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市值超3700亿的药明系联合创始人去世了

药明康德在讣告中写道:“赵宁博士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管理者和慈善家,毕生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在与癌症抗争期间,赵宁博士不懈地投身于全球公益事业,致力于培养生命科学人才和推动创新突破,让更多创新药物和疗法惠及病患。”
2023-05-18 15:32 · 中国企业家杂志 谭丽平

一头利落的短发,简单的黑框眼镜,浅浅的微笑,这是如今在网上,赵宁面向公众仅有的几张照片中展示的形象。低调如她,噩耗传来时,还是引发了业内外一片震惊与惋惜。

5月17日早间,药明康德(603259.SH)发布讣告: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兼高级副总裁赵宁博士于2023年5月16日与世长辞。

去世时赵宁还不满57岁。

来源:药明康德官网截图

根据讣告,赵宁已与癌症抗争了20年。药明康德在讣告中写道:“赵宁博士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管理者和慈善家,毕生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在与癌症抗争期间,赵宁博士不懈地投身于全球公益事业,致力于培养生命科学人才和推动创新突破,让更多创新药物和疗法惠及病患。”

在此之前,赵宁很少公开露面,几乎没有接受过外界媒体的专访。近几年她现身,也主要与公益事业有关。

2018年6月,李革、赵宁夫妇向北京大学捐资1亿元,用于设立北京大学李革赵宁教育基金,回馈母校并支持化学学院教育及科研事业发展。

2019年7月,为感谢李革、赵宁校友对母校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北京大学将化学学院A区大楼命名为“李革赵宁楼”。

赵宁的另一个身份,是药明康德、药明生物(02269.HK)等“药明系”企业创始人李革的妻子。两人是商界令人艳羡的“学霸夫妻”——同为北京大学化学系1985级校友,1989年一起赴美深造,2000年李革回国创办药明康德之后,赵宁也于2004年回到国内,20年来携手打造了数千亿市值的医药帝国。

截至5月17日收盘,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两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合计已超过3700亿元。而赵宁也是药明生物的联合创始人、非执行董事。

近12年来,赵宁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药明康德的全球人力资源上。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的模式,是人力密集型行业,国内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正是最初李革回国创业的一大动力。药明康德也是生物医药界标杆性的“黄埔军校”。赵宁接手工作之时,员工有5000人左右,2023年一季报显示,药明康德目前共拥有43800名员工,其中13147名获得硕士或以上学位,1426名获得博士或同等学位。

赵宁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内部采访资料中,其中一篇是关于人才观的。她说,“我们非常幸运,创业之初,就得到了许多拥有共同信仰的小伙伴们的支持,这是我们能快速发展的秘诀。”她还提到了她的人才观:“我相信不管未来如何变化,‘有梦想、有驱动力、热爱学习’永远都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成功之道。”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她真实人生的写照。

赵宁逝世的消息传来,与之有交集的人纷纷在讣告下留言。

“20年前,作为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ABI)的业务代表,跟赵宁博士有过一段时间的业务交流和沟通,当时赵博士从美国施贵宝研发中心回国,创建药明康德的生物分析部门。彼时的药明康德创业不久、还十分艰难,但是赵博士的坚韧和乐观令我印象深刻。中国这20年来在新药研发领域的高速和高质量发展,跟大批如赵博士一样回国创业及工作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化院的A区就叫李革赵宁楼,他们是无数化院学子的榜样,沉痛悼念伟大的师姐。”

“赵博士一路走好,印象最深的是多年前的一次年会节目彩排,赵博士亲自指导,非常的和善、平易近人。虽然已经离开药明好几年,听闻此噩耗,心情还是非常沉重。”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赵宁博士的宝贵精神遗产将持续激励药明康德人勇毅前行,早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伟大愿景。”讣告最后写道。

01、打造“黄埔军校”

从最初的4个工作人员,到如今4万多名员工,赵宁功不可没。

药明康德创办于2000年。在公司的介绍中,创始团队一共四人:李革、刘晓钟、张朝晖、赵宁。不过,赵宁其实是四年后加入的。

1999年,李革受邀回国考察。他发现,当时国内的医药研发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此时,他已经在美国有了一次成功的创业经验,他敏锐察觉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会逐步将新药研发提上日程。

从中看到机会后,李革决定回国创业。2000年年底,李革和刘晓钟、林涛、张朝晖一起建立了药明康德,并在上海建立了*家研发实验室。最初,药明康德也想走制药路径,但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却逐步意识到国内当时新药研发的条件和环境还不成熟。

一个故事是,实验室建设时,需要专业通风橱,但国内却找不到生产厂家,最后还得自己设计、组装。

直到一次偶然机会,李革为公司找到了新的业务模式——承接国际制药巨头新药研发业务,即新药研发外包(CRO)模式。这一模式并非李革原创,但他却是将这种模式引入中国的*人。

此时的赵宁,还在埋头干科研。在联合创建药明康德前,她先后曾在美国多家知名药企任职:1995年至1996年,在惠氏任科学家;之后三年,在Pharmacopeia Inc.任高级科学家及科研主管;1999年至2004年的五年间,在施贵宝任高级科学家及部门负责人。

直到药明康德渐渐步入正轨,2004年,赵宁回国。据官网信息显示,赵宁曾先后担任药明康德分析测试业务部副总裁、运营高级副总裁。2011年前后,赵宁接受新的挑战,逐步接手药明康德的全球人力资源工作。

对于药明康德而言,赵宁在公司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技术层面,她创建了国际一流质量标准的一体化分析平台,奠定了药明康德CRDMO和CTDMO赋能模式的测试能力基石。

在企业人才管理方面,赵宁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她曾说,业界将药明康德比作“黄埔军校”,是对工作的肯定;人才培养,简而言之,就是发现人,训练人,给他们机会成长。

在药明康德官微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她的带领下,公司大力推进人才战略。短短6年间,药明康德集团从5000名员工迅速扩展为超过16000名员工的全球性企业。”

人力资源正是药明康德的重要基石。

在最初考察业务时,李革认为中国开展医药研发具备先天优势,人力资源就是其中之一。在美国,药品每提早一年上市销售,整个美国医药行业相当于多获利5000亿美元。“但新药开发的成功率却只有0.1%,比太空技术的成功率还低。”

而导致如此低的开发成功率,关键便是人力资源的限制:新药开发需要合成大量新的化合物,但美国医药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药明康德的价值在于:“以药明康德的人力资源规模,把真正能做成药的化合物都做出来,实现了很多海外大型医药企业无法实现的能力。”

也正是承接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的商业模式确立,并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之后,药明康德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赵宁个人,被收录在多个商界女性榜单之中。2023年,在福布斯中国杰出商界女性100排名中,她位列第3位。

02、医药界的“阿里巴巴”

随着药明康德的创立,本土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也逐渐成型——李革夫妇开启了一个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产业的时代。

作为行业引领者,2007年,药明康德成功登陆纽交所;如今,“药明系”已发展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医药集团之一。今年,李革、赵宁以525亿元财富位列“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14位。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药明康德也已从最初单纯的医药研发外包,发展为全方位医药研发服务技术平台公司。外界更愿意理解为,药明康德要当医药界的“阿里巴巴”。

尽管时移世易,李革有几项常常谈及的观点:

做平台不做药厂,这点没有太多的犹豫,尽管这个问题曾“被合作伙伴、员工、投资人问过几百次了”;

赋能,成为一个具备强大赋能效力的平台,他脑海中有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人,一张信用卡,一个想法,一张纸,一杆笔,新药开发到生产的全部过程就可以完成;

愿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

但这一路走来的过程中,他也曾面临诸多质疑。

比如,2015年,药明康德以33亿美元估值完成私有化。从美股退市后,李革又带领药明康德回归中国资本市场,公司先后分拆成合全药业、药明生物、药明康德三家公司主体国内登陆资本市场。一拆为三后,“药明系”开启了“狂奔”模式,让创始人李革、赵宁夫妇的财富暴增。

近期围绕公司的重点话题则是:业绩增幅的降速,以及2021年以来股东持续的减持套现。

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也让李革、赵宁夫妇被受质疑。2018年,李革还会偶尔出来接受采访,回应“清者自清”。之后,夫妻俩又恢复了低调、沉默的姿态。

5月17日,药明康德在公告中表示,赵宁逝世后,公司现任董事人数由13人减少至12人,未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董事会*人数,但少于公司章程规定的人数。公司董事会将尽快进行董事补选工作。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赵宁对未来曾有着与李革同频的展望,“任何人和任何公司,无论规模大小,都能在我们的平台上实现他们的研发梦想;任何一家医院和医生,无论来自世界哪个角落,也都能通过这个平台为病人作更好的诊断,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遗憾的是,她已经无法亲自陪着走到终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家杂志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