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顶流”室温超导又惊现反转。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ICQM)和国科大等单位发布的一篇论文表明:
合成出来的与韩国团队论文主成分一致的LK-99材料,不具备超导性。可能只是一种铁磁材料。
此外,X(原Twitter)博主Alex Kaplan、马里兰大学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CMTC)也关注到了这项研究,并且直接将LK-99室温超导判了“死刑”:
游戏结束;是一种电阻性非常高的劣质材料。
如此结论之下,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有同样认为LK-99不具备超导性的声音同时,也有网友对CMTC的言论表示不认可:
作为一个专业组织,你的措辞相当的武断。
他们甚至没有自己复现过……
那么北大等单位的这篇论文,是如何判定LK-99不具备超导性的呢?
01、“可能是一种铁磁材料”
团队首先采用固相烧结法成功合成了多晶类LK-99材料。
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powder X-ray diffraction)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测量结果表明——
合成出来的材料主成分为Pb10−xCux(PO4)6O 和Cu2S,这与韩国团队此前论文中所提到的成分一致。
与此前其它团队的结果类似,在这项研究里的小块片状碎片中,也观察到了半悬浮现象:
然而,团队认为要证明LK-99是室温超导材料,需得验证两个重要特性:迈斯纳效应和零电阻。
电阻测量结果显示,出现了与先前报告一致的半导体行为,表明没有超导性的存在。
磁化率测量结果显示样品中存在软铁磁组分,其特征是一个小的磁滞回线。
在大样品上测量的磁场依赖磁化率曲线,可以看作是铁磁和线性抗磁行为的叠加。
在表现出半悬浮现象的小样品中,铁磁响应在较高磁场下压倒了抗磁响应。团队认为半悬浮现象归因于样品对强外磁场的铁磁响应。
综上所述,团队得出结论:
我们的测量结果没有显示样品中存在迈斯纳效应,也没有显示零电阻,这使我们相信我们的样品不表现出超导性。
无独有偶,此前印度国家物理实验室也有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LK-99不具备超导性。
不仅如此,长期关注室温超导的X博主Andrew Cote也发表了长篇言论,表明他对于LK-99是室温超导材料持怀疑态度,并总结了如下几点:
流传出来的视频:虽然出现了悬浮,但视觉上无法分清是否是完全抗磁性。
缺乏最简单的测量:室温下无法做到零电阻。
模拟是暗示性的:虽然此前有证明理论模拟可行,但我们生活在现实里。
不过对于验证LK-99不是室温超导材料的研究,网友们反其道而行地提出了质疑:
你们的研究同样也需要同行评审。
02、One More Thing
LK-99论文作者之一、美国威廉玛丽大学金贤德教授(김현탁)的也有爆料。
在面对《数字时报》(디지털타임스)采访时,他透露:
虽然中国科研团队在复现室温超导方面处于*状态,但美国一家全球*科技公司在没有公布消息的情况下,正在发力。
在被问及是苹果、微软、谷歌还是亚马逊时,金教授只是回复了一句:
其中之一,不能透露具体的企业名称;这家公司的团队在轮班工作的同时正在进行着实验。
此前韩国LK-99团队已经将论文重新投稿给国际顶刊APL Materials。
也是因为这个理由,团队拒绝了韩国超导低温学会(KSSC)提出交出样本的要求。
不过据金教授此次的说法:
期刊评委们要验证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从科学角度看是否合理。
而且我们都知道,室温超导一旦成真,那么它将对未来世界和人们生活的方式产生本质的影响。
因此,“专利”也成为了此次采访的一个话题。
金教授对此表示:
量子能源研究所虽然在韩国申请了专利,但根据如何设计专利,有可能找到一种脱身的方法(即避免潜在的专利纠纷或法律问题)。
紧接着,金教授继续说到:
专利是一种思想,因此即使没有实验数据也可以提交申请。
据了解,金教授除了将名字列在LK-99论文上之外,既没有把名字列入专利申请人名单,也没有量子能源研究所的股份。他表示:
我只对超导机制感兴趣。只要达到那个目标就可以了。
首尔经济日报也与Q-Center(韩国LK-99论文中两位作者创立的公司)取得了联系,询问了在全球复现LK-99的当下,团队在实验上是否有任何更新。
对此,团队淡化了复现的结果,而仅仅是简单回应:
将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发布有关LK-99超导体的公告。
有网友认为,这个公告将很可能是同行评审后的结果。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冷静吃瓜,静候最终答案的揭晓。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量子位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