最 早的同行者、最好的共创伙伴。
领域上,我们统计,今年我们在“制造”这个大命题下的投资占比最高,超过了40%。包括新能源车产业链、工业智能化、机器人、硬件、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在深入布局。我们投资制造业,并非因为它是当下的“风口”。高瓴很早时就提出过“哑铃理论”:哑铃一端是科技创新在不同产业的广泛渗透;哑铃另一端,就是制造业等传统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基于此,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那么,是什么在推动着我们的变与不变?还是创新。成立17年来,高瓴有幸参与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生物科技、以及当下这场智能革命。我们会根据创新趋势、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对投资算力不断进行调配。因此对高瓴而言,投资阶段、重点产业变化的背后,必定是我们找到了创新势能迁移带来的增长机会。
我以制造业为例,来分享我们是如何去识别创新变化的。
首先,从大背景来看,“双碳”成为重大战略方向,这对传统产业发展路径提出了约束,也为制造业升级带来了巨大的、直接的机遇;
其次,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越来越多的产业场景中落地,直接推动了制造业升级的加速,如同过去10年数字技术缔造了移动互联网,我们相信它们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也会带来巨大的化学反应;
第三是人才,即使只看增量,中国每年也有500万工科大学生毕业,这让我们拥有了宝贵的、持续的工程师供给。
我们认为,这是三股非常强大的驱动力,他们将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持续性动能。在这一判断之上,我们再去以VCPE的专业角度来看产业增速、以及进一步考察细分行业里的技术迭代情况,比如原有技术是否进入突破期、是否有新技术路线突围等等。
制造业里有无数的细分领域、场景和环节亟待升级。作为投资机构,我们当然希望能更充分地参与到这一产业变革浪潮中来,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实现技术-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但另一方面,我们在制造业里泡得越久,扎得越深,就越对行业心生敬畏。对于制造业来说,如果投资机构能带来的仅仅是钱,其实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制造业不存在to VC模式,简单的资金注入并不解决问题。制造业需要的社会资本,必须是自带价值创造能力的资本——包括对行业格局、尤其长期趋势的洞察,包括行业内甚至跨行业资源的对接匹配,等等。
在以模式创新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时仅靠资金也能迅速做大规模、令奇迹发生;但在制造业里,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投资人,已经不再具备点石成金的魔力。这让我们不断自问:对于制造业来说,高瓴还能做些什么?
最近,金融历史学家塞巴斯蒂安·马拉比提出了一个疑问:投资人到底是参与或者塑造了创新,还是仅仅出现在了创新已经发生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认为它可以部分解答为什么我们要发起Aseed+高瓴种子计划——并且是以共创模式推进。
以一家我们首轮投资的材料领域早期公司为例,他们做的是一种非常细分市场的创新材料研发,要找准不同材料的本质、并预测发展潜力相当难。我们在和企业不断学习、领会了这一行业的关键问题后,快速帮企业对接了一批海内外的客户资源,最终在这些潜在客户中,找到了这一材料能够落地的合适场景。
这是一个小小的“共创”案例。毫无疑问,在制造业里我们面对的,都是经验丰富、有历练的创业者甚至创业老兵,但我们仍然希望,凭借高瓴过去17年投资形成的企业生态,以及我们长期打造、不断升级的投后服务体系——高瓴DVC(DeepValue Creation,深度价值创造),能够为企业们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方便、易用的资源池和工具箱。
比如数字化转型服务,这是我们支持制造业升级的第 一个重要武器。传统制造业缺乏连贯的数据流和信息流,而在先进制造中,数据是最重要的资产。我们通过数字化服务来帮助企业打通不同生产环节中的数据、从而及时洞察问题,加速生产的优化和迭代。比如今年,我们就帮我们收购的飞利浦家电做了一个案例,高瓴DVC数字化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用户需求和产品痛点,为飞利浦原有产品的升级提供了关键性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打造了一款爆品级的空气炸锅,在各大电商平台上都取得了非常可观的销量。
这里可以多介绍一句,高瓴希望做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连接器。国内制造业供应链本身有很大的创新优势,比如不断试错、快速迭代的工程能力,我们希望通过投资和投后赋能,把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优势进一步放大、并能够走向更多的市场。
针对制造业的人才服务,是高瓴DVC团队的另一项工作重点。我们和很多创始人都达成了共识:制造业要升级,开拓性地吸纳和激励高端人才、跨界人才是关键。比如互联网企业软件人才、国际企业技术人才,不但要把他们“引诱”进制造业,还要通过创新的股权架构方案等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我们定制了专门服务于制造业的全链条产品,包括人才支持、组织发展支持和生态构建。举个例子,我们投资的一家托盘生产制造企业就曾委托我们找高端调度人才,最后在高瓴DVC人才团队帮助下,匹配到了此前在互联网公司做智能物流的算法专家,两者对调度精准性的把握是非常接近的。
再比如我们的精益管理服务。它能够帮助制造业解决“由量到质的升级”这一关键问题的核心工具。精益是一整套完整的方法论,本质是为企业打造内生能力,提升其“反脆弱性”。而高瓴DVC有专业背景的精益团队,可以通过与企业家共创的方式,授人以渔,帮助企业减少浪费、小步迭代,持续性地改善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能。
除此之外,高瓴DVC的服务还包括帮助企业制定财务战略、帮助大家更高效地使用资金、开拓新领域下游客户、帮企业发现未来能产生化学反应的战略资源等,这些都散落在我们和企业的日常相处中。一位做上游材料的企业家跟我说,他数了下高瓴给他拉的微信群,发现通过我们对接的客户就超过30家。而我们的一位年轻投资人,今年在陪我们投的机器人企业考察海外市场过程中,不但帮企业成功找到了新的战略方向,还和企业家一起经历了新冠确诊,建立了“出生入死”的革命友情。
我们一直说,高瓴的角色就是企业家的“陪练”:我们永远坐在你的副驾驶上,需要打气的时候打气,需要看路的时候帮忙看路,需要工具的时候我们的工具包永远敞开。我们希望自己不只是“出现在创新发生之处”的投资人,而是能够更深度地参与创新、加速创新发生的投资人,以这样的方式,去和创业者企业家们同行,去为产业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12/5057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