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开始逛菜市场的年轻人

当然,经济的不景气、收入下降等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使回归菜市场变得更为顺理成章。
2023-12-19 08:35 · 微信公众号:灵兽 晴山

01 年轻人为何会开始逛菜市场?

1989年出生的王云开始爱逛菜市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便宜。

“我平时爱吃久久丫,但经常吃的话,长时间下来花费真不低,偶尔去了一趟小区附近的菜市场,发现里边也有武汉久久鸭的卤菜,味道与品牌专卖店相比,没有差别,重点是价格便宜了一半还多。”王云对《灵兽》称,这个菜市场对她来说,*的优势就是方便、便宜、性价比高。

单从卤味来看,王云称,“这边的卤味包括卤味的素菜,都是摊主每天上午现场制作的,热气腾腾的香味很有诱惑力,我每次都会不少买。来的次数多了,摊主每次都会给抹个零头,或者赠送点儿东西。”

王云告诉《灵兽》,她也常在这里买些水果,“超市里最普通的苹果可能就要卖到五六元一斤,但在这个菜市场里,同品质的苹果只需要三四元,如果在收摊之前来,价格还会下调,有时甚至2元就能买到一斤,真的特别便宜,但品质也都不差,并不是因为质量不好而降价。”

在王云看来,基本上每个菜市场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产品,这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在潘家园附近也有个菜市场,里面有一家卖山东呛面儿馒头的,特别好吃,几乎每天都排队,很多即使不在附近住的人也会去买。”

王云称,自从开始逛菜市场后,自己的购买行为都发生了变化,“以前在电商平台或者超市买菜,都是看一份的量是多少钱,并不了解具体多少钱一斤,但开始逛菜市场之后,很多东西都是用斤去衡量,以至于我现在逛超市或者在线上平台买菜时,也会换算一下,看看具体是多少钱一斤。”

现在除了在菜市场买卤味,王云也开始在菜市场里转转,“逛的时间长,买的菜也比较多,海鲜、肉类都比较新鲜,而且菜市场很有烟火气,很治愈、很放松。除了平时逛家附近的菜市场,我现在也开始去一些‘网红菜市场’。比如今年夏天去上海出差还专门打卡了上海蒙西菜市场。”

近年来,各个城市,尤其是一线、超一线的大城市,打卡菜市场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放松的方式之一,菜市场也成为了很多地方的景点之一。

其实,与现在这种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10月,话题为“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去菜市场”登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在该热搜下面表示,“年轻人更愿意选择超市买菜。原因是超市里的菜新鲜,没有那么多泥巴和烂叶。菜市场更适合能早起的退休的老人,而超市适合年轻人。”

对于以上现象的迅速转变,行业人士表示,菜市场是一个很日常的消费场景,而这一场景在最近3年,可以说有了一个翻天覆地变化。“跟以前不少人对菜市场固有的‘脏乱差’印象完全不同,现在的菜市场,特别是超一线、特大型的菜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的运营阶段。”

事实上,让年轻人涌进菜市场的原因远不止于此。除了生活压力大,日子不好过之外,移动支付的普及、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菜市场环境的优化等,也都是年轻人开始“发现”菜市场的原因。

02 菜市场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当年轻人不断涌入菜市场,菜市场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变得更干净,更智能了;

第二,变得与时俱进了;

第三,变得越发精致年轻。

例如,《灵兽》走访的北京这家苹东菜市场,从入口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溜整齐的购物车,供进入市场购物的顾客自行使用,两侧为生活服务区,包括便民理发、手机维修、修改衣服等门脸儿。

相较于传统的菜市场而言,这家菜市场室内设计也做了造景,地板亮堂,看上去干净整洁。

抬头是一个人流量监测屏幕,监视每个时间段的人流量高峰以及去重后整天的人流总量。

除了抬头就能一目了然的人流量数据,在市场一进门的旁侧是一间抽样检测室。“每天一大清早进市场的生鲜,我们都会做抽样检测 ,符合标准后才允许售卖。”市场负责人对《灵兽》表示。

从市场内销售的品类上来看,包含了蔬菜、水果、干果、豆制品、酱菜、主食厨房、熟食、各种调料等等。

此外,海鲜、猪、牛、羊、鸡、蛋等,也都有多种选择。有趣的是在市场内还配有拉面馆以及煎饼摊儿,逛累了还能随时坐下来吃上两口。

这里的每个摊位都有自己的进货渠道,能否进到的物美价廉的好货就各显本领了。

除了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有些摊主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卖菜了。市场负责人称,“那位海鲜摊儿的大妈,之前是城管眼中的‘钉子户’,卖菜保卫战中,城管拿她也没办法,市场开业后,再也不用与城管周璇了。”

除此之外,《灵兽》在走访海淀区车客家园数字化菜市场发现,这里除了可以为周围民众提供主食厨房、蔬果粮油、海鲜等八项便民服务,还通过全方位的数字化升级,让消费者既可以在这里逛市场,也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预定晨配到家服务,还能通过直播与商家沟通,体验即时送货到家等线上购物方式。

车客家园市场有两种配送方式:一种,是即时达,顾客下单以后一小时内送达;另一种,是次日达,就是晨配,前一天晚上下单,第二天早晨8点之前会配送到家。

该市场常规骑手有11位,市场上有60多位商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营时间,参与到即时配和晨配中来。通过直播预售、线上下单、即时配送等方式,日均配送2000多单。

另外,在北京朝阳区三源里菜市场的周六日也更是人声鼎沸,一整柜的西班牙火腿、常卖断货的日本小南瓜、装在小盒子里的可食用鲜花,吸引着不少来此打卡的年轻人。

如今的菜市场也不再“脏乱差”,例如在三源里菜市场有专人负责监督环境卫生,对店铺的物资摆放都有明确要求。

此外,北京三源里菜市场一位店主称,这几年,时有艺术家会前来办展,有作家来开新书发布会,有经济学家来开经济学小课堂……

03 爱上菜市场不是“向后看”

菜市场是每座城市中烟火气最浓厚的民生场所之一,尽管当下买菜渠道呈现多元化,但依然阻挡不了年轻的消费者开始进入菜市场的热情。

有很多喜欢逛菜市场的年轻消费者称,“烟火气”的氛围,更加容易让他们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舒适。

但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进步,作为老百姓菜篮子的农贸市场也在不断改变,许多传统菜市场也开始从过去的被动改变,到现在为顺应时代而主动求变,智慧菜市场正在取代传统菜市场。

例如,2020年位于北京地区的兆军盛菜市场,因建筑风貌较差、设施陈旧,不符合历史街区保护的风貌管控要求,在2021年6月以清华校企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导,开展菜市场的更新改造方案设计。

改造后的坡屋面让室内空间显得开阔不少,部分顶棚拆除后变为采光天窗,墙面也增加了侧高窗,充分引入自然采光和通风,整个室内环境显得通透敞亮。

与之前分散布局的摊位相比,改造后,水果、蔬菜等六大品类明确分区,想要挑选比价的顾客不必再来回折返,更加省时省力。“菜市场环境提升了一大截,但价格没有跟着‘水涨船高’,还像之前一样经济实惠。”一位常来这儿买菜的附近居民表示。

除了跟随政策的不断升级改造,不少菜市场也变身为“市集”。

在海淀区定慧桥西南角,有着20年历史的嘉源五孔桥市场,在2020年升级改造,更名为“云和市集”。从东门进院,瓜果蔬菜、生鲜百货、花鸟鱼虫三个大厅一字排开,以节气为主题的墙面涂鸦也多了积分艺术气息。

从最初的露天地摊,到现在的室内空调,五孔桥市市场的改头换面,跟改造前相比,环境提升最明显。“有时候会来这儿遛娃,顺便把才买了。”一位前来买菜的附近居民表示,改造后的市场里汇聚了一群“手艺人”:配钥匙、补衣服、改裤腿……事儿虽不大,却为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曾经,人们很难将“菜市场”和“年轻人”联系到一起。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菜市场。

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佐证这种火热。比如,某社交媒体推出“菜市场漫游指南”话题,收获5964.3万浏览量;豆瓣“菜市场爱好者”小组达到了15.7万人;点评网站最新数据也显示,近几个月来,“菜市场”搜索量环比增幅超120%,相关攻略笔记数增幅超110%,评价数增幅超170%。

年轻人开始在菜市场里徘徊,在这里买到最本地化的食材,听到属于当地社区的口音方言,闻到最真实的烟火气,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很治愈。

慕名而来打卡的年轻人太多,以至于带火了好些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菜市场,把那些几十年来默默无闻却又必不可少的菜市场,带到了互联网的聚光灯下。

深一层想想,菜市场的爆火,其实还有更大的社会背景在。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一场大型的人口迁徙,“小镇青年”也好“城市青年”也罢,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在空间层面和家乡失去了联系。

同时,中国也经历了一场规模*的产业升级,年轻人的世界开始被众多工业化的预制菜餐饮替代,他们的生活里也失去了围绕柴米油盐的那种传统生活模式。

“这种社会变迁,其实是菜市场人气大增的隐含条件。年轻人在菜市场里获得的,不只是饭菜那么简单,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精神寻根,去收获了一种心理层面的自足和从容。”专业人士对《灵兽》称。

从某种程度上说,爱上菜市场看似是消费降级的“向后看”,但更深层次来讲,其实是年轻人去收获直抵生活本质的实感,是一种乱世浮华退散后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当然,经济的不景气、收入下降等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使回归菜市场变得更为顺理成章。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灵兽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