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Biotech,你只有「两次」开枪机会

你开枪的机会,可能只有两次,甚至一次。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变化莫测,牛熊交错,泡沫和低谷左右脚走路之际。
2023-03-30 10:14 · 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 文/方涛之、武月

运行5年后,18A阵营中出现了*家“资不抵债”的公司。

姑且称之为X公司吧。两年前,抓住新冠疫情机遇,研发疫苗的X公司还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但在烧掉几十亿,终于把疫苗送上市后,公司却如履薄冰。

或许效率不够高,或许管线战略出了问题,又或许兼而有之。

总之,X公司告诫着所有市场参与者,对于中小biotech来说,身处动荡市场之中,活在此刻不是胜利,如何拿到明天生存的门票,更为紧迫。

因为你开枪的机会,可能只有两次,甚至一次。

X公司的经历是过去几年市场疯狂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时代悲歌。

中国biotech进入前所未有的局面,国内没有历史参照,国外可比性又不高,是不骄不躁还是推陈出新,往往取决于掌舵人一念之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而当热度与泡沫散去之后,坚持的人仍旧在坚持,能够穿越周期的,才有被时代选中的资格。

01 命运转折点

X公司也有一个标准的故事开头——海归科学家从学界到产业界,自立门户。

或许是因为彼时公司创始人不擅长资本运作,又或许是因为在那些年,Biotech的热潮并未开始,总之在成立的前十几年,X公司一直默默无闻,管线薄弱也是外部对它*的担忧。

不过,那都是新冠疫情来临之前的事情了。

技术出身的创始人退居二线,资本运作经验丰富的CEO走到台前,加快了公司融资与扩张的步伐。

疫情更是让X公司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凭借此前的技术积累,X公司迅速开启了新冠疫苗的研发,由此成为海内外各大资本机构眼中的香饽饽。

反映在估值方面,2020年6月公司估值不过十几亿元,半年后,涨了近3倍。

随后的故事就是,虽然还未有产品上市,但凭借着新冠疫苗的想象空间,X公司成功赶在寒冬来临前,IPO上市。

不过,X公司的高光开头未能持续下去。在新冠疫苗的前期竞赛中,最重要的是唯快不破。但在这一点上,X公司严重落后了。

2020年末中国生物新冠疫苗获批上市,2021年2月科兴生物新冠疫苗获批上市,2021年底,X公司也表示很快提交附条件上市批准申请,将新冠候选疫苗商业化。

如果两年前便能上市,今日就将是另一番景象。可惜,没有如果。直到一年后,X公司的新冠疫苗才获批上市。等待它的却是,疫情渐渐消退,国人新冠疫苗接种率超90%……

对此,业内人士评价,“很奇怪,不知道公司是怎么和监管沟通的”。

祸不单行,疫苗研发进度落后的X公司,又赶上了生物制药寒冬。寒冬之下,X公司一方面需要面对Biotech融资窗口关闭、现金流紧张的困境,另一面又不得不继续烧钱研发。

X公司选择断臂求生,优先把所有资源配置给新冠疫苗这一项目,减少非新冠项目和新项目的投入。

说白了,X公司决定all in新冠疫苗。这也是无奈之举,翻看公司管线,除了新冠疫苗似乎也没有其他能撑起门面的产品了。

X公司再一次站到命运转折点。

02 孤注一掷

当大家都在期待新冠疫苗时,它能否满足市场期待?

X公司试图用不断攀升的资金投入来回答这个问题。过去三年,公司投入30多亿元用于研发,除此之外,行政支出也接近10亿元。

在巨大的投入下,X公司每年的亏损数以十亿,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过50亿元。这还只是在公司仅全力开发新冠疫苗一款产品的情况下。

这是什么水平?要知道,*梯队的信达生物,过去三年累计亏损也不过60亿元。

市场难免要问一句,钱花去了哪里?如果只看X公司2022年研发支出,临床开支花去1/3,CDMO和原材料费用花去1/3,研发人员薪资花去1/3,按人头算下来,研发人员年薪均值超过150万元。

不仅如此,过去一年,为了支撑新冠疫苗的研发、商业化,X公司不光裁员、砍管线内部节流,还积极搞钱。不仅向银行申请贷款,还抓住市场回暖机遇,完成了一笔融资。

如今,新冠疫苗已经成为了左右X公司命运的砝码。X公司为了这款新冠疫苗也可谓是孤注一掷——要么翻倍,要么输光。遗憾的是,从目前的结果来看,X公司孤注一掷的结果并不算乐观。

截至2022年末,尽管看上去公司账上现金还算充裕,但按过去的烧钱速度,能支撑的时间不足一年。

那么,曾让X公司付出一切的新冠疫苗,能否挽救悬崖边的S公司?很难。

因为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了。在贷款也要all in 新冠疫苗的激进策略下,X公司最终沦为国内首家资不抵债的18A公司。

这时候看研发管线和产品商业化,意义已经不大了。X公司的命运几乎取决于现金流能否很快转正。

03 敏锐还是投机

孤注一掷,既要有钞能力还要有好运气。钱有了,但幸运女神并未站在X公司这一边。

本质上,药企研发疫苗和研发创新药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生意。甚至,疫苗研发的风险更高。

新冠疫苗竞赛就是*的例子。2020年辉瑞新冠疫苗推出后,其他三大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默沙东、赛诺菲却迟迟未有新冠疫苗上市。是它们做不出疫苗吗?

不是的。相反,像辉瑞这样积极从事新疫苗开发的药企,反而是异数。

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人能预计突发的疫情会持续多久。如果疫情突然结束,疫苗或许会招募不到足够的临床入组患者;更进一步,千辛万苦研制出疫苗,会失去用武之地。SARS疫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研发耗时漫长、资金投入巨大、无法预测疫情走向……种种因素导致的行业现状是:除非判定一款疫苗有极好的市场前景,否则大药企一般并不轻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回到X公司来说,抓住新冠风口是敏锐还是投机,一直以来,外界的认可和质疑也相伴而行。

有看好新冠疫苗长期利好的声音,更有质疑其投机的声音:如此押注新冠疫苗,是否分散了过多的精力,而忽略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以及,烧钱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留下了什么。

04 只有两次开枪机会

市场更愿意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两年前,倍受资本青睐的X公司,或许想象不到,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自己的股价会跌去90%。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果然,时代的馈赠早已标好了价格。

X公司告诫着所有市场参与者,对于药企来说,身处动荡市场之中,活在此刻不是胜利,如何拿到明天生存的门票,更为紧迫。

否则,就像X公司一样,管线战略出了问题,濒临财务破产,拿什么来赌明天?

折戟之后原地爬起的案例也不少见,如果一家丰厚的资金底蕴和管线机会的创新药企,也不太可能会被一两次失败击溃。但目前看,这并不属于X公司,也不属于大多数中小biotech。

船小好调头不假,船大才好顶浪。药企规模扩大,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增加押注管线数量,提高整体胜率,抵御风险;

另一方面,形成规模效应从而降低整体成本,让自己的研发和销售团队价值*化。

小药企没有这两方面的优势,因此没有必要过于追求管线的厚度,以及所谓抵御风险能力,更重要的是,聚焦在自己的赛道和技术,然后等风来。

因为你开枪的机会,可能只有两次,甚至一次。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变化莫测,牛熊交错,泡沫和低谷左右脚走路之际。

此前,国内很多制药和器械公司,都更喜欢大而全的战略布局,新形势下,每家公司都要找到与自身核心竞争力匹配的战略。对于中小biotech而言,创新药研发要以质量代替数量。

生物医药是典型的长周期,与其做宽,更要做精。

当然,这就回到一个本质问题上:你到底是想要把产品做好做大,真正满足临床需求,还是仅仅为了把管线写进PPT里,然后去资本市场讲一个好听的故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