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又公布一个*产品。
钛媒体App 12月13日消息,马斯克于今天上午在社交媒体上公布特斯拉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 Gen2的产品演示,预计将于本月内发布。
视频显示,Optimus(擎天柱)第二代机器人拥有 AI 大模型的加持,体重比一代减少10kg,步行速度加快30%,身体控制能力增强;手部关节全新升级,活动更加自然,手指部分搭载触觉传感器,似乎能更精准地抓握细小易碎物品,如抓鸡蛋等动作。同时,Optimus二代还可以做多个深蹲动作,显示出其平衡能力有所增强。
视频公布后,马斯克转发了这条推文。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xAI的竞品、OpenAI研发的ChatGPT社交账号也转发该视频称,“很高兴见到你,Optimus”,因此这似乎标明,新的Optimus产品内置了ChatGPT大模型技术能力。
据悉,Optimus机器人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在2021年首届特斯拉AI Day上。当时,配合马斯克十分钟演讲的Optimus还仅是几张概念图,并没有公布样品。
2022年特斯拉AI Day上,Optimus*代人形机器人正式对外露面。
当时,特斯拉Optimus在外壳相对完备的状态下由三名工作人员抬出,在台上招手致意,但只能在原地和短距离中行进。当时有分析称,运动表现看起来甚至不如与雷军互动的小米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铁蛋)。
据浙商证券分析称,特斯拉Optimus*代人形机器人重量为73kg,全身拥有200个自由度,躯干中心不分拥有电池组(维持一天的工作),所有电池的电子设备集中到电池组的单个PCB中。而Optimus机器人的大脑拥有特斯拉车上的FSD系统,可以结合自动驾驶的硬件和人形平台的软件,尽可能做到与人类大脑能够做到的行为等。
今年5月,马斯克再度公布特斯拉Optimus进展,其已经能够自主行走、完成周围环境识别记忆、缓慢拿取和放置物体等,展示了更多原型,所有原型产品看起来都更先进,并开始执行实际有用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Optimus在完成物体拾放时,并未有任何明显的首部姿势调整动作,灵巧手更像是以日常习惯的动作完成抓取和摆放。英伟达高级 AI 科学家、斯坦福大学博士 Jim Fan表示,Optimus的灵巧手在日常工作中将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如今,Optimus显然变得更“灵活”了,在平衡控制、抓取准确性以及智能大脑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其分类、拿取物体的速度已经能和正常人类保持一致。
首先在平衡控制方面,如今在静态运动状态下,Optimus二代能够实现单腿支撑,双臂和另一只腿配合,能做基础的瑜伽拉伸工作,同时躯干并未出现丝毫摇摆的情况。另外,Optimus二代可以自行做出比较难的蹲起动作,而且在行走跑动以及更复杂运动状态下能够与人类一样正常自主行走。
其次在抓取准确性方面,视频显示,Optimus二代可以轻松准确地抓取、拿起、放下鸡蛋,中间不会掉下来,左手转右手的整个过程也极为连贯,显示出Optimus二代的精准物体操控能力。
最后是智能大脑部分,Optimus二代不仅从73kg的重量减少到63kg,而且拥有更为精准的智能大脑技术,或内置ChatGPT技术,使得数据和反馈更加精准,整体能力有所提升。根据特斯拉的说法,Optimus目前正在接受神经网络端到端的训练,包括视频信号输入,控制信号输出等,并且能够执行新任务,例如自动对物体进行分类。
马斯克在今年9月评价称,Optimus的进展是一个重要的“Progress(进步)”。
时隔数月,相比于运动方面更胜一筹、能跑酷能翻跟头的波士顿动力Atlas来说,Optimus在任务操作方面的先进性已初露锋芒,而且显露出更多的“智慧”能力。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特斯拉对其自动驾驶技术的复用——其一方面加快了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迭代速度,另外Optimus所采用视觉算法、计算芯片、电池均与特斯拉汽车产品线共用,可以获得比其他人形机器人更好的成本控制,这在量产落地上具有优势。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尽管人形机器人与汽车在输入视觉信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特斯拉基于V12自动驾驶的算法体系同时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及汽车是可行的。而且,它还有利于加速提升识别算法的泛化能力。
根据马斯克的设想,Optimus的目标是替代人类完成重复劳动、危险操作等工作,以智能助手的角色投入生产中。它将首先在特斯拉工厂做些移动搬运、零部件装配等工业级操作,之后可扩展至家庭等更复杂环境中,成为通用服务机器人。
特斯拉202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现在特斯拉已经生产了10台Optimus,预计会在2024年用于特斯拉工厂。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马斯克表示,Optimus的最终价格可能低于2万美元,预计3-5年内量产。一旦产品成熟,量产数量可能将达到100亿-200亿台——超过了地球人口的数倍,市场规模或超过电动汽车。
“未来,地球上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机器人。”马斯克表示。
追觅科技创新机器人业务产品总监刘宇龙在今年9月对钛媒体App表示:“Optimus的进展已经存在于理论层面,而特斯拉把学术研究转化为工程,并向着产品化更进一步。”他直言,作为AI大模型爆发元年,2023年对机器人产业是一个遇见‘iPhone时刻’的奇点。
实际上,借助 AI 大模型技术,人形机器人市场近期十分火爆。今年8月北京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国内十余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包括追觅展出了自己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优必选机器人等。随后,备受瞩目、曾拥有百万年薪的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彭志辉),以智元机器人CTO和首席架构师身份,发布了其最新*具身智能的通用人形机器人远征 A1,成本价不到20万元,预计明年快速切入商业化落地。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正受到两大影响:一是AI的快速发展使机器人能理解并执行人的指令;二是关键部件成本的迅速下降。这预示着行业正处于一个大规模商业化的转折点。”智元公司高管对钛媒体App表示,目前其本体的国产化率能够达到80%-90%以上。除了一些个别芯片之外,基本上都是用国产零组件,应用于汽车工业领域等。
与此同时,中国正加大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北京、深圳、上海先后发布产业支持政策。
今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优必选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兼执行董事熊友军认为,虽然几经沉浮,但是结合国家多项政策支持、具身智能等技术突破,以及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商业化应用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爆发拐点,优必选科技这样的科技创新企业也将迎来历史机遇期。据悉,目前优必选完成港股IPO备案,即将登陆港交所挂牌,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股”。
然而,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仍面临大规模商业化难题。尽管每年生产数千台硬件产品,但都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商业落地,多在实验室研发和测试。业内预测,可能需要未来20-30年后,人形机器人才能进入家庭。
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直言,人形机器人企业真正形成量产规模,至少需要10年的一个周期。他认为,国内目前还不能说已经来到了人形机器人的时代,更为合适的是通用机器人的时代。即便通用机器人虽然不一定具备人形,但未来这类机器人或能够解决各类不同的任务。
“人形机器人将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新一代颠覆性平台型产品,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使能型战略制高点。从产业应用方面来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其他国家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和应用方面相比没有‘代际差异’,加上政策支持,可以实现并跑,并有望实现领跑。”熊友军表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