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含糖饮料进入「红橙绿」时代

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标识方式,食品健康指示标签已经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得以推行。而随着这一标准逐渐引入,是否真的会给中国的食品饮料市场带来影响和改变呢?
2023-10-13 14:25 · 微信公众号:钛媒体 谢璇

无糖饮料近年来成为市场热门话题,并非偶然。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饮料与糖的斗争仍在持续。

10月8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的制作样式及设置规范(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将向社会公开征求对该意见的建议。

据悉,该举措是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国民营养计划(2019-2030年)实施方案》和《健康上海行动 (2019-2030年)》中有关含糖饮料控制的工作要求,提升居民对含糖饮料过多摄入的健康危害意识,指导居民选择健康饮品,培育本市市民健康生活方式。

根据意见稿信息显示,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包括三款,分别为“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标识(红色标识)”、“每日添加糖摄入限量提示标识(橙色标识)”、“饮料选择指导提示标识(绿色标识)”。

其中,红色标识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橙色提醒“每日添加糖摄入少于25克”,绿色标识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以指导消费者理性选择饮品。

该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应用场景将分为线上、线下含糖饮料售卖场所,其中线下含糖饮料售卖场所包括预包装和现制现售含糖饮料场所。这也就意味着,包括奶茶餐厅、奶茶店、咖啡店等场所均需要体现相关标识。

目前,《征求意见稿》正向公众征求意见中,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31日前。

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标识方式,食品健康指示标签已经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得以推行。而随着这一标准逐渐引入,是否真的会给中国的食品饮料市场带来影响和改变呢?

01 糖,肥胖的大敌

糖其实是人类日常摄入的必要营养元素,但是一旦过量摄入,就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2016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称,全球成人肥胖人口已经超过瘦子,而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另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9.6千克和59千克,与2015年发布结果相比分别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6.8%和3.6%。

在逐渐升高的肥胖率背后,更为严重的隐忧则是由于过度摄糖、高能量饮食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的风险。2021年12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正式发布了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至2021年年底,全球20至79岁的成年人当中有 5.37亿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居全球首位。

这背后,糖似乎便成为了病患之源。

作为一种可以给人们带来甜蜜与愉悦的产品,糖最初是以其珍贵且稀少的特性,备受精英阶层的喜爱。而随着技术和贸易的发展,愈发廉价的糖逐渐成为了从英国商人到欧洲下层劳工均可以享用的生活必需品。并最终随着可口可乐的全球风靡,渗透进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过剩的供应,却也敲响了糖走下神坛的序曲。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研究者就已经开始关注到糖摄入与心脏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但在糖业协会等相关机构的不断干预下,美国政府直到2016年2月才在饮食指南中首次建议人们饮食中的添加糖低于总热量摄入的10%。这也影响了美国的营养学认识和公共健康政策。201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约9300万美国人过于肥胖,约3000万美国人患有糖尿病。

另一方面,糖得以广泛地大规模应用,其所具备的成瘾性也“功不可没”。有成瘾行为研究专家甚至将加工糖的成瘾性与毒品相提并论。

由此,糖彻底地走下了神坛。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的定义,含糖饮料指在制作饮料的过程中人工添加糖,且含糖量在5%以上的饮料。并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控制在25g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另一方面,对于糖的担忧,也间接地促进了代糖的快速发展。但出于对致癌风险的担忧,市场对于代糖的安全性始终心怀疑虑。人工合成代糖一直处于从备受追捧到充满争议,直至被放弃,并再次寻找新产品的过程。

人类与糖的纠结,仍将持续。

02 受争议的健康标识

事实上,在上海发布《征求意见稿》之前,早在去年,深圳就已经开始了在健康标识上的尝试。

据深圳卫健委发布的消息,2021年1月1日起,全国首部健康“基本法”—— 《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简称《健康条例》)正式实施,并同步发布了《深圳市酒精饮料碳酸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制作标准和设置规范(试行)的公告》。其中包括8款标识和5款提示符号。

这其中,针对碳酸饮料主要有3种标识——

1、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标识;

2、每日添加糖摄入限量标识;

3、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标识。

深圳甚至还规定,如果商家不设置此类健康提示logo,将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罚款。

而上海的尝试也早在今年8月就启动了。上海嘉定区疾控中心已在全区12个街镇的14家超市开展《含糖饮料警示标识应用与效果评估》工作,在全市159家试点商超及便利店开展含糖饮料调查项目。

在上海嘉定的部分超市内,含糖饮料区被张贴上了“红橙绿”三色标识。据嘉定区疾控中心介绍,这些超市将会在不同时段悬挂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同时会调查各超市周销量清单,此外还将对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上海市民对含糖饮料的危害认识、饮用习惯以及效果评价。

在看到上海的标识政策后,很多人会联想到新加坡的食品分级。这个从2022年12月30日开始实施的政策,将该国预包装饮料根据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量的高低分为A、B、C、D四个级别。

级别被判定为A、B的饮料中,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量相对较低,C、D级别的饮料中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量相对较高。该标准甚至还将非糖替代品也计算其中,因此使用代糖的元气森林获评了B级,而无糖饮料东方树叶则被评为了A级。

但这一评判标准也并非毫无破绽。在该标准下,含有较高乳糖、饱和脂肪的牛奶却被判定为C级甚至D级;而由于20℃时酒精含量超过0.5%(v/v)的饮料、现制手工饮品、特殊用途食品都不参与评级,使得存在致癌风险的酒精类饮品却成为了该标准的漏网之鱼。

也正是由于该标准存在的缺陷,以及对参与评级的产品销售情况所造成的影响,瑞士、意大利等曾经使用过食品分级的国家,都在开始考虑分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非依赖单一评判标准判定食物的优劣。

“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力推行,这个措施是没有生命力的。”据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新加坡之所以可以推广成功,主要是因为其市场规模小,经济水平较高且发展均衡。就如同“吸烟有害健康”一样,虽然有研究显示,类似的政策最初是有效的,但政策最终能够起到的效果,仍然有待验证。

这并非一个*的解决方案,但却是一次在公共营养健康层面的努力探索,更是一次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强力督促和保障。如何从政策、监管、执行到产品生产层面,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降低因糖使用过量而带来的健康危害,并探索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方法和产品策略,是整个市场都需要面对的严峻考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