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最为看重的节日。
《SocialBeta:2022-2023年节日营销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奢侈品行业营销案例数量最多的营销节点就在七夕。
不过,年轻人过七夕的仪式已经变了,不止鲜花,钻戒,巧克力老三件。
中保协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钻石产品市场规模下滑至820亿元,比2021年减少180亿元。
巧克力市场也正陷入多年停滞,巧克力不再是中国消费者在婚礼、情人节等节日的送礼必选项。
老三件正在被新N件取代——年轻人的想象力有多远,浪漫的脑洞就有多大。
比方说,摘颗星星送给你;
比方说,结婚登报,向全世界大声宣告;
比方说,一同去进行器官捐献,将人间大爱进行到底。
他们改写了浪漫的定义,用奇思妙想点亮彼此的生活,让爱在星辰之间闪耀,让人间的温暖永远绽放。
借着宇宙星云,浪漫不再是某日限定,而是来日方长,是人间大爱。
一
送颗星星给你:专属的浪漫
这是一个让Regina终生难忘的七夕。
她竟然收到了男友Alfie送的星星,甚至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虽然男友经常挂在嘴边“宝贝,我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给你”,但是没想到竟然成真了。
“Alfie说在他眼里,我永远都最特殊,最闪耀的!就如同这星星一般。”Regina很是激动,她和男友是跨国恋,男友希望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异国他乡,还是同床共枕,只要我们抬头,就可以看到同一片星空,同一颗星星。
“我给你买了一颗星星,我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只需抬头,就会看见我和漫天繁星一起陪伴着你。”洋子也收到了男友Jon送的星星。
去年疫情两人在三亚隔离,每天最期待的时刻,就是在露台一起看黑夜降临时散落的漫天星光。
虽然白天常因为物资匮乏、出行受限、居家办公而感到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但每到夜晚抬头看见满天繁星,仿佛所有的烦恼烟消云散。
最近因为工作关系,两人需要分隔两地一段时间。早就习惯Jon无微不至的照顾,突然要分开,洋子总是觉得害怕和心慌。
于是,临行前,Jon送给洋子一个星星礼物。
“如此又心意的礼物真的让我超感动。”洋子坦言, 也许宇宙很大,它有两万亿个星系。但总有人会在浩瀚宇宙里,找到你这颗小小星球,了解你的璀璨与温柔。
柿子和老公从校服到婚纱,转眼已经走过7年。但是小两口依然还有校园恋爱的感觉,每个节日该有的仪式感必不可少。
今年生日,柿子收到了直男老公一份特殊的礼物——用两人名字命名了一颗星。
柿子坦言,收到心意的那一刻,直接给浪漫到原地转圈圈了,值得好好夸一下老公这个直男,“星星坠入凡间,你降临在我身边”。
同样收到星星的还有小熊。
老公King把向她求婚的日子放在了星星名字的注册证书上,并印上了一句To remind us of our love。
小熊的星星名字起的是“King&Bear” 。说到这,小熊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是我王国里的King,我是他世界里的小bear。”
小熊在生活中一直是个理智派,但是她仍然被老公这难得的小浪漫给击中了。在小熊眼里,没有哪段感情是*的,柴米油盐中也总会有磕磕绊绊。但是以后不管我们去哪里,在哪个城市生活,天上的那颗属于我们的星星都会一直守护我们的爱情,记录提醒着我们的故事和相爱的样子。
据了解,如今市面上有不少机构供应购买星星命名权的服务,售价大约在几百块左右。在他们所提供的星星库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一颗星星,并为之起一个*的名字。购买后,将得到一张华丽的证书,并且能够在他们的App上查询到这颗由你亲手命名的星星信息。
目前网络上有星协、OSR、star register等星星命名机构,“贩卖”星星的命名权,赢得了年轻人的争相追捧。
星星足够浪漫,但是这是真的吗?
事实上, 所有能在市场上买到的星星命名权,都不是真的 ,仅仅是一种带有娱乐性的商业行为。
目前,小行星的命名权属于发现者或者发现机构,但无论是发现者还是机构都不能出售小行星命名权。
国际天文联合会特地说明称,该联合会是一个国际性科学组织,*不掺和任何星星名字、星球表面土地名字的商业买卖。中国科学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科学大院”也曾发文称,要花钱买的星星都不是好星星。
也难怪有网友直言道,这就是打着浪漫旗号的智商税。
但是小熊却不这么认为,“生活太疲累了, 我们也应该请一次客送给情怀。为生活奔波的时候一抬头,老娘天上还有一颗星星呢, 没在怕的。”
“千金难买我乐意。”Regina也很是动情,或许花甲之年,我还能骄傲的指着天空颤颤巍巍地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说“看啊,这颗就是Regina,是你爷爷爱了我一辈子的象征啊!”
二
结婚登报:纸短情长的浪漫
“我们正式结为夫妻,愿修百年之好,共赴白头之约,特此敬告亲友,亦作留念。”
近期,结婚登报,这一具有年代感的形式在95后、00后中悄然兴起。年轻人们以这种别开生面的方式,给自己美好而值得纪念的日子添上浓墨重彩,让“纸短情长”在时光的长河中愈发绚烂夺目。
这种复古而浪漫的结婚形式,唤起了人们心中对旧时光的向往和对浪漫的追求。网友直呼:“纸质版的浪漫谁懂啊!”
安心和小惠今年8月6日结婚,提前在北京晚报上刊登结婚启事,留作纪念。在朋友圈发出登报的照片后,引得大家纷纷点赞,“比结婚照的赞都多呢。”
朋友们特地留言,为这份别出心裁的创意点赞:“不需要华丽的场面,不需要热闹的气氛,细节之处显露真情,平凡之中透出爱意。”
28岁的陈晓宇,在领证当天迫不及待地将刊登结婚启事的那一页报纸裱框起来,摆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
“这份报纸将会被珍藏起来,多年后翻看,我们的爱情故事依然会令人心动。”陈晓宇憧憬着未来,登报结婚不仅是捕捉当下浪漫的方式,更是一种公开的承诺和约定,激励年轻人用心经营婚姻,像老一辈一样坚守承诺,共渡美好的岁月。
选择结婚登报,对于小五和邢凯夫妇来说,也有一份对纸媒的独特情感。
邢凯的父亲是一位从事新闻工作的资深记者。“我小时候总是拿父亲每天带回来的报纸看社会新闻和广告副刊,觉得很有趣,所以对纸面上的豆腐块儿尤为亲切。”
“纸媒,曾经风靡一时的传媒*,如今正被新媒体逐渐取而代之。对于这种渐行渐远的感觉,我产生了珍惜之情,它们就像是一群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我们不愿看到它们在时代的长河中黯然消逝。”邢凯深情而又略带感慨地说道。
事实上,结婚登报并不是一项崭新的概念,早在民国时期就流行于社会。然而,那时结婚登报被视作一种富贵之举,只有富裕家庭才有资格享受这样的豪华。
如今,在这个将数字科技融入肌体的Z世代,报纸的魅力反而令年轻人觉得新奇有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将结婚喜讯刊登在报纸上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仪式感。
据了解,如今可以通过支付宝或微信小程序上的第三方服务平台,选择所在城市的报纸,并定制个性化的结婚登报图文,并在线完成支付。只需等待快递的送达,一份独特的结婚纪念便可呈现在眼前。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媒体,让他们为你打造一个专属的结婚登报。
近来,全国各地的日报和晚报纷纷对外宣布,新增了结婚登报的服务,向广大读者介绍了登报渠道和价格等信息。
以南京某报为例,根据结婚启事模板填入信息后,系统显示一个45字的费用需花费800元。湖南某报则根据字数不同,报价在两三百元之间。
然而,不同的报纸标价也各有差异。国家级报纸和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一般价格较高。
8月10日,中国青年报04版刊发《“七夕同喜”结婚启事刊登指南》,宣布面向广大新人推出结婚启事服务:即日起至2023年8月15日,2023年1月1日以来已领取结婚证的新人可以在今年七夕刊登“结婚启事”,每条价格1314元,规格3x5厘米。
“向老婆申请了600块钱登报,这钱花得值,这不比吃吃喝喝有意义嘛。”安心笑着说道。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副教授周如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结婚登报"其实是多元化婚俗表达和创新形式的结晶,同时也传递着一种庄重的声明。
不同于其他传媒方式,一旦报纸印刷出来,便永远无法更改或删除。这种特性恰好迎合了年轻情侣们追求"爱情庄重专一"的内心渴望,难怪"结婚登报"会如此火爆。
用最朴素的方式"锁定"最美好的官宣瞬间,这种别具一格的浪漫恰到好处。
正如陈晓宇所说,“对我们来说结婚登报并不在于昭告天下,更多的是给彼此一个承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留下我们的痕迹。”
三
携手器官捐献:人间大爱的浪漫
如果说“执子携手,与子偕老”是一种爱情的浪漫,那么一同携手去进行人体器官捐献,可以说是人间大爱,别样的浪漫。
在521这一天,湖北的李志勇和王袁完成了人生中的两件大事。先是到民政局登记结婚,随后,小两口又来到红十字会双双签订了人体器官捐赠志愿书。在他们眼中,将器官捐献志愿书作为送给自己的新婚礼物,同样也是对爱情的一种见证。
王袁曾经是一名护士,在网上了解到中国的人体器官严重缺乏,不少患者因为等不到器官移植而离世,这让她感到痛心。
两人相识后,王袁无意中向李治勇提过此事,没想到两人不谋而合。他们都觉得,人在去世后把器官捐献出来,是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
不过,这事也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反对。两人也是耐心地说服了父母好长时间。李治勇说:“可能和我90后的思想不一样吧,我们不会有那种老思想,新思想就是给社会做点贡献,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果妮和对象,不光一起做了器官捐献登记,还一起把编码设计了专属纹身纹在身上。
两人的纹身是在脖子下方和手臂上,果妮希望如果自己出了意外,在抢救时医护人员可以*时间看到编码,会认出是器官捐献志愿者,方便*时间通知亲属。
提及捐献的初衷,果妮说,当我们看到一些简单的善举,一些微小的人性闪光点,都会被感动。也在想自己是不是能够再帮到谁,留一些力所能及的温暖,给爱人,给家人,给朋友,或者是给陌生人。
3月14日,是河南商丘90后现役军人李森归队的前一天,也是妻子结束产假回归工作岗位的日子。分别的日子即将来临,夫妻俩选择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填写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李森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有机会去挽救别人的生命,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加入到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让生命在奉献中得以延续。
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概有20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全球平均器官供需比为1∶20-1∶30。其中,中国每年约有1500名青少年、儿童接受器官移植手术重获新生。
目前,公众器官捐献意愿和理念认知呈逐年上升,但器官捐献率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器官捐献登记人数已超过626万。从统计数据来看,“90后”已经成为器官捐献的中坚力量,人数比例超过53%。
一个生命在即将熄灭之时,用自己的余晖照亮了更多在绝望中等待的人们,“从此天各一方血脉相连,让生命突破了生与死的藩篱。”
或许这正是年轻人所理解的属于人间大爱的浪漫吧。
(文中采访对象皆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财经故事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