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雷军,孤军奋战

雷军的人生经历,就是不断顺应周期、切换赛道、追逐风口的过程,当伙伴们一一离开,这一次,他能否续写神话?
2023-02-03 10:29 · 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 任建新

岁末年初这一个月,小米集团-W(01810.HK)的人事布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12月底,总裁王翔卸任,联合创始人洪锋和王川退出业务一线,技术委员会负责人崔宝秋离职。今年1月底,为公司打下印度市场的全球副总裁Jain宣布离职。

再加上已经离开的创始合伙人周光平、黄江吉和黎万强,陆续离职的职业经理人周受资、常程等,淡出业务一线的林斌和刘德,仍然拼杀在业务一线的,只剩下公司创始人、精神*雷军。

当下,小米正处在以智能手机业务为基本盘,谋求以新能源汽车为增长点的转型隧道之中。

方向已经得到验证,“燃油”看起来也足够充足,只是现在还不知道,小米还要在这幽深的隧道中行进多久,才能看到光亮。

01 从金山到小米

1992年,南方传来春天的故事,中国经济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科技、互联网产业也正处于萌发之中。

这一年,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生雷军,北上进入北京金山公司。在此之前,他并非一名安分守己的大学生,不仅提前修完学分、完成毕业设计,还参与了多款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在武汉电子一条街小有名气,完成了从小镇做题家到电脑极客的蜕变。

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进入金山之后,仅短短几年,雷军就从一名基层员工,晋升为职业经理人,并最终成为掌舵者。在金山成功上市后,他实现财务自由。

淡出金山,雷军曾在投资圈混迹数年,期间,他发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风口,消费电子行业的智能手机领域。

那时候,iPhone3GS已经因为*的操控,畅销全球,魅族也推出了*台智能手机M8。这个市场,即将进入爆发期。

2010年,雷军再起航,创立小米公司。从金山到小米,雷军的个人能力,实现质的飞跃:金山时期,他单打独斗,体现的是个人能力;小米时期,则是更高维度的价值整合,通俗地说就是,攒局。

雷军首先找到的关键人物,就是林斌。天才少年林斌1986年免试保送进入中山大学电子系,1990年赴美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毕业即进入微软、谷歌等公司,与李开复、张亚勤等人一起工作,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工程院、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的骨干。

通过林斌,雷军又找来了小米的第三号人物,黄江吉。黄不到30岁就成为微软工程院的首席工程师。

之后,小米陆续吸纳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和戴尔手机研发负责人周光平,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锋,雷军还从金山带来了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

用后来小米自己调侃的话来说,公司核心创始团队,“4个海龟+3个土鳖,平均年龄40多”。

2010年4月,他们一起吃了黎万强父亲熬的小米粥,小米公司正式出发,加入到中国智能手机的滚滚浪潮之中。当真是,已知少时凌云志,定许人间*流。

02 梦之队集结

小米赶上了好时候。2009年,魅族M8上市后,一炮打响,智能手机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中国消费电子行业也认识到,只要用心,可以造出比肩iPhone的电子产品,双向互动,造就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崛起。

外部环境优越,团队内部也称得上是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小米核心团队,雷军总揽全局,林斌负责日常运营,刘德设计、黄江吉研发、洪锋MIUI、周光平供应链、黎万强品牌营销。

其中,黎万强作为小米仅次于雷军的“二号代言人”,也是小米公司互联网运营/营销方法论的创立者,推出了将公司捧上神坛的《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之后,圈内开始流行一句话,“中国营销哪家强?小米雷军黎万强”。

2011年8月小米手机发布,每年迭代,以*性价比收获众多“米粉”。很快,小米就借助“*、口碑、专注、快!”的互联网手机模式,跻身为中国智能手机头部厂商。

创立仅3年,公司在2013年8月的这轮融资中估值超过100亿美元,成为当时BAT之后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牛”加入小米。

2012年,雷军在武汉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计算机博士崔宝秋应邀加盟,担任首席架构师。此前,崔曾在IBM、雅虎、LinkedIn等多家互联网巨头从事技术工作。

雷军提出“技术事关小米生死存亡”后,公司2019年成立技术委员会,崔宝秋挂帅,管理小米的1万名工程师。

同一年,雷石科技和多看科技的创始人王川,在雷军的多次劝说下,终于决定加入小米,成为小米电视系列产品的奠基人。

为了进军印度市场,小米2014年挖来印度本土电商公司Jabong的创始人Jain,让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登顶,后来他又从印度区总裁成为小米集团全球副总裁。

这个梦之队,造就了小米的黄金时代。这是小米手机出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2011年-2014年分别为27万台、719万台、1869万台、6107万台。

此时的雷军,内心的写照应该是: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为了上市事宜,雷军2015年又挖来资本巨鳄DST中国区合伙人周受资,担任公司CFO。这一年,拥有20余年半导体和通信领域经验的高通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王翔加入小米。

03 分崩离析

然而,小米的*次危机,很快就出现了。2015年,公司手机出货量6655万台,增速大幅下滑,次年直接下降17%至5542万台。

主要问题出在周光平主管的供应链条线上。坊间传言,自恃专家、倚老卖老的周光平,在商务谈判中表现傲慢,让三星高层感觉被侮辱,停掉了对小米AMOLED屏幕的供应。彼时,这种屏幕产能稀缺,且行业替代性不强,直接影响了小米手机的产品供应。

小米合伙人团队集体决策,拿掉了周光平的权力。雷军与之谈话的那天,甚至还预约了一辆救护车,防止意外发生。

2016年5月,周光平交出权杖,挂名“首席科学家”。雷军“挥泪斩马谡”后,直接接管供应链,多方努力修复了与三星等供应商的关系。2017年开始,小米手机出货量恢复增长。

2018年4月,小米上市前夕,雷军发布内部邮件称,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和黄江吉“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职务。

2018年7月港股上市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彻底从小米离职。早在2014年,黎曾短暂离开小米,一年多之后回归。

完成了历史使命的周受资,也在2021年初离开小米,加盟字节跳动,帮张一鸣操盘IPO事宜。

上市之后,小米也曾吸收了多位行业大咖,但留到最后的似乎只有金立前总裁卢伟冰。大部分只是走马灯,比如说从魅族而来待了半年就离职的杨柘,联想手机负责人常程,加盟小米后被曝违反联想的竞业协议,最终只干了两年就草草离职。

这几年的小米,无论是创始团队还是职业经理人,来的人少、走的人多。

当小米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再度陷入业务困境之后,离开小米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并在2022年底和2023年初,形成一个小高潮。

去年12月底,小米进行重大人事调整,总裁王翔卸任,同时宣布联合创始人洪锋和王川将退出业务一线。几天之后,崔宝秋因个人原因离职。

1月30日,小米全球副总裁、印度分公司负责人Jain在推特上宣布离职。

实际上,小米创始团队中,除了雷军,此次退出业务一线的洪锋,已经离开的周光平、黄江吉、黎万强,另外的两位,林斌和刘德,也已远离业务一线多年,不在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只在集团人力资源委员会任职。刘德与黄江吉,共同投资了开云汽车;林斌从2020年开始直到2023年1月,都在陆续卸任小米系公司的法人及管理人身份。

04 孤军奋战

小米这家公司,有核心管理层拍合影的传统。今年1月份发布的最新一期,从原来鼎盛时期的十几人,变成了现在的7人。

更大的变化是,标志性的牛仔裤消失了,雷军带着大家穿起了西装——这个细节意味着,这家创新型的科技公司,正在蜕变为一家由职业经理人打理的综合性的业务集团公司。

为了应对新的市场环境,小米主动或被动地,完成了新一轮的人事调整。

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萎靡中,从2021年三季度开始,小米手机出货量下降。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合计1.178亿台,比上年同期少卖了2840万台,同比下降19.4%。

在国内市场,小米的下滑更为惊人:2021年公司还以15.5%的销售量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去年降至13.7%,排名第五,被荣耀和苹果超越。

小米手机*的出路,在于高端化,特别是华为受限后空出来的那部分市场空间。现在的关键是,新任总裁卢伟冰能否接住这个机会?

雷军靠攒局造就了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梯队的地位,第二阶段,又靠攒局,收拢了一批生态链企业,形成了“手机×AIoT”的核心战略。

但是,核心不稳,生态不行。小米核心业务式微,导致生态链企业的疲软;这些公司加速去小米化、以及小米和雷军为了回收现金在二级市场的减持,已经引发了生态圈的崩塌。

在此背景下,小米将造车作为第二曲线来培育。2021年3月,公司正式宣布进军电动汽车,计划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

为此,小米挖来了北汽极狐原总裁于立国、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原副总经理周钘,吉利研究院前院长胡峥楠加入顺为资本后,坐镇上海、负责小米整车工作。他们合力,能否让小米汽车在2024年正式上市?

雷军的人生经历,就是不断顺应周期、切换赛道、追逐风口的过程,30年前的计算机软件与互联网、十几年前的智能手机、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当伙伴们一一离开,这一次,他能否续写神话?纵使平生行逆境,哪怕末路践危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