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北上广深新流行:i人聚会

简单的16型人格划分并不足以归纳所有人的性格,被认为充斥着刻板印象的mbti,确实不是社交里的唯一真理,但它却揭示了性格没有对错,只是思考、社交方式不同而已。
2023-06-28 07:40 · 微信公众号:DT青年理想城 文 字:坚 果 编 辑:郑晓慧

年轻人最新的问好方式已经变成了:“你是i人还是e人?”

从2021年开始流行的mbti测试,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在mbti里,i和e表示“内倾”和“外倾”,分别代表倾向于通过独处还是社交来获得能量。

对外的体现是,i像“社恐”,e更像“社牛”。

今年4月,博主累渠用视频记录了自己举办的“i人KTV”的经过:“报名36人、实到9人”、被镜头对准就会倒吸凉气、进门宛如拘谨的新员工问好、把《恋爱ING》唱成失恋慢歌、现场太沉默只能“为i做e”......

评论区里,有人“恨不得冲进去把氛围搞热”,有人说“世另我”,还有人打赌,“我敢说这场聚会结束,也没人去点果盘和饮料”。

视频爆火之后,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流行起不同规模的i人和e人聚会,甚至有人玩起i人杀、e人杀(指在一群人里找出i装e/e装i的游戏)。

mbti,逐渐从一个线上社交平台的标签,成为了线下见面聚会的纽带。

i人聚会,像公司团建

参加聚会的i人逃不过三部曲。

参加前每日三省“我为什么要报名”,在鸽与不鸽之间反复横跳。参加时默默观察,说一句话打10遍腹稿。参加后复盘一周,线上活跃到仿佛已经i转e。

在北京工作的粽子(化名)连续举办了几次i人聚会,经历了“《最炫民族风》坐着唱”“社交距离保持2米”“饭局无人站立夹菜”等等,而后开始熟悉大家的特点:“都是倾向于先观察,再表达”。

粽子建群后,直到下午四点才有人*个说话

今年五一节前,粽子在后海举办了i人群里的首次轰趴,和往常一样,i人们稀稀拉拉抵达而不是结伴同行,在各自安全的角落活动而不是聚在一起。

参与者之一早早(化名)回忆当天的活动:“老板可能没看过玩得那么散的局,建议我们玩狼人杀,但i人们都拒绝了,根本杀不起来啊!”

早早参加轰趴的小红书

到了午餐的披萨环节,这种尴尬的气氛也达到了顶点。粽子说:“没人说话,你能想象吗?我们一群人在后海的阳台,沉默地吃披萨”。接着,所有人像公司团建一样,拘谨地拍摄了合照。

和轰趴时的安静不同,轰趴结束后,大家在群里却活跃起来,开始积极地复盘与分享自己一天观察的成果,很多人甚至成了后续i人活动的常驻人员。

每次活动结束后,大家都会共同编辑这份“i人编年史“

粽子说:“大部分的i人只是慢热的观察者,i值的高低,不妨碍他们的真诚与有趣”。

这个北京i人组织已经从一个十几个人的群聊裂变出了70多个不同兴趣爱好的小群,几乎包揽了时下年轻人最潮流的生活方式:骑行、健身、市集、livehouse、Kpop、塔罗......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随时加入或组局。

粽子举办的520摆摊活动

一个有归属感的集体让他们做到了需要结伴才能完成的事情。对*次参加i人KTV的Chocohe(化名)和小石(化名)来说,报名的动力之一是:“想知道纯k(连锁KTV)的饭到底有多好吃”。毕竟,i人会主动参加KTV的机会少之又少。

粽子*次举办i人KTV时准备的小卡

i人聚会,找到“世另我”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i人会被社交应激到什么程度,他们表面阳光开朗,内心却经常在大喊救命。

在平时,i人社交一分钟,充电两小时。但在i人聚会上,这种社交带来的疲惫感减少了。

00后的paw(化名)是博主@累渠 爆火的i人聚会视频里,年纪最小的“忙内”,那也是他*次尝试参加陌生人的聚会。

他发现在i人聚会没有普通聚会那么多尴尬:“普通聚会时的尴尬是其他人施加给我的,但这次聚会大家都心知肚明对方是i人,所以不会有交流的压力”。

聚会结束后,他*的想法是:“世界上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而且我们完完全全可以成为朋友”。

广州的95后女孩谷子(化名)也有同样的感受。她在证券公司上班,通常来说,乐于沟通、更加外放的性格会在公司显得更加可靠与受欢迎。

谷子说:“所以i人是相对不被理解的。大家不明白,为什么让你主动沟通会让你难受?”因此她也不得不常常在工作中戴上社交面具,假装在社交里游刃有余。

但i人聚会让她觉得自己被肯定了,“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人,而那么多和自己一样的人,都在好好生活”。没有盘问式的社交,i人聚会的社交是在舒适圈内的,她可以丢掉社交负担做自己。

即便是被称为“i人地狱”的KTV,他们也能玩出一套自己的画风。没人起哄你该唱什么歌,只会小声告诉你“这里可以点歌”;没人随意切歌插队,只会在每首歌结束之后认真鼓掌,所有人都正襟危坐,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参加声乐期末考。

同为i人,大家更能照顾到彼此的“社恐”与表达方式。paw在i人聚会点《广岛之恋》时,有人主动提出和他一起唱,缓解了他的紧张。粽子举办的聚会从来不强制自我介绍,而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适应环境。

i人的温柔润物无声,他们理解沉默,也允许尴尬。

在社会的主流评价体系里,热衷于社交与沟通是加分项,这让很多i人躲在假装热情的面具之后,甚至产生自我怀疑。但i人聚会让他们发现了更多“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还是会尴尬,但是没关系。

年轻人爱上“赛博算命”

身在广州的谷子本身是湖南人,随着上学、工作一次次更换城市,亲近的朋友不在身边,交际圈局限于同事。

参加完i人聚会以后,她意外发现大家的兴趣很相似,也由此交到了新朋友。

“这种感觉挺奇妙的,不同职业却有着相似爱好的人聚在一起,掏出各自的mbti,发现彼此是‘邻居’”。对很多在大城市996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为数不多认识新朋友、且成功率较高的途径。

相比于e人,i人在网络上更加活跃。在豆瓣不同分类的mbti小组里,i开头的小组组员人数几乎是e开头小组组员人数的10倍。谷子的解释是“i人更需要寻找认同和自我探索”。

这种活跃,也终于从线上的群聚,转到了线下的见面。粽子在描述线下聚会时形容“这是一种和线上社交截然不同的感受”,因为只有在线下,才会觉得对方是个真实的、鲜活的、立体的人。

线上交友只是两个头像的互相试探,线下见面才是真正迈出“成为朋友”的*步。

除了i人和e人,mbti也衍生出了更多分类的玩梗。计划狂j人,拖延症p人,逻辑怪t人,爱发疯f人......有人把它成为继星座、塔罗、周易之后的新“赛博算命”。

最开始,mbti主要用途是一种职业测试,它将人的性格按照交际特点、判断方式、认知行为以及生活态度四个维度划分为:外向(e) /内向(i)、实感 (s )/直觉 (n)、思维 (t)/情感(f)、决断(j)/感知(p),每个维度排列组合产生了16种人格类型。

但随着mbti的流行,它逐渐产生了群体认同,并成为一张社交名片。在小红书,许多博主在简介里都会选择加入自己的mbti。

万物皆可mbti,有人在工作中印证“ENTJ果然是卷王”,有人在恋爱中进行实践“男友终于理解了我的敏感来自INFP,天生就是流泪猫猫头”。还有人练习换个角度看mbti:“按照喜欢的类型测试,原来我的理想型是ENFP”。

不同人格的群聚,也让人惊讶于有那么多的人“和自己不一样”。而在不同的阶段,人们也会随着自己的改变,测出不同的mbti。在粽子的群里,就有不少人因为越来越多的活动“变e了”。

粽子和群友夜骑长安街

简单的16型人格划分并不足以归纳所有人的性格,被认为充斥着刻板印象的mbti,确实不是社交里的*真理,但它却揭示了性格没有对错,只是思考、社交方式不同而已。

与其把所有问题都归于mbti的不同,我们或许应该学会一点:尊重别人,放过自己。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DT青年理想城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