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大厂喜欢招什么样的人?猎头告诉你

每个成熟的猎头都有上万人的候选人资源池——这是只有一个微信号都维护不过来的数量。而且数量基本只增不减。
2023-08-24 09:26 · 微信公众号:BOSS直聘 作者丨贾嘉 编辑丨白话日报

一个曾在大厂拿300多万年薪的高管,最后接了一个180万的Offer。

促成这次转职的猎头小艾并不认为这是一种降薪屈就,因为所谓的300万年薪里,有一部分属于股票的价值早已大幅缩水,甚至不乏估价清零的情况。“在行业高点时你能拿到的数,不代表现在还能拿。”行业溢价没了,人的溢价当然也没了。

在行业还在快车道上时,小艾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达成了百万顾问的业绩。她操作的候选人里,有通过跳槽从月薪2万涨到6万的案例。

如果在别的场合见到小艾,我不会觉得她是做猎头这一行的。我本来以为会见到一个穿职业套装的典型OL,所以完全没想到这个一身粉裙,双手美甲亮闪闪的女生就是我约的人。可能七年不走弯路的职业生涯,就是能成就这样的春风得意。小艾说,她从高中时起就知道,未来一定会从事人力资源这类工作,因为她喜欢跟人打交道,也能敏锐地发现别人身上的特质。

但在行业进入慢车道的今天,小艾也感受到了压力。需求减少导至业绩压力增大,候选人和工作机会的匹配也更难了。不久前,小艾在推荐机会的时候,曾被一位候选人痛骂说:你们太不专业了,给我介绍的都是些什么工作?

我问小艾:在外部环境艰难的时候,作为猎头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是心理承受力?是职业规划能力?是资源深度?还是行业观察力?

小艾没有丝毫犹豫地说:是信心。其他能力都是外在可培养的,信心不是。

#1 一毕业就遇到风口是什么感觉

7年前,也就是小艾入行的2016年,互联网行业还是一台造富机器。

那一年的春晚,腾讯和阿里打起了红包大战,共享单车创业还是被看好的生意,全民直播、知识付费的热潮迭起。那一年的9月,字节跳动旗下抖音短视频上线。那一年还有一个里程碑般的双十一:天猫交易额超过1207亿元;而腾讯则宣布:将向员工授予每人300股腾讯股票,授予总价值达15亿人民币。

作为一毕业就选择了互联网产品赛道的猎头顾问,小艾也是时代的受益者。她只用了一年时间,到2017年时,就达成了“百万顾问”的成就——个人年度业绩产值超过100万人民币。比起很多同龄人,她的职业生涯提前上了台阶。

百万顾问的业绩数字,换算一下,相当于那一年她帮助了近20个人找到了工作或成功跳槽。这些人里最高的有SVP(高级副总裁级别),*也是“阿里P6”(技术主管)。

那个时候,跳槽,往往意味着薪水double,可能还有升职机会。小艾就经手过通过跳一次槽直接从月薪2万涨到6万的案例。

那真是一个人力资源行业的黄金时代。“大公司发展得好,独角兽公司也不断涌现,因为投资人乐意投钱,天使轮A轮你追我赶的,只要一个新项目拿到风投,就意味着一波人才需求。”哪怕不接大厂需求,光是小型的客户,就能让小艾们成就感满满。

不过,作为互联网领域的猎头,操作大厂Case对于自身的资历是非常加分的。小艾转型大厂猎头的一个契机,是为一家创业公司挖掘到一位出自BAT的商业化人才。对方当时在大厂里的职级并不高,但却是该业务线里同年龄段最早升小组长的人。经过几轮面试之后,小艾的客户也很认可,并给出了升职加薪条件,但是,最终这单生意没成,原因很偶然:对方在大厂内部实现了升职诉求。虽然结果让小艾有点受打击,但另一方面,这也证明她推荐出去的这位候选人确实优秀,她有足够的底气接更多大厂人才的单子。

基本上,从2016年到2021年,小艾都抓住过新变化的机会,也看着很多候选人因为一个选择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有人上一年大厂基层,下一年就是新贵企业VP。

哪怕是疫情的到来,都远非小艾们的至暗时刻。当办公场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在线会议、企业内部沟通类APP、云服务、直播、网课、社区团购……也都带来了新的人才流动可能性。“我们其实不太担心环境是不是有突然的变化,我们更关注市场上有没有新的业务出来,这个事对于我们的影响会更大。”

2022年,大厂争相降本增效的举措,才真正让凉风吹到了人力资源行业。据财新网报道,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当年减员近10%,最高减员人数达到19725人。

有人讲段子说,当年一天可以接到好几通猎头电话,现在一个月都接不到一通——联系他的猎头自己也在找工作。

反过来,猎头这边也有一个对比:原来打20通电话,基本能成功转化一个愿意看机会的候选人,现在转化一个候选人,至少要打40通电话。而且,不仅仅愿意看机会的人少了,到了谈判offer环节,打退堂鼓的人也变多了。

已经带着20多人规模团队的小艾,压力不小。一方面,客户的需求量在变少,但招人时的要求却不变甚至更加苛刻,而且越是要求高的单子,越可能放给猎头来做。另一方面,她现在需要为团队成员负责,要让小伙伴们感受到做事的价值和成就感,能获得进步与成长,这又是一个新课题。

#2 猎头,不是简单的中介

面对每一个候选人时,小艾都会问一个问题:你期望自己三年之后是什么样子?

虽然“猎头”这个词,常常被人简单地看做职业中介。在一些求职平台上,很多求职者也会有一些类似“怎么跟我聊的都是猎头”的抱怨。小艾对此能理解但不认同,在她看来,把猎头简单地看做职业中介是一种很粗糙的思维。

在求职这样的一个信息不对称的过程中,猎头是双方信息对齐的关键角色。

“作为第三方,我们是最能客观看待这个市场的,我们每天拿着大量的数据,面对各种各样的交易,我们知道人才的流动方向是什么样的,我们知道某个公司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我们知道市场怎样的情况是合理的。”

一个猎头的工作流程,首先是面对招聘方,拿到需求,并且了解清楚对方是真实招人,还是只想收一波简历,了解一波市场行情。如果对方是要求实际交付的,那么就要进一步确认意向人员画像是什么样,招聘紧急程度如何,deadline是什么时候。在了解清楚这些信息后,再去和自己候选人的池子做匹配。

每个成熟的猎头都有上万人的候选人资源池——这是只有一个微信号都维护不过来的数量。而且数量基本只增不减。小艾现在还与她在2016年初入行时的一些候选人有联系。

在给候选人推荐机会的时候,小艾会了解清楚对方的职业预期,并根据她所了解的信息给出建议。有人看重薪资涨幅,有人看重职级晋升,有人看重稳定性,有人看重的是管理多大的团队,也有人更看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当然,很多人都是既要,也要,还要。

候选人在跳槽时的参照系,往往是身边某个同事通过跳槽获得了多少涨薪多少股票,觉得自己也能达到。在这种情况下,小艾就必须出来帮助候选人理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

在候选人面前的说服力,是猎头工作能否达成交易的关键一环。很多候选人并不缺乏跟猎头打交道的经验,甚至一个人同时与多位猎头保持联系。他们也会提问:你跟其他猎头区别是什么?你能给我争取到什么特殊优势?有20个猎头给我推荐了这个公司的机会,你跟他们有什么不同?你了解到的信息更多吗?从业经验更丰富吗?你之前交付过的case都是什么?

#3 人才市场的现实规则

不久前,小艾给一个1989年的前大厂员工介绍工作机会。生于1989年,意味着已经接近了传说中的“35岁中年危机”。

这位候选人在2022年离开大厂后,投了80多份简历找工作,拿到了30个面试机会,最后收到2个offer,一个是平薪,一个降薪一半。他选了平薪入职的一家公司,做增长业务,但公司里一分预算也不批给他。他想换工作,通过小艾接触了三个机会,但都没成功,有的面谈后说不合适,还有的直接嫌弃他的年龄。这位候选人心情低落,直接在电话里对小艾发脾气:你根本不专业,给我介绍的都是些什么机会……

小艾能理解这位候选人的心情。在她的公司客户群里,一些老派的、有线上线下结合业务的公司,对于员工年龄接受度会更大一些。但是,当一家公司的产品和目标用户都是偏年轻人的时候,公司当然会希望员工年龄更轻一些,更能get到用户需求点。

现实就是这样。猎头工作并不能创造职位,就像小艾说的,“我们的业务本质上是在存量的市场当中做调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有新的年轻人因为表现突出被注意到,并通过小艾们的运作一步步自我升级;同时,也总会有人因为职级发展没有跟上年龄的步伐,不得出从小艾们所在的市场维度里退出。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的不是年龄,而是视野、经验、能力、技术能不能达到市场对这个年龄人士的普遍期待。

但是,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个人选择。哪怕是能力很强的人,现在都是求稳*。“职级越高,工作年限越高,跳槽的成本就越高,年轻人可以多试错,但成熟人群的决策一定是更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个也是我们这份工作会变得更难做的原因。”

我让小艾总结一下,在她看来,大部分需求方都青睐的人才有什么共同点?

小艾想了想说:能解决业务问题的人,或者说,在某一领域多年,对很多问题自带成熟解决方案的人。“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精细化运营的阶段了,那些今天做C端明天做B端,今天做导购明天做推荐的人,可能在市场上会比较被动,但如果一个人过去10年都专注在一个领域当中做,做出的产品无论业务体量还是市场口碑都拿得出手,还是不太用发愁的。

#4 就业市场需要新浪潮

大约在2020年左右,小艾曾经运作了一位产品总监成功跳槽。但是试用期结束后一个月,这位总监选择了主动离职。他对小艾解释说:公司根本没想清楚中台这件事怎么做,他制定的所有策略都没有办法真正落地执行,最后他的角色成了一名救火队员,这里那里有问题都需要他去解决。他觉得没有坚持下去的必要了。

从2015年阿里提出中台战略,引得大厂纷纷效仿,到2023年上半年阿里中台体系彻底分拆,这段时间里,在中台方向“能解决问题的人才”曾是被市场青睐的种子选手。

回到猎头的角度看,不管是“大建中台”运动这样的架构创新,还是像AIGC浪潮这样的技术创新,都是对就业市场的利好。

2023年上半年,由ChatGPT引爆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给就业市场带来了新变化。很多企业都在增设各种全新岗位,比如AI原画师、AI文本生成工程师、AI音乐创作人等。在8月校招季,有企业甚至为AI应届博士生开出了80万的年薪。

据小艾的观察,现在对AI类人才的抢占,更多的是出于业务布局的考虑。至于具体的业务哪家能跑出来,哪家跑不出来,在这个阶段还看不出来。至少还要半年的观察周期。猎头并不需要精通业务本身,但对业务风向的掌握也很关键。

如果再敏锐一点,至少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候选人高高兴兴地入职了一家新公司,结果没过几个月,因为环境变化或公司战略变化,业务没有了,团队全部裁掉。

虽然很少有人会因为这个怪罪猎头,但小艾还是会觉得难过,遇到这种情况,她会请对方吃饭或者送点礼物表达歉意,并主动给对方再寻找新的机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BOSS直聘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