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特斯拉入驻京东,马斯克要造手机了?

特斯拉的魅力有多大?其京东旗舰店开业不到一周,已获超过50万人关注。
2023-02-21 08:17 · 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 齐鑫

特斯拉又开了一家旗舰店,这次选择的平台是京东。

近期,特斯拉“牵手”京东的消息引发行业关注。在京东平台的特斯拉官方旗舰店,已经上线了涵盖充电产品、优选配件、周边精品和精品服饰四个大类的商品。

坚持直营模式的特斯拉入驻电商平台,难免引发外界的猜想。特斯拉要通过网上旗舰店卖车吗?

△图源:京东官网截图

显然,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通过电商渠道售卖具有一定难度,不如手机一类的消费品更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而近年来,车企和手机厂商间频繁跨界联动,也让外界对于特斯拉是否会推出手机产品感到好奇。

2月19日,时代周报记者联系特斯拉相关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未获正面回复。

“在全球网络上,特斯拉都没有去电商平台上销售自己的车辆,汽车是特别大宗的消费品,特斯拉还是希望自己走直营模式,这也是其自身的特色。”2月19日,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至于未来特斯拉是否会放开经销模式,还需后续观察。

特斯拉入驻京东

特斯拉的魅力有多大?其京东旗舰店开业不到一周,已获超过50万人关注。

然而,特斯拉并未在自家的旗舰店上线汽车,而是选择售卖汽车配件、服饰周边一类的商品。目前,店内一款售价7200元的特斯拉家庭充电服务包已积累超过1000条评价。

与在京东的旗舰店相似,特斯拉在天猫平台的官方旗舰店同样售卖配件、周边商品,该店铺开设于2020年4月。此外,特斯拉还在抖音设立了店铺,目前已吸引超133万粉丝关注。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不同于其京东和天猫的旗舰店,特斯拉抖音店铺所售的配件较少,周边商品较多,还推出了预约试驾和咨询服务。

事实上不止特斯拉,上汽大众、小鹏、长城等多个汽车品牌在天猫、京东一类的电商平台都设有官方旗舰店,使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渠道购买所需的配件和喜欢的周边商品,或者预约试驾、支付定金等。

尽管国内电商产业成熟,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主要零售渠道,但仍有不少消费者对于通过电商渠道购车存在排斥心理。“买车钱不是个小数目,我在实体店看过才放心,也更愿意直接在实体店消费。”2月19日,来自河南的车主小王向记者表示。

“因为汽车毕竟是大件的耐用消费品,想要通过电商进行销售,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所以大部分汽车品牌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实际上更多的只是广告目的。”同日,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汽车品牌在电商渠道的销售表现并不亮眼。

随着特斯拉入驻京东的消息传出,也有网友对于特斯拉手机增添了更多猜想。与汽车相比,消费者显然对于线上购买手机的接受度更高。事实上,网络上也流传着不少关于特斯拉手机的消息,还有标注着特斯拉标志的手机图片出现。部分网友也表示,对于特斯拉手机充满期待。

车企、手机厂商将融合?

马斯克是否会造特斯拉手机目前尚不得而知,但近年来,多家车企、手机厂商正互相跨界。

据相关报道,经媒体多方求证证实,手机业务已在蔚来内部酝酿多时,且很快就将正式推出。

天眼查显示,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NIO PHONE”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此外,该公司还申请注册了“NIO BUDS”“NIO WATCH”等商标,国际分类均为科学仪器,当前状态为商标申请中。

另一边,手机品牌小米自宣布开拓造车业务以来便成为了行业内外关注的热点。2月9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小米投资者日上公布了小米造车的未来目标——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足见其对于小米造车业务的重视。

去年7月,吉利旗下湖北星纪时代宣布取得对魅族的单独控制。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新能源车问界,也已经收获了一定数量的用户。

随着多家车企、手机厂商的互相跨界,当前汽车产业和手机产业呈现出相互融合的态势。

“因为在新的互联网时代,手机和汽车在场景打通方面有很多应用,手机会和汽车有很多交互和连接的场景。”2月19日,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基于原来的竞争天花板,汽车厂商如果有一款自己的手机,或者是手机厂商进入汽车产业后,能够将场景打通,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这是新的区别于传统油车时代的体验和服务,也是车企和手机产商共同布局手机和汽车行业的基本逻辑。

在崔东树看来,手机和汽车产业融合后,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手机能够为汽车赋能。当前,手机产业进入发展瓶颈期,出货量下滑市场萎缩,与汽车产业融合能够拓展市场空间。

但崔东树也指出,目前汽车产业和手机产业之间融合的难度巨大,原因在于手机用户与汽车用户的重叠度并不高,汽车和手机的制造化优势也不同。

作为新能源车代表的特斯拉是否会进军手机产业,还需各方拭目以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