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一身班味的年轻人,很难不爱打壁球

独特的场地和游戏机制优势扫清了年轻人对于不运动的所有托辞,在关上壁球房门的那一刻,久坐办公室的年轻人终于有机会毫无顾忌地释放自己,把对面的墙抽得满是球印黑点,再潇洒离去。
2023-09-28 08:00 · 新周刊 牧羊

当你询问一个年轻人为什么不爱运动、有何痛点时,大概率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找不到搭子。

跑步跳绳游泳一人就能完成,但始终缺些乐趣。必须两人以上成行的运动又总是充满不确定性,不是约不到人,就是技术水平不等的几人勉强互相迁就。

借口总是无穷的,但当年轻人看到体检报告上胆固醇的数值逐年增高时,也不得不行动起来,四处寻找那些可以一个人玩也不会太枯燥的运动游戏

壁球,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最高性价比选择。

壁球的打法和网球类似,但场地通常只需要一个长9.75米、宽6.4米半封闭的室内长方形空间,跑满全场也用不了几步;

其他球类运动单是入门就需要长时间不断练习各种步法、握拍、击球姿势,但就算是零基础的壁球学员,也能在2小时内*摸索出自娱自乐的所有能力

人均自称i人的年代,只要花上几十元,就能一个人理直气壮地独享一整个有空调的空间。那些隔壁的球飞过来需要去捡、被询问是否可以拼场的情景,也从来不属于壁球。

独特的场地和游戏机制优势扫清了年轻人对于不运动的所有托辞,在关上壁球房门的那一刻,久坐办公室的年轻人终于有机会毫无顾忌地释放自己,把对面的墙抽得满是球印黑点,再潇洒离去。

最适合社恐人士的运动:壁球

对于普通人来说,往往是在TVB剧集和韩剧里初次接触壁球这个概念。

剧中的企业高管们下班后就直奔壁球馆,换好运动服,挥拍对墙打球,休息时间几个人互相交谈,说不定就达成了什么合作。

而如今,高管们在壁球馆里侃侃而谈的同时,旁边的场地几乎都成为了初入职场的小白领们开始运动的*阵地

从大学毕业回到老家工作之后,Sally能找到一起出门的朋友寥寥无几,同事们不是有了家庭,就是在加班工作。看着对方疲惫的双眼,Sally甚至不好意思发出“一起打球”的邀请。

某次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如何解决自己因久坐形成的“梨形身材”时,Sally意外地发现了壁球这项新玩意。

Hammamy v Sherbini 2023卡塔尔精英赛决赛。(图源/@5#Squash)

壁球的规则和我们理解的“对打”不太相似:在半封闭的房间中,两位球手分别用拍子向面前的墙壁击球,对手需要接住从墙上反弹回来的小球,并重新打到墙上

而在没有对手的时候,墙壁的加入让玩家可以自己控制击球节奏,不必迁就别人的运动最是舒适松弛。

社恐人士最害怕运动时陌生人突如其来的“指导”,但打壁球需要封闭空间,使用场地时必须要关门。只要门一关上,便没有人能judge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

“就算他说了也没关系,反正在玻璃房里,我只能听得见自己的喘气声。”

如今搜索“壁球”,关键词往往是“社恐”二字。(图源/@二姑娘)

有二十余年壁球教学经验的莫教练在壁球馆候场时,也经常遇到独自打球的球友。尽管是在同一场地打球多年的熟面孔,他们还是会躲着人群走,“有的人甚至完全不想和我们有正常的语言交流”。

但莫教练对此十分理解,毕竟自己一开始打壁球时就是看中了它“随时、一人可玩”的特点

“你可以凌晨3点到壁球馆独享7片场地,也可以和五六个朋友轮流进一个场打球。壁球,就是如此‘可i可e’。”

免去社交空余,一个人的壁球虽然能让心情放松,但在偌大的场地中不规律高速跳动的黑色小球,仍能时刻牵动着玩家的神经。几个回合下来,平时再“摆烂”的人都会暴汗不止心跳加速。

壁球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50千米。(图源/公众号@杭州第19届亚运会)

*次单人壁球体验结束后,Sally休息了整整一周,但她还是揉着酸软的大腿肌肉乐呵呵地预约了两周后的壁球体验课,希望试试这项运动的“完整形态”。

可惜,和陌生人的球局,Sally打上几个回合就已经失去了兴趣。虽然大家都是初学者,但接不到对方发来的球、被迫满场跑着捡球时,她还是会尴尬得头皮发麻。

“自己打时还有砸墙的快感,和别人一起打时,我只感觉墙在打我。”

壁球,比高尔夫更适合中产社交

和初学者Sally不同,打壁球22年的Dee认为,壁球更像是一个强社交性的、烧脑的游戏

20年前的高中时期偶然被同学带着接触壁球后,Dee便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这项运动。

每周打球一次的初学者,要花上半周时间舒缓酸痛的肌肉,而对于壁球的狂热粉丝来说,一周两次约球轻轻松松,甚至还有余力参加全国各地的比赛。

如今,Dee和朋友打球的娱乐时间越来越少,社交局却越来越多,球友们也基本变成了外国领事、品牌老板等相对意义上的“中产”和“高管”们。

生意场上,另一热门社交运动是高尔夫,但这种相对静态的、不出汗的运动效果并不那么直接。

讲究体面的高管们不可能一起猛冲直撞打篮球,拿着高尔夫球杆“端着”又始终有距离感,兼顾安全性和对抗性的壁球,似乎就是运动社交的*选择

“虽然他们并不会因此照顾我的生意,但打球的确是拉近关系成本*的方式。”

Sally认为,自己每次挥舞壁球拍时,都像是在用小球给墙面扇上一个耳光,大有一种泄愤的快感。

而对老玩家来说,每一次击球都意味着从步法到球速、轨迹的不断计算和思考,不光不解压,还异常烧脑。

但这并不等于老玩家不能通过“砸墙”获得情绪价值。在打壁球的过程中,Dee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莫过于将球“打爆”的瞬间。

壁球所用的球是一个填充了惰性气体的中空胶皮小球,每当球被击打时,球体内的惰性气体因摩擦受热膨胀,球速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快。

当速度到达表面胶皮的极限,壁球便会在撞击墙面的瞬间爆开,里面的惰性气体“呲呲”地溢出,胶皮在空中划过短暂的抛物线,长出一口气似的滑落在地。

如同收集奖章一样,Dee会将被打爆的球收藏起来:“就像一个在我身边许久的朋友突然离去了,我要好好纪念它的陪伴。”

沉浸式解压体验,年轻人爱惨了

对技术的追求始终只是骨灰级运动玩家的理想,“解压”才是不少运动能被多数人长期坚持下来的最终原因。

与其他运动不同,大部分找教练学习壁球的学员并不是为了磨练技术,而是希望自己学会基础动作之后能自娱自乐、舒缓压力。

毕竟这种球、墙、拍都很难打坏的运动,最适合发泄负面情绪。”莫教练说。

一对多的壁球体验课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入门方式。(图源/受访者供图)

在球场上,莫教练见过从4岁到80岁的学员,但壁球的主力消费群体仍是年轻人。其中,外贸、媒体、会计、建筑、金融、公关、律师等职业的学员占了大多数。

从事这些行业的年轻人经手的工作周期都相对较长,过程中随时可能横生枝节,因此,他们的脑子里一直有一根弦绷着,不敢完全松懈。

而在壁球场上,球路变幻莫测,起步、击球、闪避都需要调动所有注意力。高强度的运动量足以让精神紧张的年轻人短暂地忘记工作的压力,专注于场内360°全方位环绕式击打声的视听享受

从初学时击球的闷响,到学会利用身体力量打球产生的爆破声,再到连续击球有节奏的击打声……每次小球撞击墙面响声的微妙变化,对他们来说都是最动听的解压音乐。

打球打嗨了之后,技巧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图源/牧羊 摄)

更何况,壁球的运动量算得上丰俭由人。对墙猛抽15分钟就足以顶得上久坐办公室一周的消耗,而慢慢和墙面对打,又能刚好到达有氧运动消耗脂肪的临界点。

上班已经很累了,下班之后想要发泄压力,还是选择一个让自己更舒服的方式吧。

Dee从未将壁球视为“贵族运动”,相反,这种不晒、有空调、不受天气影响、入门门槛低的运动,本身就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

毕竟与高尔夫、击剑以及马术等这些大众印象中老牌“中产运动”所需的费用相比,几十元就能打的壁球简直就是白菜价。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打壁球。(图源/受访者供图)

而从业多年的莫教练认为,壁球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小众的*原因是场地限制

一家标准的壁球馆对灯光、地板和空调都有要求,每片场地每次还只能容纳2人,这并不是常见的运动基础配置。

而如今,当看重壁球的社交性和娱乐性的玩家越来越多,老玩家的心里既开心又纠结。有需求就有供给,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壁球场馆会越来越多。

或许正如Sally所说:“在壁球馆真正流行起来之前,能否持续打球或许不是看自己有没有时间,而是有没有手速了。”

每周莫教练都和球友一起组织“新手带玩局”。(图源/受访者供图)

Ending:

1830年前后,英国著名的贵族学校哈罗公学的贵族学生们厌倦了枯燥的住校生活,自娱自乐地发明了一种对墙击球的室内运动,这就是壁球的起源。

发展至今,壁球仍离不开“精英运动”“中产”“小众”等似乎与普通人生活相距甚远的标签。

事实上,“包容”才是壁球的关键词。初学者可以自娱自乐,骨灰级玩家也有激烈的打法,在壁球场上,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舒适区。

最重要的是,把门关上之后,玩家马上就能从感官上沉浸式地进入另一个世界。与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有结果的现实生活相比,壁球的世界是那么守规矩。

在那里,只要认真关注球的走向,并努力将它打到墙上,爽感就一定会不断累积。

也只有在那时,疲于生活的年轻人们才能真正找回属于运动的、不带任何标签的、纯粹的快乐。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周刊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