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一周创投回顾 | 融资总规模超62.25亿元;浙江县城冲出一个独角兽;最近,开始流行迷你轮;李泽湘又出手了

从融资案例数量来看,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 领域融资最为活跃,分别为17起、11起、8起。
2023-07-30 17:46 · 投资界

投资界不完全统计,7月23日至7月29日,期内国内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47起,总规模超62.25亿元。


from clipboard


01、先进制造融资数最多

从融资案例数量来看,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最为活跃,分别为17起、11起、8起。


from clipboard


从已披露金额事件的融资规模来看,先进制造领域最高,融资总规模超44.71亿元,其中光伏制造企业正泰新能完成20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朝希资本、长江绿色产业基金、交银投资、国寿股权、越秀投资、中金资本、中信建投资本、华登国际等。而投资界从多渠道确认,正泰新能投后估值已达130亿。坐落在浙江嘉兴海宁,正泰新能是国内最早进入光伏领域的民营企业之一,背后掌舵人是一位60后浙商大佬——南存辉。早年间,南存辉白手起家,从家庭作坊式小工厂做到营收超千亿元的正泰集团。而正泰新能作为正泰集团旗下专注于光伏电池组件的智能制造企业,也只是南存辉旗下独角兽军团的一员。阅读全文

IMG_256

从披露获投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北京,分别为11起、10起、9起。


from clipboard


02、哪些VC/PE最活跃

从机构投资活跃度来看,同创伟业、中金资本、苏高新创投集团在期间创投市场中较为活跃。


from clipboard


中金资本押注的大秦数能于2017年成立,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储能科技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海外储能市场的企业之一。7月26日,大秦数能宣布完成B轮及C轮融资,累计金额数十亿元。B轮融资由优山资本领投,钟鼎资本、狮城资本等机构跟投。C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领投,L Catterton(路威凯腾)、锦秋基金、神骐资本等机构跟投,青蒿资本持续跟投。

优山资本合伙人顾锐表示:“优山资本看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并重点围绕“光储充”场景下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进行投资布局,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储能成为一个高速发展的长期赛道。”

中金资本投资团队表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推动了海外储能市场的快速爆发及国内工商业储能的发展。中金资本团队看好储能作为新能源关键一环发展的确定性和迫切性。”

锦秋基金彭正达表示:“随着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持续提升,海外储能需求更加明确。”

03、本周大额融资事件HIGHLIGHT

Mirxes觅瑞完成5000万美元D轮融资融资

觅瑞完成 D 轮融资,融资总额为 5000 万美元。这笔资金将加速觅瑞在癌症早筛管线的研发,并大力推动公司在亚太主要市场的商业化。Mirxes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觅瑞)是一家领先的 RNA 技术公司,专注于创新血液癌症早筛产品及服务的开发和推广。此次D轮融资得到了新老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复朴资本(浙江安吉经济开发区引导性基金)、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专属投资基金(EDBI,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全资拥有)、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新加坡贸工部下属公共研发机构)分支机构、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以及诺辉创投基金。

IMG_256

润诚达获2.24亿元B2轮融资,洪泰基金、支点投资等出手

润诚达于近日完成2.24亿元B2轮战略融资。此轮融资由老股东洪泰基金追加投资,支点投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萍乡国投、苏高新、浩数资本联合投资。 润诚达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智能汽车充电桩和数字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业务是为建筑、市政、充电站、车厂、电网、家庭等各种场景提供充/储电设备和能源管理平台。

支点投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合伙人余来冬表示:“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能源补给设备,现阶段只有完善充电桩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给新能源汽车带来更大的推广和普及机会。我国充电桩行业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以及企业自身在研发上的不断努力,已经具备了国际领先的竞争能力。支点投资长期坚持在硬科技领域投资,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战略,本次投资是支点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投资的重要一环。也衷心希望本次投资能够助力企业实现“能源生态运营服务商”的战略目标,持续提高软、硬件技术实力,用智能化增强用户使用体验、保障充电安全,不断提升服务运营质量,共同推进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苏州高新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宋才俊表示:“充电桩是保证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增长的关键性基础设施,高压快充、光储充一体化等行业趋势既是下游客户的客观需求,也为充电桩行业打开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IMG_256

嘉为科技获得超2亿元C轮融资,钟鼎资本领投

7月27日,嘉为科技完成超两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钟鼎资本领投、老股东及其他多家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及研发能力建设的投入,完善IT研发、运维、运营全领域的产品矩阵,全面构建数字研运解决方案体系。

嘉为科技是一个综合IT服务平台,为政企类客户提供IT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其业务覆盖IT研发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云管理解决方案、IT建设与运维服务、数字化人才培训服务等。

IMG_256

探维科技获超亿元融资,禾创致远领投

探维科技公告完成由基石创投、禾创致远(苏州元禾旗下基金)领投,国信弘盛、物产中大投资跟投的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至此,探维科技已完成4轮融资,募资总规模达到数亿元。本轮融资完成后,探维科技将进一步加大核心产品的技术研发,面向智驾多元化场景,加速车载激光雷达的量产应用。

探维科技激光雷达创业团队成立于2017年,创始团队主要由来自于清华大学精仪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组成,拥有多年激光测量领域的技术研发经验,早在2008年即开始了激光雷达方向的研发,是国内最顶级的激光雷达团队之一。

基石创投管理合伙人秦少博表示:新能源智能汽车是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最大的系统性产业创新机会之一,2022年激光雷达迎来规模化量产上车。

IMG_256

霍曼科技完成近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深创投、李泽湘、三七互娱等出手

7月24日,智能宠物硬件公司「霍曼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李泽湘、三七互娱等投资者跟投。此次融资将被用于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拓展市场覆盖范围。霍曼科技成立于2015年,截至2022年,霍曼科技的线上销售总额已突破2亿元,并成为天猫、京东、抖音等主要电商平台上的核心宠物品牌。

深创投表示,创业投资不仅仅是对公司的投资,更是对创始人的投资。对于霍曼科技的创始人刘坤来说,他的个人经历是其投资的重要考量因素。刘坤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并曾在东芝、迈瑞医疗等企业工作。他在硬件与医疗领域的丰富从业经历为他在宠物智能硬件市场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霍曼科技在行业中独树一帜。

李泽湘认为,前沿科技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指引,投资企业的基础是投资技术,如果不能形成技术壁垒,投资将没有意义。

IMG_256

联盛新能源完成C轮融资,凯辉基金领投,源码资本增持

7月26日,工商业智慧绿电服务商-联盛新能源集团宣布完成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凯辉基金领投,原股东源码资本追投增持。该轮融资将用于联盛电站开发建设、储能集成系统研发制造和智能运维研发升级。

凯辉基金合伙人赵晶表示:“分布式能源是未来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终端用户的绿色能源服务需求有巨大的挖掘空间。随着国内光伏实现平价上网以及绿色能源成本的进一步下降,结合当前宏观政策和投融资环境,目前是投资布局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下游行业的有利时机。

源码资本投资副总裁雷鑫表示:“工商业分布式能源是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能源结构去中心化的核心手段,其资产特性呈现出强运营、高收益、自平衡等特点。

光伏制造企业「一道新能源」完成Pre-IPO轮融资

7月28日,一道新能源完成Pre-IPO融资,本轮融资由金融街资本、熙诚金睿和普洛斯建发联合领投,国家电投产业基金、中石化恩泽基金、华泰巨化产业投资基金、纽尔利资本、广发信德及多名老股东跟投。本轮融资完成后,一道新能将持续基于现有TOPcon 3.0 Plus技术及DAON 3.0系列产品的规模化量产,进一步布局TOPCon 4.0、TBC、SCPC、TSiX、SFOS等核心电池技术。SFOS电池技术是一道新能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研究中心联合研发的超高效电池技术,其理论最高效率可以超过40%。

本轮领投方金融街资本认为:在全球光伏进入太瓦时代、电池技术进入后硅时代之际,进一步提升光电转换效率最终超过晶硅电池29.4%的理论极限是光伏行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国在光伏技术领域继续引领全球的必要要求。

IMG_256

T3出行获数亿元A+轮融资,洪泰基金出手

T3出行获得由洪泰基金投资的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用户及运力规模、生态产品与服务的孵化以及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平台研发投入。据悉,自2021年完成77亿A轮融资之后,T3出行近期已陆续完成超过10亿元的A+轮融资,并正在推动上市前的Pre-IPO轮融资,未来计划在融资完成后启动IPO并实现港股及A股发行上市。

T3出行成立于2019年4月22日,是由国家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科技部三部委牵头,一汽、东风、长安、腾讯、阿里等五大巨头发起设立的国家级智慧出行平台。

洪泰基金投资人岳凯凯表示:出行市场广阔,后疫情时代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安全合规成为趋势。

IMG_256


最近,开始流行迷你轮

你听说过迷你轮融资么?

眼下,这样小体量的融资形式开始在创业公司流行起来。甚至,连昔日独角兽也弄起了迷你轮融资。

任职于北京某知名双币基金的朋友王淼目睹了一家创业公司的融资遭遇,“一开始信誓旦旦地要搞轮大的,融上几个亿完成B轮融资。”结果一年多过去了,投资机构见了不少,但出手的寥寥无几,最后只能勉强拼凑一下,搞了个Pre-B++迷你轮。

阅读全文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07/518567.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