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三年半,软件一直稳稳占据了全球和美国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的*赛道,占比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反观中国,在AI和SaaS的连连挫败后,To B软件市场几乎少有投资人问津。曦域资本作为一个专门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而设立的投资机构,在To B软件投资领域摸索了七八年,所有近50家投资标的均为软件公司,现在终于可以说,“是时候投资中国软件了”!
一、软件吞噬世界,AI吞噬软件
曦域资本于2015年设立,那时候只觉得ABCD集群技术的爆发将席卷所有产业,时至今日,已无需赘述算法、算力、大数据、云计算的威力,几乎全球每一个国家都在竞赛般的投入,为下一个数字经济时代做准备。
数字经济是什么,就是把物理世界孪生出一个数字世界,这个过程就是数字化,再把数字世界反馈到物理世界,这个过程就是智能化。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闭环之后,我们将建立一个更高效、更精细化、更智能化的社会,乃至进阶更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人类文明。
如果把未来数字经济比做人体,算力就是心脏,血液是数据,血管是通信,皮肤是网络安全,而大脑和神经则是软件和算法,软件和算法将定义一切。
软件是联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软件和AI将成为数字经济中最有力的新型生产工具,软件是所有行业运行know-how的抽象,而AI是基于数据通过软件来实现的更高级智能,是数字世界反控物理世界的开关。
二、数字经济新基建是中国新一代软件成长的最确定性机遇
如果在中国一直对标美国投资云原生、SaaS、大模型,那你可能走在愈加迷茫的路上,因为望眼欲穿等不到大的支付方。技术投入对于商业公司来讲,在某种程度上是奢侈品,需要具备长线的眼光、高知识人才、以及充分的财力和耐心,而且技术迭代太快,先投入也可能成为先烈。
所以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在中国谁是软件技术投入的大甲方?是不是在出大钱?
在过去五年,中国数字经济年复合增速为13.8%。十四五规划提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从20年的8.16万亿将增加到25年14万亿、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从14.7%提升到45%、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将累计投资达3.7万亿。
国家发改委关于新型基础设施的定义为:①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②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③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以上海为例,自2020年实施首轮新基建行动方案以来,上海市新基建共计完成投资2522亿元,并发布了有关2023-2026年“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明确列出100项项目投资,总投资约1200亿元;其中,网络基础设施类21项,算力基础设施类22项,数据基础设施类9项,创新基础设施类20项,终端基础设施类28项。
在每年数万亿增量的确定市场,就算是80%市场机会被大平台公司和体系内三方公司占据,那剩下的20%市场将全凭创业公司的本事。在这巨大的新基建洪流中,我们不得不想到华为和海康威视这类公司的成长史。那些凭本事一点点掌握了行业主要巨头基础设施命脉的技术服务公司,在海量数据运营中不断抽象出行业know-how,继而成为行业隐性标准的软件,如同构成人体的血液和大脑,将越来越具有话语权,强者恒强,其成长空间将会远远超过上一代工作流程代码化的公司。
何况十四五规划只剩下最后两年,数字新基建的任务相当紧迫。
三、信创是中国新一代软件产品成长的*驱动力
随着我国在国际地位提升和科技实力增强,建设安全可靠的完整信息技术体系变得越来越紧迫。我国“十四五”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加快补齐关键技术短板,重点强化自主基础软硬件的底层支撑能力。
据浙商证券测算,2027年我们自主可控信创产业规模约1.56万亿,截止2022年底完成建设额约5123亿元,渗透率为36.26%,23-27年需要完成的建设规模为6578亿元。
目前,我国信创产品生态体系初步围绕着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华为和中科院。创业公司的主要机会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关键中间件、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卡脖子”软件以及信息安全。
尤其对于通用基础类软件产品,研发周期相当漫长,且研发投入大;如果不是发生了以云原生为基础的技术迭代、全球软件研发带领者们已形成开源文化、还有如果不是国家大力投入且有时间表;国产软件根本不会有此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而中国仍存在海量工程师的红利,广阔的应用场景,自建安全可控的完整信息技术体系将成为必然。
四、新一代数智技术必将席卷所有产业
现在我们看到的软件公司,更多是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或者是兼有进口替代+技术升级范式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但我们更为惊喜的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和AI在各个领域已悄然开始了具有技术革命式的创新。尤其在更广阔的工业领域,中国近几年对半导体、新能源、电动车的巨大投入,更多大工业场景对效率和智能的明确需求,磨练出一批有机会重塑工业生产力的创新。
我们看到两个巨大的机会,一是用AI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自动控制、电子、仿真、运筹等各类技术,打造出新一代的生产力工具平台,并辅以中国完整工业产业链的支持,甚至给予效率成倍提高的软硬件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另一类机会,是在某些垂直领域初现已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并完成“L5智能驾驶”闭环的公司。假以时日,也许我们可以乐观的发现下一个时代的西门子、霍尼韦尔、斯伦贝谢的影子。
五、中国软件需要像硅谷到华尔街一样的资本闭环
下面这张图是我们整理的某个时点中 美软件的差距,软件技术服务公司的整体体量和单体体量都差距巨大。
曦域自十四五规划后调整为从技术路径和数字中国路径去投资,寻找技术和商业的交汇点。技术层面,我们在信创大潮中寻找基础和关键的新一代创新技术工具;商业层面,我们主要寻找数字经济新基建中的新一代软件基础设施,以及各大应用场景中的软件和AI大脑。
中国在过去四十年的粗放快速增长中,并不重视和精细化更紧密相关的软件,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内外部环境的逼迫下,中国软件需要迎头赶上,彻底补上历史上这严重缺失的一课。如果我们能做到像过去美国四十年来从硅谷到华尔街一样对信息技术投资的资本闭环,那我们随着技术革命,也许会在应用层面存在大量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这个资本闭环的实现中,不仅需要良性的创投环境,而且需要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监管机构对软件商业本质的充分认知,软件投资的认知门槛又高,各方形成统一的估值体系时日可待。
春江水暖鸭先知,技术周期的历史车轮已经启动,软件和AI终将定义一切,我们所有现在面临的困难,只会成为微不足道的过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