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长沙凶猛

9月1日,随着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举行,长沙正式吹响向这一新的“全球”头衔进军的号角。众所周知,长沙上一个响亮头衔还是“全球工程机械之都”,如今竞逐“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来势汹汹的长沙,又有几分胜算?
2023-09-05 08:15 · 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淡忠奎

今年6月,在一年一度的岳麓峰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一句“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为长沙创新发展“点题”。短短两个多月后,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在湘江新区举行,被视作垒下“*块砖”。

而在此之前,长沙已正式发布《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和《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以文件形式将“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锁定为长沙的重要发展目标。

当地媒体还透露了一些细节——两份重磅文件起草过程中,起草组曾分四组赴北京、上海、深圳、三亚、成都等地调研,面向企业、湘商、校友、高校院所等发放3500多份调查问卷,组织多场座谈会等,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9月1日,随着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举行,长沙正式吹响向这一新的“全球”头衔进军的号角。众所周知,长沙上一个响亮头衔还是“全球工程机械之都”,如今竞逐“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来势汹汹的长沙,又有几分胜算?

01

开局*步,“首开式”的标志性意义不言而喻。而担任“首开区”重任的,是位于湘江新区核心区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其占地1000亩,总投资超180亿元,2023年首批将建成60万平方米,2025年全部建成。

根据公开信息,这里已集聚湘江实验室、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六大创新平台,引进华为、中科曙光、中国长城、湘江鲲鹏、麒麟信安等龙头企业超100家,还将建成算力规模达1000P的湖南公共算力中心……

这也将成为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底座,亦是构建产业生态的基础。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长沙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13%以上,各类创新平台26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领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五类研发企业(中心)200家以上,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人才总量350万,上市企业1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等。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未来城市实验室主任刘治彦看来,“现在是一个知识为王、创新制胜的时代,各大城市都希望能在未来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所以也都希望能在创新方面占据突出地位。长沙作为湖南省会,拥有国防科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人才优势较为富集,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目标并非凭空而来。”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从全国城市创新发展格局来看,长沙还不属于“*”或“准*”梯队。

从科技创新“国家队”来看,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武汉、成渝和西安是科技创新中心。尤其在中部地区,武汉在科研、人才等领域表现更为突出,“长沙要实现自身城市发展目标,首先就面临这个格局比较固化的问题”。

尽管如此,就像参加首开式的中科院院士郭华东所言,“有规划才能聚人才,有人才才能造科技,有科技才能谋创新”。

从人才密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来看,长沙目前拥有国防科大等58所高校,普通高校在校生76.24万人。同时,长沙还拥有中电四十八所等99家独立科研机构,其中中央常驻机构达16家。

在扶持本地高校的同时,长沙借力省外高校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比如,长沙与北京大学共建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短短一年多时间,研究团队已经发展到157人。

这也是当地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的缩影。就在近日,长沙科技局还在回应网友提问时透露,就是否计划在湘江科学城引进“中国工程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沙学院”等问题,目前正在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洽谈中。

02

参照学界定义,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指以研发创新与服务作为主导功能、以研发服务业为主要产业形态、集聚大量优质研发资源并占据全球价值链重要研发环节的城市。

从这一维度而言,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串联”,也就是打通创新和产业之间的链条,最终为产业发展赋能。这也是长沙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在长沙竞逐“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之前,长沙的另一个响亮头衔,是“全球工程机械之都”。2022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总产值约2000亿元,继续稳居*位。在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中,长沙独占5席,分别是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地位举足轻重。

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正面临危机。城叔曾在《》一文中分析,2022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规模企业总产值较2021年大幅缩水,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营收也相继被徐工机械反超。几乎与此同步,2020年至2022年,长沙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880.21亿元下降至624.28亿元,大幅滑坡。

“从国内来说,大基建时期基本上过去了;新的外部环境下,国际循环又面临一定阻力,大基建以及相关工程机械都难以避免受到影响。”刘治彦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沙工程机械产业要推动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竞争力。比如,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龙头都在推动智能化转型,探索新的产品赛道。

这正是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关键一环。根据规划,长沙要推动产业集群赋能工程,赋能优势产业升级。其中,工程机械领域位列首位,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机械产业和研发中心,争创工程机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补上“相关研发需要加强、高端专业人才紧缺”等短板的同时,长沙还希望吸引更多创新机构、创新项目,进一步打响科技创新名片。

在最近的首开式上,长沙就吸引包括澳优特殊食品全球研发中心、德国碳中和建筑新材料联合实验室、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湖南分院及产业基地、国检集团华中区域总部、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中南基地、国际细胞精准医疗与中医药创新应用保税研发中心、360全国科创研发总部(长沙)、华为云工业创新中心等项目落地。

这些项目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多个长沙优势领域,对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创新能级,无疑具有重要助力。

03

在刘治彦看来,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还是要结合当地产业,把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结合起来,形成特色型发展路径。比如,国防科大在超算领域、中南大学在冶金、材料等领域,包括湖南大学的工科等领域,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而要实现目标,长株潭协同尤为重要。“单独一个长沙可能还是有点弱,空间邻近的长株潭可以形成一体化的产业群,再结合自身科教优势,会很有潜力。”刘治彦认为。

202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长株潭都市圈成为全国第4个国家级都市圈。长株潭三市聚集了长沙市工程机械集群、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集群、长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株洲市中小航空发动机集群四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重点实验室达19个,是湖南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心。

不久前,湖南印发《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750万,城镇化率达到80%。千亿产业集群总数突破15个。

其中,长沙要持续提升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力争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国家级产业集群产值过两千亿元,加快推动先进储能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争创国家级产业集群等;

株洲要推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跃升,力争中小航空发动机国家级产业集群产值过千亿元,积极争取先进硬质材料及工具、先进陶瓷等产业创建国家级产业集群;

湘潭要推动精品钢材及新材料、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产业创建国家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能源装备、海洋装备、军工等特色产业。

可以看出,长株潭在产业发展层面的错位分工已经十分明确。在此基础上,上述行动计划还明确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包括制定实施新一轮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与优势特色产业相匹配的国家创新平台体系,重点推进“四大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按节点完成“四个重大科学装置”建设等。

这也说明,长株潭已经意识到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希望突出自身产业特色,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聚集,进而赋能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各施所长、聚力突破,也将成为城市晋级的*底气。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