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首页 产业 ai 正文

搭ChatGPT东风,第四范式四次冲击港交所

在11轮融资中,除红衫中国、基石资本、CPE源峰等知名VC/PE以外,国有五大银行也是第四范式的出资人。最后一轮估值显示,第四范式估值近30亿美元。
2023-04-27 08:05 · 财联社 创投日报 陈美

搭乘ChatGPT的东风,AI公司第四范式四次冲击港交所。

据最新招股书介绍,公司于2023年3月推出了专为业务场景设计的企业级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SageGPT。自此,在决策类人工智能、视觉人工智能、语音及语义人工智能业务之外,第四范式又添加了“生成式AI”概念。

一位早期领域的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相较于“生成式AI”,视觉、语音、决策上的人工智能应用比较成熟,很多银行和工业领域都采用了自动语音服务和视觉识别。“但对于第四范式而言,SageGPT应该不是主业,或者说不是擅长的领域。”

发布类GPT产品,但却不是主业

与前三次招股书相比,第四范式第四次招股书*的亮点无疑是:推出企业级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SageGPT。

在招股书中,第四范式介绍,SageGPT为企业用户打造而非个人而设。对应的在成本效应上,第四范式也简化了SageGPT的人工智能模型和生成流程,减少算力需求。

上述早期领域投资人表示,金融业务一般都要做一些运营和模型,以前的文档和图片不太受市场欢迎。作为一个带有算力的工具,应用在投资和风控上还是需要很高的要求,落地会比其他行业慢一些。

记者看到,作为第四范式的主打产品,先知平台及产品定价方式以算力消耗为基数。而SageGPT产品虽然推出,但落地还只是假设阶段。

在这位投资人看来,所谓工业级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应该是原有业务上的升级。“与原有的问答生成相比,现在的内容生成质量高一点。但未来业务怎么构成、如何收费,都不太不清楚。第四范式只是发布了SageGPT产品,业务战略并不清晰。”

对这一点,第四范式也认为,大规模人工智能转型面临专业人员短缺、自建模型成本高、部署时间长及数据和软件不兼容等问题。而且自建模型成本高达5亿元。这意味着在GPT的道路上,初代AI公司并不是想转型就转型,资金投入及未来的商业化落地都是挑战。

截至目前,软硬件的销售与应用开发和服务,是第四范式的主要收入方式。并且在这条路上没有标准化、通用化的AI可走,只有定制化项目合作。

第三方外包开发收入上升至51%

作为AI独角兽,尽管第四范式估值不断攀升,但在发展上也经历了几次转型。

上述投资人告诉记者,最开始第四范式偏数据,后来发现数据业务赚不了钱,因为数据安全的考虑,并且通用型数据不能赚钱。之后公司转到算力,到现在第四范式把AI软件封装到算法里面,进行软硬件的销售。

在招股书中记者看到,作为软硬件产品,“先知平台”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65.7%,下滑到48.4%。该位早期领域投资人表示,很多AI公司最开始都做AI,但后面偏硬件类产品较多,目的是为了增加收入。

“单纯靠卖软件无法定价,且都是通过效果来收费,企业通过节约了多少成本之后提成给软件企业,但这条路很难走通,收入规模也上不去,最后只有去卖硬件。第四范式转型时也走了这条路,让软件与硬件搭着卖,以扩大公司收入。”

记者看到,2020年第四范式营业收入从9.42亿元,飙升至2022年的30.83亿元。但高营收并不代表公司赚钱。2020年-2022年,对应的净利润却是-7.5亿元、-18.0亿元、-16.5亿元。

在业务占比上,应用开发和其他服务不断升高,从2020年的34.3%升至2022年的51.6%,而软硬一体化集成系统产品“先知平台”,营收占比却从2020年的65.7%,下滑到2022年48.1%。

另有IT领域人士告诉记者,应用开发业务更传统,类似于第三方软件外包。“之所以外包目的就是为了节约成本,因为技术门槛也不高。而最终收费也是按人力收费,即开发了多少东西收多少费用。一个项目结束,第三方人力成本也结束,不用持续付费。”

招股书中,第四范式也提到,公司五大供应商从2020年的硬件供应商及开发服务供应商组合,转变为2021年的完全由开发服务供应商组成,背后原因就是加大了第三方技术服务的需求。

一路收购整合,联合创始人增至5位

尽管在业务上第四范式的产品已有低端化之嫌,但亦有投资人认为,公司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第四范式把营收做得这么大,这就有很多所谓的AI公司比不了。

不过,上述早期领域投资人告诉记者,营收做大的背后,是第四范式一路收购、整合的结果。“与其他公司相比,第三范式也有点做业务的本事,不管收购、整合也好,反正能签单把收入做大,但就核心技术而言,第四范式应该不算是中国*的。”

由于第四范式能把收入做大,在每次融资节点上也有机构支持。在11轮融资中,除红衫中国、基石资本、CPE源峰等知名VC/PE以外,国有五大银行也是第四范式的出资人。最后一轮估值显示,第四范式估值近30亿美元,被视作决策类AI独角兽。

第四范式的联合创始人有5位。除创始人戴文渊以外,杨强、田枫、陈雨强、胡时伟等一起组成了第四范式强大的管理层。

其中,田枫作为联合创始人,于2015年戴文渊成立第四范式时,以北大计算机系校友身份加入;杨强最早以首席研究科学家身份进入第四范式,从履历上看,杨强也是技术大牛,先后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担任终身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微众银行独立董事……

至于陈雨强,目前为第四范式首席研究科学家,在NIPS、SIGKDD、AAAI等多个国际*人工智能会议上发表过多篇论文。胡时伟则是第四范式首席架构师,带领团队打造出“第四范式先知”系统。

总体来看,有美元基金投资人评价称,第四范式团队很*,既有技术大牛,创始人又能融资,但最后在商业化落地上差了点。“作为一家有成长性的公司,产生利润才是根本,而非只有营收上的突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