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菜鸟IPO前的海外之战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负责阿里海外业务的蒋凡,此次也重回合伙人团队,并担任菜鸟董事,这意味着未来菜鸟与海外电商业务或将进一步联动。
2023-07-27 17:15 · 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 林心林

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第十个年头,菜鸟集团(以下简称“菜鸟”)CEO万霖终于进入阿里合伙人的团队。

尽管是入职阿里时间最短的合伙人,但无论是外界还是内部员工,对万霖成为合伙人似乎并不意外。毕竟,自今年3月份阿里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以来,刚满十岁的菜鸟就不断被推到台前,承担起在未来12-18个月内完成上市的指标。

“万霖成为合伙人,既是阿里对万霖本人的肯定,也是对他带领的菜鸟这几年扎实做物流能力建设,在全球化、数智化和物流运营方面大幅提升给出的肯定。”一位与菜鸟有紧密业务往来的阿里内部人士对时代财经说。

阿里2023财年(2022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财报显示,期内菜鸟录得年度营收556.81亿元,同比增加21%,营收规模仅次于淘宝天猫和云业务。而其中超过50%的营收来自国际业务,阿里在财报中亦指出,2023财年菜鸟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来自于国际物流履约解决方案服务收入增加。

事实上,自分拆独立,并将IPO提上日程表以来,国际业务也是菜鸟押宝的重点。与此同时,随着阿里海外电商业务被提升至集团战略层面,菜鸟也在海外加速织网。

今年5月,菜鸟宣布在一个月内新开设5座跨境仓库;6月,菜鸟在北美建设对货站、海外仓和分拨中心;在西班牙推出本地快递自营业务,在20多个城市提供“隔日达”配送服务。7月,菜鸟与山东港口航运集团开通“中韩日日达”电商海运快线;在香港首推“次日达,晚到必赔”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负责阿里海外业务的蒋凡,此次也重回合伙人团队,并担任菜鸟董事,这意味着未来菜鸟与海外电商业务或将进一步联动。

1、服务淘宝电商而生,捆绑阿里海外电商出海

2013年,为服务淘宝电商,菜鸟诞生。彼时,菜鸟内部就已经设立了专做阿里国际小包的物流部门“AE物流部”;在物流部门的支撑下,次年,阿里首次启动“双十一全球化”。可以说,自一开始,菜鸟国际业务的成立便是服务于阿里国际零售业务。

2019财年(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阿里国际零售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四成至195.58亿元,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和全球零售平台全球速卖通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合计超过1.2亿。这一年,也是菜鸟国际业务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菜鸟正式启动“国际物流大通道”,探索建设全球自建国际快递网络。

疫情“黑天鹅”的到来,以及阿里组织、方向的转变,则加速了近两年菜鸟出海的步伐。

2021年底,海外业务正式被阿里提升至集团战略层面。同时,时任淘宝天猫总裁的蒋凡被调去负责阿里海外数字商业板块。

据悉,阿里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由四部分业务组成,包括向海外批发商品的国际站、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重点布局东南亚的电商平台Lazada、欧洲电商平台Miraiva,这些均是菜鸟的重要服务平台,其中速卖通更是菜鸟在海外的*客户。

对电商平台而言,建立更快的物流与供应链系统,意味着能抢夺到更多的买卖双方,从而决定市场排位。

在接管阿里海外业务之后,蒋凡就通过改善速卖通、Lazada的物流履约水平,提升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以韩国为例,此前速卖通多被诟病的物流和收货速度慢,2022年上半年,菜鸟启动韩国分拨中心及卡班线路,使跨境包裹整体配送时效预计节省超12小时;双11大促期间,菜鸟联手速卖通启用烟台出口优选仓。

根据阿里2023财年年报,国际商业板块旗下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均实现了总体订单的增长。其中于2022年双11期间,速卖通一度成为韩国当地下载量*的购物软件,超越当地电商平台Coupang。2023财年,速卖通在韩国的订单增长超过30%。

但海外电商平台快速增长的订单,还是给菜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今年6月初,有韩媒报道,韩国海关正在经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爆仓”,原因是中国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单量激增,导致平泽海关清关拥堵,物流延迟长达一个月。

为承接暴增单量,6月中旬,菜鸟联合速卖通为其威海仓、烟台仓共计扩容超3万平米;7月,菜鸟开通“中韩日日达”电商海运快线,平均13小时抵达平泽港,实现中韩国际快递“三日达”。

不止在韩国市场,今年6月,万霖宣布菜鸟将联合速卖通在年内正式推出“全球五日达”国际快递快线产品,从重点国家市场开始,逐步让跨境包裹实现5个工作日送达。而在两年前,菜鸟的宣传口径还是“5美元10日达”。

阿里海外电商业务给予菜鸟订单,而后者亦反哺前者。“相比三通一达、顺丰,菜鸟在海外市场的主要优势就在于承载了阿里跨境出口的货源。”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物流分会副会长徐勇称,货源优势可以进一步带来集约化的经营、运费的降低等。

根据菜鸟公布的数据,目前,菜鸟日均处理跨境包裹量超450万件,仅次于DHL、UPS和FedEx三大国际巨头。从跨境包裹量维度,菜鸟跑赢了国内其他快递企业们,成为全球新四大跨境物流之一。

如今,菜鸟集团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也成为阿里增速最快的两大业务集团。而作为两个集团各自的掌舵人,万霖和蒋凡也在今年进入阿里合伙人团队。在最新的组织架构中,蒋凡同时还担任了菜鸟的董事。

可以预见,菜鸟与阿里海外电商未来或将进一步捆绑。

2、身背IPO任务,菜鸟更需自食其力

然而,在阿里巨变和集团分拆独立的背景下,身背IPO任务的菜鸟,显然需要具备更强的市场化能力。

一定程度而言,菜鸟对阿里海外电商的过度依赖也暴露了其目前发展的局限。据时代财经了解,目前菜鸟的全球化布局主要还是围绕阿里的跨境电商业务。

徐勇对时代财经指出,菜鸟如今在国际市场上的电商件具有巨大优势,但是快件结构不够平衡,商务件市场基本掌握在三大国际巨头手中,“菜鸟出海还需要打响它在全球物流网络中的名声。”

而阿里在海外电商市场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攻擂者”,对同拴在一条绳上的菜鸟来说,这也潜藏着危机。7月24日,有消息称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已经正式上线韩国站点,而7月1日Temu刚刚在日本正式上线,首次进军亚洲市场。

除了阿里海外电商受到的冲击,菜鸟自身也面临着来自同行的压力。近几年,国内快递市场逐渐进入存量竞争,快递巨头们的目光也纷纷瞄准了辽阔且高利润的海外市场,它们打法各不相同。

以出海较早的顺丰为例,早在2014年顺丰国际便正式成立,逐步以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作为出海首战。没有电商巨头做背书,顺丰拼的是基建方面的重投入,包括通过航空机队的持续投入、收购嘉里物流等打造物流链条。而顺丰的订单更多来源于医疗、造车零部件等制造业。

但在徐勇看来,相比三大国际巨头,当前国内快递企业出海的国际化程度整体在50%-60%,缺失的环节在于末端物流。"由于海外末端网络覆盖涉及当地法律风险、用工成本高昂等问题,目前国内快递企业在这一环大多都选择代理模式,即和当地的快递公司达成合作,让当地员工负责派送,这是当前国内快递企业出海的痛点。"

这也是菜鸟近两年来着重加强末端物流网络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今年以来,菜鸟正在通过自提柜、自提点、本地自营快递等方式加强目的地末端派送。

万霖也曾提及,"加大海外末端能力的建设,能让菜鸟全链路的跨境物流服务更加有竞争力。"据了解,接下来菜鸟计划以每年1-2个国家的节奏建设海外本地物流网络。

截至2023年3月,菜鸟已在全球布局6大智慧物流枢纽、15座自动分拨中心,服务于进出口外贸的跨境仓库已突破100个,面积超300万平方米,全球物流网络逐渐成形。据万霖此前披露,菜鸟在国内外整体物流资产的规模已经超过800亿元。

不过,重资产的不断投入,也意味着会出现资金、资产沉淀以及回报相对较慢等问题。2023财年,菜鸟经调整EBITA为-3.91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4.65亿元大幅收窄,但离整体盈利仍有差距。据时代财经统计,菜鸟近三年经调整EBITA为亏损26.69亿元。

前有蔡崇信挂帅菜鸟董事长,后有CEO万霖、董事蒋凡进入合伙人名单,菜鸟二次创业的征程中能否打好海外一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