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广州下一个十年,还看天河

天河的区位和经济发展潜力谁都想分一杯羹,但是正因为速度快,门槛也相应的高,如果不是对自身实力有信心,也不会轻易出手。
2022-12-28 14:52 · 时代周报 千帆

广州硅谷

广州过去的10年,毫无疑问属于天河。

中国三大国家级中央商务区之一、华南地区*的CBD、*的世界商务区联盟成员、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基地、中国300米以上摩天建筑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广州市总部经济最为密集的区域......

过去10年里,关于天河区的成就数不胜数。与北京、深圳的城市结构不同,广州更像类似纽约、香港的强中心结构,而天河则毫无疑问的是那个中心,相当于曼哈顿之于纽约、中环之于香港。

2022年前三季度天河区地区生产总值为4563.62亿元,增长3.7%。2021年天河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6012.20亿元,同比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5.4%;是全市*总量超过6000亿元的城区;总量占全市比重达21.3%,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关于天河是否已经统治广州的争论,最晚在5年前已经销声匿迹,更多的疑问反而围绕在,天河还能统治广州多久?下一个10年广州发展的动力引擎是否还是天河?

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产业结构、发展潜能、未来规划三个角度来论述。

首先是产业结构方面,天河区90%的GDP是由服务业创造的,而且大部分是金融、会计、创意等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而非低端的生活性服务业。高端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企业必须聚集在便于交流的中心城区,不像制造业企业那样容易转移,所以天河区基本不存在产能外溢的压力,其稳定性、持久性更好。

其次是发展潜能方面,天河区“十四五”规划显示,到2025年,天河地区生产总值达7000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将依托重大产业功能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发展平台,天河区构筑“两轴两带”的空间发展格局。

其中,“两轴两带”分别为现代服务经济发展轴、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轴以及临江高端经济带、中部科技创新带,且发展定位功能分明。

总结一下就是,发展空间仍然充足,每年有6%的增长,发展方向趋于多样化,不但仅限于服务业,而是拓展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多个产业领域。

最后是未来规划方面,除去“两轴两带”外,“十四五”规划还强调了片区的概念。每个片区立足自身产业特点、优势进行更新和改造。

如果说下一个十年要在广州“押宝”,天河仍是毫无意外的*。世纪金源地产也选择了押宝这块宝地。作为国内*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文旅地产、产业新城、城市更新、精品地产、特色小镇开发运营企业。

△ 世纪金源投资发展版图 图源:受访者提供

世纪金源此前已经在全国各地已布局七大核心城市群,开发45个项目,20座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的超级大盘有13座,总开发量高达8000万平方米,大盘开发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01

从菜地到CBD

“全市*GDP总量超过6000亿元的城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2000千亿元城区”,很难想象如此辉煌的经济体,40年前还是一块水草丰美的“菜地”。

天河区位于广州老城区东部,1985年5月24日设立,是广州近年来新城区发展中心。天河区的命名源自于1984年兴建的天河体育中心(简称天体),而天河体育中心名称来源于1930年建在这里的广州天河机场,天河机场名称来源于天河村。

天河村真的是“村”。

天河村原来是广州的一只“菜篮子”。40年前,天河城所在之处还是一片田地,常有牛儿在其间吃草。40年前,珠江新城所在之处还是一片窝棚,当地人管它叫“乡下”。当时的广州人前往天河叫“出城”,意思是离开了广州城区部分,来到了“乡下“。

如今,没有多少人会对天河感到陌生。在这个旧时“菜篮子”的土地上,诞生了太多奇迹和创新故事:昔日积水潭建成歌剧院,废墟上的木棚变成博物馆,珠江河上的小孤岛成了开放公园,东塔、西塔下的花城广场,四方游客云集。

作为后起之秀的珠江新城,牵手曾为“亚洲*高楼”的中信广场,与作为恒大主场的天河体育中心一起,挽住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串起代表广州城市形象转型的“新中轴线”。在无数个宣传片中,海心沙、大剧院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之一。

穿越科韵路,“中国游戏*街”转型升级,在互联网的“黄金十年”走向新的*。网易、UC、酷狗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由此走向世界,全区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移步至广州国际金融城,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在繁华的天河路,“华南*商圈”处处涌动消费的火热。这里集聚了23个综合商贸载体,国际品牌累计超300个、首店累计227家,是广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黄金主场”。

截至2021年,天河区全区企业48.6万家,其中“四上”企业7380家,均为全市*。过去10年,天河地区生产总值跨越4个千亿级台阶。从2012年的2394.8亿元,到2014年的3011.1亿元,到2017年的4317.7亿元,到2019年的5047.4亿元,再到2021年的6012.2亿元。

问题是,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

天河区经济总量已经连续14年领跑广州,在工业、商业、房地产业等传统产业拉动作用大幅减弱、以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为核心的总部经济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则需要不断地创新和迭代,所需的支撑和来源又在哪呢?

答案可能是,知识型经济。

02

操控室

天河区“十四五”规划的“两轴两带”中,现代服务经济发展轴和临江高端经济带的交汇点便是“宇宙中心”珠江新城。

有种说法称,在广州判断一个地方区位的好坏特别容易——看它离珠江新城有多远。还有玩笑话称,广州的房价圈就是围绕着珠江新城的同心圆,每往外推5公里均价下降2000块。后一种说法,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十四五”规划中,珠江新城的辐射作用明显从条和线,放大成了对片区的辐射。

“十四五”中明确提出:天河区将构筑“两轴两带多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如果说现代服务经济发展轴和临江高端经济带是当今的辉煌,那么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轴与中部科技创新带将是下一步发展的动能;如果说整个天河区如同正在飞速前进的超音速飞机,那么现代服务经济发展轴和临江高端经济带是当前正在飞速运转的主引擎。

这架飞机想飞的更高、更远,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轴与中部科技创新带必须承担起更重的任务。

“十四五”规划也确认了这一点:在增强“创新枢纽”引力方面,更加注重“生态完善”和“成果转化”。依托辖内高校、科研大院大所、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打造综合性科技创新枢纽,加快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策源地。

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位于现代服务经济发展轴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轴中心位置、中部科技创新带上的五山石碑高教区。

丰富的高校资源是天河区最强的科创“动力源”之一。作为广东省高校主要集聚区,天河辖内拥有26所高等院校、50家科研机构、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天河也不断深挖这一优势,从源头出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从提出“五山-石牌高教区”概念,到坚定打造“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天河区用好用足科创资源,整合“产、学、研、用、金”要素,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如果要解释五山石碑高教区在这家高速前进的飞机上的作用,操控室会是一个很好的比喻。科研成果与科技创新如一道道飞行指令从这里传出,到达这台精密制造的音速飞机的各个角落,帮助它运行的更平稳、加速得更安心。

03

人才与土壤

决定一个地方创新力量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一是土壤,二是人才。

2021广州国际创新节上,环五山协同创新联合体在天河区成立。在成立会上,与会专家表示,找准科创与产业结合的精准发力点,贯通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的创新链条,成为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天河区科研、人才、产业、金融等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集聚,以构建创新联合体的方式有助于加强创新协同,激发创新合力,将天河区的环五山片区打造成“广州硅谷”。

环五山地区把目标定为“广州硅谷”,既是一种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是对自身优势的利用。

“北有中关村,南有五山科技街。”

上世纪90年代,这句话风靡了整个科技界。这里曾诞生过早期的“产学研”,五山科技街附近高校的教师带领一批学生,“以贸养技”成为广州最初一批创客。而“五山-石牌高教区”则是环五山区域的“最强大脑”。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环五山区域将近10平方公里内,汇集了5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20多家专业园区、400家高新技术企业。

可以说,高校云集的“最强大脑”为创新土壤的构建提供了无限可能。

“成果转化并不是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一环,也不只是政府、高校一方的事,天河基地通过与高水平研究院深度互动,致力于打造‘没有围墙’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天河基地运营机构之一,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秦海鸥表示,科技创新需要多要素联动,成立创新联合体后,通过共享机制,高校院所、企业等各方的对接可以从之前的“一对一”变成“一对多”“多对多”,变得更加高效。

广州市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理事长范群称,如果能挖掘好环五山区域高校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金融资源,影响力将进一步凸显,成为“广州硅谷”。

从历史积累、政策支持、制度创新上来看,天河区在创新土壤上的优势不必言说,而在另一大要素——人才的积累,优势同样明显。

天河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天河区在人口飞速增长的同时,有三项数据达全市之最——平均年龄最小、受教育程度最高、家庭户规模最小。

七普数据显示,天河区十年间常住人口共增加809395人,增长56.50%。劳动年龄人口占比79.83%,比全市占比(74.72%)高5.11个百分点,为全市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有33.2岁,为全市*;全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数为42929人,远高于广州市的27277人,为全市“学历最高”的区。

数据可以说明,天河区拥有全广州最“野心勃勃”、蓄势待发,等待做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在创新这件事上,还有什么比一群受过高等教育、还未成家立业的年轻人更擅长呢?

此外,在创新这件事上,天河似乎有自己的“*秘诀”。

一位常年观察大湾区经济发展的行业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城市发展带来的地价上涨,实际上是会对创新及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他解释称,随着深圳地价的不断上涨,华为就搬离了深圳选择前往东莞松山湖,这其实就是一种不算良性的“挤出效应”,但这样的现象似乎在天河区并不存在。

“毫无疑问,天河是广州房价最高的区,无论是房价*值还是上涨速度,都远高于其他区。”他表示,但天河仍然是广州创业活力*的区域。我个人认为与政策对创新创业的鼓励和重视有关,也和高附加值的产业特点与人才密度有关。”

04

押宝应该怎么押

“希望我们的创新是聚焦于产业、面向产业的,并且能落地,有成果、有成效。”天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天河区将立足自身发展优势以及未来方向,聚焦于工业软件、信创产业、人工智能、现代都市工业、医疗健康、大数据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领域,对接联动优质企业、高校院所、公共服务平台、园区载体、投融资机构等创新单元,举全区之力打造高质量创新体系。

天河区这架全速前进的超音速飞机,谁都希望能够成为乘客。从上述论述可以清晰的看出,什么样的企业、产业和人才应该,或者说能够真正坐上这家飞机:聚焦于战略新兴产业,并且能落地、有成果、有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3家跨国公司总部设在天河,143家世界五*191个项目落地在天河,且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加中。而今年,这个榜单上恐怕要多一位来客了。

正是刚迈过而立之年的世纪金源,世纪金源集团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综合性跨行业的国际企业集团。

其以“平台+投资”为战略驱动,构建以“居住、大消费、酒店文旅、便利生活、大健康、养老、儿童、教育、金融服务”为核心板块的幸福产业生态圈,形成“大消费、大文旅、大健康、新科技”四大主航道业务。多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在旗下的世纪金源地产,专攻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运营,业态丰富多元,包括城市综合体、文旅地产、产业新城、城市更新、精品地产、特色小镇。在全国各地已布局七大核心城市群,开发45个项目,20座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的超级大盘有13座,总开发量高达8000万平方米,大盘开发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大盘开发,并非易事,考验的是房企资金实力、运营能力,这背后离不开世纪金源稳健发展。

世纪金源的地产板块,并非传统大规模开发商,而是坚持以良性发展为根本,资金与规模控制有序,产品研发及迭代,紧贴客户需求。正是这种坚持,多年来,世纪金源集团顺应中国地产行业提质换档、新城市发展需求日益多元的时代旋律,成立了新型地产开发平台——腾云筑科,以建筑科技赋能,推出融合绿色节能、智能家居、数字智慧、物联网等服务场景于一体的泛地产轻资产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科技赋能,打造划时代作品,在引领城市发展新模式的同时,带来更好的幸福人居生活。

据了解,“腾云筑科”已涵盖房地产业务全流程的开发代建、金融服务、运营管理及咨询服务等各个板块,并相继在上海、无锡、宁波、苏州、长沙、西安等城市群布局,打造了梧桐印象、紫檀·南长里、大明宫·紫檀府、金源府等多个城市人居标杆项目。

此次入驻天河区,世纪金源在东莞庄华工旁带来广州*项目,“腾云筑科”为了解决市场对健康人居的需求,研发七恒系统,可以为业主一键“解锁”恒温(温度均匀)、恒湿(湿度适宜)、恒静(声音无扰)、恒氧(鲜氧自由)、恒怡(水质健康)、恒智(光线舒适)、恒洁(新风洁净),让业主在家也能感受鲜氧自由、全屋新风的“无界科技”体验。

△ 七恒健康系统示意图

同时,世纪金源-东莞庄华工旁项目也将打造成广州*“共生社区”。意为将业主的社区生活纳入其中共建,形成共建共生的新型邻里关系,最终达到诗意栖居的社区新境界。这要求社区建设建立在新时代业主的需求之上,是社区居住功能的升级,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更注重对业主的社区归属感,圈层社交的满足,社区植入AI、物联网、3D、数据中台等链接系统,搭建万物智联的社区,如同“超级大脑”提供监测健康、安全管控、自我管理等全链条的生活服务。

该集团负责人称,天河的区位和经济发展潜力谁都想分一杯羹,但是正因为速度快,门槛也相应的高,如果不是对自身实力有信心,也不会轻易出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时代周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