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创新药最「贵」人才泡沫破灭启示录

反倒是之前因为Biotech的发展迅猛,抢不到人的医药集团,成了稳定的用人单位,而他们的成体系的薪酬,让习惯了被高薪挖来挖去的人才,感到失落。
2023-07-08 07:12 · 微信公众号:深蓝观 韦晓宁

巨大的落差感,持续快一年了。

过去几年,在Biotech做临床监察员(CRA)总监的周林(化名),已经有近一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了。而不过在短短几年前,每一次跳槽都能带来年薪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增长,而此时,过去的收入跃升方式反倒成了他找工作的阻碍——“用人单位质疑,我跳槽太频繁。”周林感叹,而拒绝他的Biotech,提供给他的薪酬,比他最后一份工作还要低。

像周林一样的临床医学职位的人才,成了如今生物制药领域找工作落差*的一批人。他们曾经受益于创新药融资发展的泡沫,如今在泡沫退潮时,重重的摔到了地上。

对于这类人才如今的境遇,感受最深的是猎头这个群体。

“有个临床医学领域的人今天告诉我想看机会,今晚简历推出去,晚上就会Biotech的年薪百万级别总监机会给到,然后立马安排明天的面试。明天上午面试,下午就可以给offer办入职,可以达到这种状况。”一个亲历者说。

2015年后,在毕井泉开启的药监政策改革的大潮后,中国创新药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每年超过200个IND受理、多于30家Biotech上市、10数款新药获批。政策红利与资本市场配合,中国创新药行业在几十年近乎没世无闻后,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耀眼光景。

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平台的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3247项临床试验进行公示,其中国际多中心试验占309项,同比增长51.5%。宏观发展信息、研报上的惊人数字,落到现实中,变成猎头接不过来的电话、纷至沓来的需求。

对Biotech来说大招管理人才还有些为时甚早,最重要的是临床方面的需求,管线先开动起来、饼画起来,“当时18A的要求就是有临床管线就能上市,没有研发都没关系。”“Biotech在扩张的时候,不会管那些东西的,只要把人招进来就行。因为如果这个人没到位,管线就得晚一个月上临床、融资晚一个月拿到钱、公司晚一个月上市。所以钱真的随便给,高个10万少个10万差别不大。”

从药物警戒员(PV)、临床监察员(CRA) 到首席医学官(CMO),从专员、经理、总监到首席,临床医学扶摇直上,在创新药发展的热潮里成为医药行业招聘市场中*的板块。具体体现为机会多、门槛低、条件上薪资和职级双高,“一个CRA的人可以同时拿十几个offer”,等级最高的CMO年薪可达千万级别。

如今,一切回归到常态。反倒是之前因为Biotech的发展迅猛,抢不到人的医药集团,成了稳定的用人单位,而他们的成体系的薪酬,让习惯了被高薪挖来挖去的人才,感到失落。

01

医药猎头的美好旧时光

Biotech的用人盛况,直接体现在猎头行业的热火朝天。

“疯狂做、抢着做”,“顾问每天下班都很晚,不想休息,慢一秒你的人就被别人推了。快一点,这边拿到offer了就马上打电话、推过去,就有机会。”一个猎头一个月成交100单是常事,年收入100万“轻轻松松”。

许多公司不止会找一家猎头公司,多的会找十家左右,“不挑,要求能找到人就行。但后来发现如果我们一两天内没有找到他想要的人,我们就会在同行里被淘汰。”在需求方和同行的激烈竞争之下,猎头们也常常会做无用功,“即便签了offer,最后一刻,都不能保证那个人一定会去那个公司上班。”

批量雇猎头还不够,历来自恃自矜的Biotech科学家创始人们开始调整定位、躬身挖人。在攻城略地的滚烫气氛中,细究候选人此前履历、考虑人才性价比,变成一件奢侈的事。而当行业冷静下来,有些花费大力气挖来的人,在许多同行看来水平远远不够,甚至可被归到“牛鬼蛇神”行列。

“摇身一变,助理挖来变经理,背景也不论,学护理的也来做临床。”“当时整个行业临床岗我认为百分之七八十是不合格的。我们开临床会议,大家汇报项目的时候,能做到逻辑清晰,当时都能算是人才。”一位创新药公司管理者感慨。一家Biotech曾找来营养学出身的人做CMO,至今仍是行业笑谈。

创新药行业挥金如土的年代,招临床是为了融钱,而融来的钱,也需要通过招聘更多人头来花出去。拿钱仓促拉来的人,被架高的行业,最终也会反映到具体管线和药物的创新质量上:first in class变me too、me better变me worse,行业存在大量冗余产能,许多被高薪聘来的人并不在他们该在的位置上。

而当行业进入冷静期,甚至逐渐坠入寒冬,这批人也成为了首先被行业放弃的人。

随着港股18A、科创板第五套收紧了上市要求,创新性、自研能力被关键词标出,“有临床管线就能上市”的宽松时代宣告结束。创新药退出通道变窄,同质化的管线无法助力上市,而后期能否推出市场、推出市场后如何面对医保谈判压力和同行竞争,疑问颇多。

于是昔日助力Biotech在资本市场展翅高飞的临床管线成了负累的鸡肋,机遇点变为高成本点。融资寒冬下,砍管线成为主流做法。临床早期管线、赛道太拥挤的管线、新冠相关管线、用以联合治疗的管线、上市希望渺茫的管线……通通砍掉。与之伴随的就是临床研究人才裁员潮。

先是猎头发现单子变少了,“下游的CXO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头部的今年也都不招聘。”以前一个月七八十个临床岗位的单子,现在只剩十个左右,“而且感觉都不是真心想招人,要求有时高得过分,以前硕士学历就行,现在要求博士学历、在医院里当过医生、做过项目、做过的项目还要对口。”

资本寒冬下,许多Biotech断臂求生。

果断一些,砍掉一些烧钱的临床团队以求公司维系生存,成了业内被鼓励使用的方法论。医学总监也可以“省着点用”,以前一个总监只负责一条管线,现在可以“多管几条”。BD代替CMO们成为*的职位,能卖则卖,回Biotech早研角色、少做临床,越来越成为行业共识。

02

“花”掉的简历,回不去的本行

仿佛蒙蔽感官的魔咒散去,甲方们不再满心渴求地求之不得、来者不拒,而重新将候选人放在天平上量称。求职的大忌终于首先被慎重考虑:跳槽太多的,不要。履历太“花”的直接被pass。

而过去几年,这恰好已成为医药临床人们的“痛点”:首先是机会太多,跳槽一次动辄50%甚至更多的加薪条件,不断诱惑着风口上的临床人,更何况大部分Biotech的管线差异化并不明显;而跳入后,当Biotech的团队和项目质量不尽人意、和pharma的工作环境区别较大,许多人又不断跳出。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招聘方并不介意一份太“花”的简历。

一年两跳、两年三跳的简历人手一份,并不妨碍他们作为临床人才继续成为Biotech们眼中的香饽饽。“跳槽没有成本,根本不考虑自己的master value(基准值)。”

也许是一种求生本能:人对外部环境的判断趋于敏感,对自身的判断却会趋于稳定,以建立应对变化的信心。去年开始,当行业招聘的风向早已随寒风转去,求职者的心态却仍停留在暖意洋洋的春日里。

一开始还像以前一样,要求一定要什么职位、涨薪50%以上。两三个月后见势不好,30%的涨薪也可以。然后条件谈得越来越差,平薪不行,稍微降点也没关系,有一百万降到五六十万的。homebase不可以没关系,尽量结束‘home里蹲’的状态就可以了。”有猎头介绍,这是现阶段临床人找工作的典型过程。大量临床人才因为无法接受待遇落差,目前处于待业状态。

行情不好的时候,人才回流MNC成为显著现象。一些曾出走Biotech的人又回来了,前提是,出走行业半轮周期后,归来简历还能看得过去。但至少眼下,MNC是不必再如两年前般担心人才流失、薪酬水平失去竞争力。

医疗本应是讲求长期主义的行业。除非是发生新冠这种全球大规模公卫事件,否则,药物研发、临床试验,长达十年甚至更久的固有进程,难以因为资本和热情的突然涌入,就缩短到某个程度。

而当泡沫“噗”地一声破灭、行业终于清醒过来,属于人才的长期价值也开始重新被强调:所有临床医学岗位的人都应该能完整跟下一个项目,一般职级可以只跟一期,两三年到五年;医学总监或CMO则应该完整跟完三期、直到上市后,用时至少八年。

而无论是哪个职级,半年、一年一跳,都是*无法达到以上,本应作为基线的要求。“如果没有一段工作超过三年,再怎么吹?都没用。”“临床的还好一点,如果是研发的,两三年,连团队都还没融入进去,谈什么业绩呢?”

03

“卖保险”“做顾问”成了终局?

行业是有周期性的。

压缩研发、转让管线、出售工厂……行业调转策略的同时,伴随的就是裁员。据行业媒体Fierce Biotech,今年上半年共有91家生物技术公司裁员,其中不乏CEO、COO、CMO等岗位。而在去年,氨基观察统计,约有三分之一的18A企业员工数量减少,部分公司员工减少的比例超过50%。

大家兴高采烈热闹了一回,而后宏观环境发生变化,政策也作出高要求,引导泡沫出清、留下实心的好东西。资本的热情散去,一切在阵痛中摸索着正常值。

但相比抽象的“行业”,对于许多具体的“人”来说,一切都回不去了。

经受不住金钱味道的浮躁之气的诱惑,频繁跳槽,简历已经“花”掉,想回头重来再难、洗心革面无机会。临床医学人才作为当时几乎是被捧得最高的一批人,如今下场却也最惨痛。

最终熬不住选择转行的人里,相当一部分选择了保险行业,其中不乏医学总监级别。“只要肯出力就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不太看过往履历。”临床医学未能成为例外:当各行各业都在下行时,保险业成为了那个兜底的选择。

而周林,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开始选择独立顾问的道路。他在不同公司中参与多个项目阶段的经历,反倒成了做顾问的优势条件。而一些开始过紧日子的Biotech,也不再招人,转而选择在某个项目上聘请独立顾问。Biotech和周林,以这种方式再相遇,成为行业缩水后,另一种提高效率的合作方式。

但至少在这个周期内,行业已滑过谷底,进入艰难的攀爬阶段。凄风苦雨后融资市场回暖,企业也学会了扔掉负累的杠杆、撑伞加衣,收缩的同时储备更多现金;政策在引导“去泡沫”的同时也致力于“加燃油”,4月份CDE发布《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7月,复宏汉霖公布财报,成为首家港股18A里实现盈利的Biotech。生物医药,仍应是、也将会是被看多的行业。

“行业市场泡沫的时候,更需要修炼自己的不可替代性。顺应市场风口吃一波红利、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市场下行的时候,是会出现囧境的。”猎头Una直言,“不过,优质的人选,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样有市场。”

正如现在,即便是临床医学,人才招聘的需求其实也从未停止过。只是管线换了一批更有市场、差异性更大的;招聘要求也变得更高,更能引导候选人们在求职时,也顺应医药行业的“长期主义气质”,往踏实提升、沉炼付出的方向去。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深蓝观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