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佬们向来喜欢为了健康折腾自己,特殊的饮食、严苛的健身训练、禁食计划、甚至是换血都说干就干,而这一次马斯克则是走了一个捷径,靠着有“神药”之称的减肥药Wegovy在一个月内成功瘦身“去油”,他一个月瘦了快20斤的战绩让全网很快开始对这款药物产生了兴趣。
马斯克自曝用了Wegovy
*文中所有药物信息来源于网络,用药请谨遵医嘱。
1、昂贵却抢不到的“减肥神药”
不只马斯克,像是Amy Schumer等多位明星都对外透露自己尝试了这款药物,社交媒体上为这款药背书的也大有人在,在TikTok上关于Wegovy的视频浏览量超过了5.6亿,而关于Ozempic(同成分不同品牌药物)视频的浏览量更是超过了13亿,有不少患者表示多年来试了各种方法花了不少钱减肥却毫无成效,但使用了Ozempic几个月就迅速掉了十几磅。
TikTok上的“减肥秀”
Wegovy和Ozempic都由丹麦制药公司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开发,它们有着相同的成分 - 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 其主要原理就是靠着平衡体内的饥饿激素和延迟消化来抑制食欲,研究表明使用它的患者可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体重减少15%-20%, Ozempic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而Wegovy则是用于长期的体重管理,目前Wegovy已经获得了FDA许可作为减肥药上市。
这些药物的价格并不便宜,Ozempic一个月的用量要价约为936美元,而Wegovy一个月的费用则要花掉1349美元,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保险系统都接受它,所以目前它还算是一款“轻奢减肥药”。
不过高价也没有阻拦视减肥为重任人群的疯狂,在TikTok和明星带火了这款药后,大批减肥人士开始进行疯抢,导致欧美和澳洲等多个市场出现了司美格鲁肽短缺的现象。澳大利亚政府甚至发布声明号召医生优先将此药物开给最需要的糖尿病患者,市面上还出现了不少Ozempic和Wegovy的复合药。即使许多医生警告这些“假药”的副作用更强和减肥效果会更弱,但目前减肥大军已经疯狂到连这些复合药都要被抢购一空了。
这场狂潮中的*赢家非诺和诺德莫属,自从2021年推出Wegovy以来,它的股价已经翻了三倍,今年上半年的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43%的增长。今年8月,诺和诺德对外宣布,研究表明使用Wegovy可以将心脏病和中风几率降低20%,此后股价上涨了17%, 随后,诺和诺德在英国市场推出了Wegovy,股价又一次上涨的同时其市值达到了3400亿欧元,不但比整个丹麦国家的GDP都要高,还一度取代了LVMH成为整个欧洲价值最高的公司。
在Wegovy和Ozempic之外,诺和诺德的主要竞争者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也推出了自家的减肥疗法 - 基于GIP和 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它可以同时与GIP和GLP-1受体结合,刺激胰岛素分泌并延缓胃排空来调节血糖水平。在此前的临床研究中,结合生活方式改变,替尔泊肽仅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帮助参与者实现了约27%的减重效果。
在去年5月,FDA批准这款基于替尔泊肽的药物Mounjaro上市,以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并在10月允许其用于超重人群的长期体重管理。
Mounjaro惊人的减肥效果也带来了出色的销量表现,去年上市后仅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实现了超4亿美元的营收,今年第二季度就完成了超10亿美元的销售额,超华尔街市场预期2亿美元,与*季度相比增长了70%。礼来的股价也随之看到了17%的上涨,有市场分析师预测,Mounjaro或将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药物之一,年销售额将突破 500 亿美元,超过诺和诺德的 Ozempic和Wegovy销量表现。
2、减肥药火了,有人欢喜有人忧
Wegovy等减肥药的火爆不仅为其制药公司带来了收益,还间接让更多减肥赛道的公司也火了起来,比如为用户打造包括饮食、锻炼和用药等定制化体重管理方案的Form Health因为能给用户开GLP-1类的药物处方,在去年减肥神药火起来后,也享受了一波福利,它的获客成本在半年内减少了90%-95%,用户数在过去一年内实现了4-5倍的增长,Form Health在2021年完成由M13领投的229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到6290万美元。
Form Health
订阅式体重管理平台Sequence也能够为用户提供GLP-1类药物的处方,每月收取99美元的订阅费,有数据显示使用此服务的用户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平均瘦身约15%,此外Sequence还与雇主合作为其员工提供减肥药订阅服务。今年3月,体重管理服务平台WeightWatchers宣布1.32亿美元收购Sequence,加入减肥药市场,这也被解读为体重管理行业从注重饮食和锻炼开始向借用药物辅助迈步,收购消息一出WeightWatchers的股价就大涨了79%。
Sequence
减肥药火了,消费者食欲“大减”,对于零食甜食垃圾食品品牌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好事。
此前在通货膨胀下许多消费者品牌就已经看到了销量的减少,更有市场分析快餐、零食和酒饮公司将会因为消费者对“垃圾食品”的欲望降低而看到销量的持续下降,在10月,沃尔玛对外透露消费者整体购买产品的卡路里数大大减少, 多款巧克力零食的制造商雀巢也在10月公布了连续9个月低于预期的收入目标。
为了自救,雀巢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正在研究一款可以搭配Wegovy和Ozempic等减肥药使用的零食产品,因为当人们节食减肥时,身体往往会更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雀巢正在打造的产品将能够弥补这一空缺,帮助消费者在减脂期也能保留肌肉和充分的营养。
和零食品牌一样受减肥药品牌影响而“水逆”的还有一批医疗产品和制药公司,因为GLP-1类药物不但在减肥上很神,主要用来治疗的心脏病、糖尿病和肾病效果也很好。在诺和诺德宣布Ozempic能够延缓糖尿病患者肾病后,肾透析公司DaVita和Fresenius Medical纷纷股价下跌约17%;胰岛素泵制造商Insulet和Tandem Diabetes Care今年的股价分别下跌 40% 和 50%,而血糖监测仪器的*品牌DexCom则下跌 16%;此外因肥胖人群是患睡眠呼吸疾病的主要族群,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机器生产公司ResMed和Inspire Medical Systems也受到了威胁,股价分别下跌了30%和18%;此外还有像是肝病药物开发商Madrigal Pharmaceuticals和多个心脏病相关设备制造商都看到了不同程度的股价下跌。
3、减肥药撬动减肥市场
这几年来,“反身材焦虑”文化崛起,许多市场不再主张以瘦为美,减肥类公司也鲜少再占据头版头条,这一次减肥药的火起到了星星燎原的作用,让消费者和投资者都再次聚焦这一赛道,也让我们再次关注肥胖这一严重的社会性健康问题,更有不少初创公司在这一热潮中被投资者发掘,顺势按下了加速发展键。
使用AI帮助用户管理糖尿病、减重、高血压和多种行为健康疾病的数字健康平台Lark如今已经覆盖200万人,通过智能设备监测用户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在提供减肥药处方的同时更注重用人工智能为用户提供营养、运动和睡眠等多方面的定制化建议,在今年还新增与雇主及多个健康保险合作,Lark至今总融资达到了1.95亿美元,最近一轮是由Deerfield在2021年领投的1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达到了8亿美元。
还有像是通过专注于代谢健康帮助减肥的平台Calibrate提供用户与医生间一对一的指导,虽然也会为用户开减肥药,但更注重在饮食、锻炼、睡眠和情绪等多个方面提供计划和建议,通过全套生活方式指导进行长期体重管理,目前平台上的用户大多为45岁以上的女性,数据显示其会员在Calibrate的帮助下每年能够平均减重14%。Calibrate在过去三年内完成了1.27亿美元融资,Founders Fund和Tiger Global Management在2021年领投的1亿美元B轮让其估值直接达到了3.65亿美元。
来自伦敦的ZOE专注于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营养计划来帮助培养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用户在家就可以完成对血糖、血脂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测试,随后结果会经过AI分析同时与ZOE旗下专有研究数据结合,为用户生成定制化饮食报告,合理避雷会让身体状态变差的食物,用户还能够通过ZOE平台上的课程以及来自斯坦福、哈佛和KCL等多个院校的营养学专家获得长期的膳食建议和支持,ZOE在今年3月刚完成了由Steven Bartlett的Flight Fund领投的250万美元融资,总融资超过了8870万美元。
还有像是来自芬兰的Veri和来自芝加哥的NutriSense都主打通过可穿戴式血糖监测仪帮助用户更好的了解自己在任何时刻的血糖状态,精确分析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用数据支持来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减重目标,并保证更好的睡眠和精力。
据Crunchbase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减重和肥胖管理类公司的融资总额就达到了快4亿美元,包括将用户与营养类医师相联结的数字平台、让用户记录和监测饮食和运动的app、治疗肥胖靶向药的开发商、还有可帮助燃脂和增加精力的智能设备等等
Laste year weight loss startups funding
不过不少投资者也提出了警告,因为减肥药的火爆背后是暴利,加上对资本的追逐,对企业来说最有利可图的做法可能并不是对消费者来说最有帮助的。
投资者也应多考虑提供全面生活方式支持的初创公司,而不是只会将减肥药送到消费者手上的那些公司。
不过更该擦亮眼睛的还是消费者,毕竟这个世界上听起来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往往都不是真的,躺瘦就算不是梦,但它的代价也相当高昂。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硅兔赛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