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行业再度迎来强监管。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加强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规范“导购”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未依法取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放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诊所备案凭证”,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并指出要扫清“黑机构”“黑医生”“黑药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均在联合发文的十一部门之列,着实是力度*,个中深意更是耐人寻味。
0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为了“变美”而付费,除了日常的护肤维稳与彩妆扮靓之外,很多女性以及部分精致的男性还热衷于在非手术类的轻医美项目上一再投入,包括激光、射频、注射填充等等,由此带动了医美行业的壮大。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满足人们追求高颜值的同时,一系列负面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首先是“黑医美”机构盛行。长期以来,关于整形美容失败的案例屡现报端,当事人无一不是抱憾终生,这与市场上“黑医美”机构的泛滥不无关系。数据显示,我国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黑机构占医美机构总数的比例超过80%。不少“黑医美”机构甚至连最起码的消毒、药品管理常识都不具备,卫生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其次是行业正规医师供给不足。培养正规医师通常需要5~8年,但医美行业的“黑医师”却是频频涌现。根据艾瑞咨询的推算,我国医美行业正规从业医师数量仅占行业总从业者的30%左右;中整协的统计也显示,我国医美非法从业者人数至少在10万以上,同时还有14%的合法医师进行着不合规的操作。
最后是针剂、设备质量不过关。由于医美针剂具有易携带、流动快、隐秘性强等特点,导致针剂造假和走私现象屡见不鲜。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市面上流通的医美针剂中有2/3是水货和假货,安全隐患问题不可忽视。
上述问题,不仅阻碍着医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危害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如此一来,监管层自然高度关注。
事实上,自2021年6月份以来,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就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旨在整治医美行业乱象,严厉打击上游非法制售医疗器械行为及下游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机构。而此次十一部门《指导意见》的出台,更是直击行业痛点,具体内容也内容更加细化全面,在准入管理、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关联领域及行业的监管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充分彰显了高层对于规范和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的重视,同时也对医美机构合规运营提出具体要求,这也标志着医美行业已经迎来全方位的强监管。
诚然,于资本市场而言,强监管的落地难免会带来短期冲击,近日的医美股也不出意外地迎来集体回调。不过从中长期来看,行业经过调整和动态再平衡后,市场需求必将会逐步转移至正品行货、正规合法的医美终端,整个行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规范。伴随着医美事故与行业纠纷的减少,以及公众信任度的增加,踏上发展正轨的行业有望迎来市场的进一步扩容。这些显然是极大的利好,为医美行业未来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02
医美板块的投资机会还值得关注吗?
从大环境上看,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除,今年国民经济的强复苏已经得到了确认,消费市场的回暖亦是有目共睹。考虑到今年是促消费大年,高层多次反复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预计后续还将会有一系列改善消费环境、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出台,继而支持消费市场的进一步修复。
这当中,可选消费的复苏必然值得关注。与必选消费品不同,可选消费需求不算稳定,对于经济周期的敏感度较高,去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较大的消费品类也是集中在可选消费领域;而相比于必选消费,可选消费又是*弹性的品种,修复力度往往更大。而医美恰恰是最典型的可选消费品种,相关公司业绩在2023年得到进一步修复,理应是确定性事件。
不仅如此,医美还兼具医疗和消费的双重属性,其本质在于“医疗为基+需求引领”,即医疗属性为行业构建起较高的竞争壁垒,而消费属性则赋予了行业消费升级下的较高天花板,这些都是一般消费品以及医疗产品不具备的特质。
倘若从商业层面来审视,医美还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从而注定了这门生意的暴利。我们不妨以轻医美项目中最火的玻尿酸为例来做个分析:
其一,高毛利率。
贵州茅台之所以能成为国内*股,超过90%的毛利率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玻尿酸的暴利程度并不逊色。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玻尿酸龙头爱美客的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95.29%,另外两家巨头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的毛利率也都超过了70%。而在实际情况中,一款玻尿酸产品随着产业链流入经销商、下游医院、医美机构等,层层流通中,免不了一再加价,可即便如此,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更加巩固了相关公司的高毛利率。
其二,高复购率。
通常情况下,玻尿酸的效果只能维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如果后面不重新注射,那么消费者的皮肤就会变得松弛、干燥且无光泽。很多消费者一旦体验到了皮肤的水润光泽有弹性,就很容易产生依赖甚至上瘾,而且也难以接受皮肤变差的样子,于是只能不断地反复购买。这对于商家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原本毛利率就足够高,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客群源源不断地复购,丰厚的利润和稳定充足的现金流自然就有了坚实的保证,并且为公司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提供了动力。
其三,高准入门槛。
根据国家药监部门提示,用于医疗美容的玻尿酸注射剂在我国被认定为三类医疗器械——这是*别的医疗器械,具体指代那些植入人体、用于支持或维持生命的医疗器械。这类医疗器械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风险程度最高,监管也最为严格。无论是生产或是经营,都需要取得相关部门颁布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产品获批耗时长、费用大,准入门槛极高,我国只有不到20家从事玻尿酸业务的公司具有资质。如此一来,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反倒因为较高的准入门槛而得到了强化。
如果放大视角,我国拥有14亿人口和世界上最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势必会导致医美需求潜力的进一步释放,这为医美行业发展提供了庞大的需求基数;与此同时,相比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医美渗透率依然显著偏低,人均诊疗次数仅有发达国家的1/6~1/4,这恰恰预示着未来我国医美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随着广大消费者对于国产医美品牌的日渐认可,本土医美公司也将持续受益。
正因如此,医美*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与黄金赛道,行业景气程度之高无需怀疑。只要行业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投资者都可以持续关注。
03
那么,医美赛道应该怎么投呢?
在我看来,*自然是行业龙头,以及那些拥有玻尿酸、肉毒素等轻医美项目的公司,这些项目毛利率及复购率奇高,可以对相关公司业绩的恢复起到有力支撑,估值亦是有望不断修复。
此外,还有两类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一是上游耗材仪器商。
相比于中游和下游,上游药械类公司具备更高的壁垒,这是因为我国医疗器械审批严格、流程严谨复杂且耗时较长,从而赋予了那些拥有相关资质的公司更强的先发优势。另外,在消费者不断追求高品质医美项目、且需求日益个性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在客观上也需要不断丰富产品管线,以便于更加契合市场差异化定位,并给出更加完备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上游耗材仪器商将有望迎来不错的业绩增长。
二是下游医美服务机构。
总体来看,我国医美机构集中度相对较低,竞争相对激烈。不过未来医美机构的连锁化、集团化、品牌化理应是大势所趋,特别是伴随着监管趋严,不合规机构的出清进程提速,后续医美服务机构将更加重视团队运营管理能力以及品牌的塑造能力,而连锁门店有望在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形成较高的壁垒。考虑到行业的地域属性以及管理层的管理半径,那些深耕当地的区域性强势龙头或许可以依托品牌与口碑的积累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投资机会值得持续跟踪。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星图金融研究院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