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小米SU7保费曝光,新能源车险为什么这么贵?

新能源车险何时能从“鸡肋”变为“肥肉”,险企显然十分迫切,市场化定价能力和精细化运营或将成为险企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2024-04-09 14:16 · 微信公众号:钛媒体 颜繁瑶

近日,“车圈顶流”小米SU7爆火,随着首批车主陆续开始提车,其车险价格也引发了关注。

据销售人员介绍,小米汽车车险首年价格在6000-8000元。对此网友评价不一:有人说这个保费不贵,比预期要低;也有人吐槽新能源车险普遍太贵,省的油钱全搭保险上了。

近年来,“新能源车险贵”频频引发热议。很多车主投诉,在购买车险时保费大涨,甚至被拒保。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险的车均保费约为4000元,而传统商业车险车均保费约为2200元,前者约为后者的1.8倍。新能源车险为什么这么贵?贵在哪里?未来可能降价吗?

车主喊贵的同时,保险公司却在叫亏。数据显示,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部分险企车险综合成本率超过100%,险企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处在盈亏线边缘,亏损压力较大。面对这一现状,险企该如何破局呢?

车主喊贵:新能源车险究竟贵在哪儿?

新能源车险确实贵。钛媒体APP找到一份网友晒出的小米汽车车险截图,图片显示,高配版的SU7 MAX算上交强险,保费超过8000元,其中商业险超6700元。对此,有网友表示,这个保险费不便宜,几乎与50多万油车保险费接近。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小米SU7”保险费用和50万油车接近的问题,小米汽车官方回应,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商业险条款不同,新能源车专属《条款》既为“三电”系统提供保障,又全面涵盖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使用场景。且还会根据新车/旧车、品牌、车型、上户类型、险种、保额等多种因素综合计算,保费价格也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只通过车价进行比较。

多位险企高管表示,新能源车出险率高、赔付高,是保费居高不下的*原因。

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指出,新能源车险成本高的因素包括,一是新能源车智能化集成度高,二是新能源车身结构不同,三是新能源车的驾驶行为和燃油车截然不同,四是社会面上的因素,很多新能源车进行私车营运,即当做营运车使用。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从太保产险的出险率来看,新能源车出险率比燃油车的出险率高出一倍。

钛媒体APP了解到,高出险率首先与新能源车智能化集成度高有关,这也使得维修成本非常高。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搭载了大量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加之车型更新换代快,部分车型销量偏少,导致零配件难以量产,这些都导致新能源车的维修成本较高。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应用相对较多,一些轻微事故,很可能伤及传感器,车内物件的震荡很容易砸碎车内显示屏,带来很高的财产损失。

其次,新能源车车身结构不同。占据了新能源车成本的40%以上的动力电池,其安装位置本身发生损伤风险就较大,一旦受损就存在起火、自燃的风险。有保险代理人表示,“很多车型的电池都在车辆底盘上,开车时很容易磕到,一旦发生碰撞,出于安全的考虑,一般就要废掉换新的,价格贵的就要上万元了。”

新能源车的驾驶行为和燃油车也不同。新能源汽车普遍具备智能化和自动驾驶功能,系统比较复杂,一旦失控造成损失会更大。新手在新能源车的受众中占据很高比例,驾驶经验相对欠缺,这都使得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大幅提升。

最后一个原因是很多新能源车进行私车营运,即当做营运车使用。由于每公里价格便宜,很多人跑网约车都喜欢用新能源汽车,这导致新能源车险出险率大幅上升。东吴证券分析师胡翔曾在报告中指出,新能源车体现出营运车辆占比明显高于乘用车整体市场中营运车辆占比的特征。

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率还很低,未能达到燃油车的规模效应,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保费标准。

从存量来看,新能源车还比较“小众”。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仅占汽车总量的6.07%。不过,从增量来看新能源车增长迅猛,年增长率超30%。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其中,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 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带动新能源车险保费增长,险企承保达成规模效应,保费有望降低。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险企叫亏:新能源车险增量不增利

新能源车险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德勤中国2023年下半年发布的《从新能源车险看财险经营模式变革》报告显示,根据数据分析合理预估,到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3万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1.3%。

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已经达到了650亿元,商业险签单数量达1118万件,商业险件均保费4139元,较燃油车险高81%,赔付件数达199万件,案均赔款达4953元,比传统燃油车高出600元。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投保贵、投保难的原因主要在于新能源车专属条款对于传统燃油车商业险更复杂,对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的要求更高,保险公司需要承担更高的理赔风险。

图片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新能源车险行业的综合成本率超过100%,险企自己也在“叫亏”。

3月底,各大险企的财报密集出炉。钛媒体APP纵览各大财险公司年报发现,新能源车险行业普遍存在“增量不增利”的问题。

一方面,头部财险公司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出现大幅增长。如人保财险2023年新能源车承保数量同比增长57.7%;太保产险同比增54.7%;众安在线同比增196.1%。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险却普遍亏损。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透露,人保财险的新能源车的商业险综合成本率比车险整体高7个百分点左右,行业层面,预计新能源车险成本率高10个点左右。中国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表示,虽然目前新能源车险还是亏损,但综合成本率去年一年逐季下降。

方正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许旖珊指出,当前行业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超100%,尚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有望随经验数据积累以及成本的进一步优化逐渐控制在100%以内。

新能源车险费用未来有可能降低吗?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专属车险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多。行业虽进一步规范,但保费却居高不下。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发布,成为新能源汽车承保改革的重要开端。从保险责任来看,专属条款突出了新能源汽车的构造特征,并将保障范围扩大到车身三电系统、充电等特定使用场景,尤其是将充电桩等一些车外设备也首次纳入承保范围。

条款发布后,保费也水涨船高,使得新晋车主直呼遇到了“价格刺客”。

特斯拉Model Y保费价格就一度暴涨到超14000元/年,新能源车保险普遍涨价20%到80%不等。

2022年底,原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在给予险企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由[0.65,1.35]扩大到[0.5,1.5]。这一调整使车险定价更加精细化,对驾驶习惯良好的“好车主”保费会更低,但对于“高风险车主”,保费面临上升压力。

钛媒体APP注意到,多位网友呼吁:能不能把新能源车险价格给“打下来?”新能源车险费用有望降低吗?目前我们看到不少利好信号。

3月1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活动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会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机制,助力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高层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论坛上提到,下一步,商务部还将研究降低新能源汽车保险费费率,着力解决群众购车的后顾之忧。

车企加入车险产业链有望打破新能源车险价格巨高不下的局面。行业龙头比亚迪拥有财险牌照。2023年5月,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获批受让易安财险1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00%,随后易安财险更名为比亚迪财险。今年11月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信息显示,同意比亚迪财险公司变更业务范围,新增机动车保险,比亚迪财险获得经营车险的资质。

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三家公司通过设立和收购保险经纪公司的方式入局。小米汽车也曾表示,将布局汽车金融板块,包括汽车保险等场景。

新能源车企更熟悉车主的驾驶、使用习惯,对于行程数据、驾驶风险的掌握有着先天优势,有望设计出更合理、精准的定价模型,开发性价比更高的保险产品。

北京理想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晶表示,新能源车险业务面临的赔付率高、零整比等诸多挑战,需要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角度来考虑,也需要主机厂商与保险公司共同努力,探讨新的保险定价系数和衍生保险产品,包括自动驾驶、充电桩和电池保险等。

业内人士表示,车险定价改革可以期待的方向已经比较明确,由于新能源汽车数据丰富,可以对保险客户更加精准画像,探索建立根据驾驶行为等动态评分机制,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保险服务。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承保风险规模明显增加,车险价格或将获得更多灵活调整的空间,例如,对新能源汽车承保进一步放开自主定价系数等,都可以成为解决保险机构承保意愿不高的重要改革方向。

保险行业人士表示,从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2023年次新车的出险率已经出现下降,现在*的问题在于新车。如果出险率和赔付率都开始逐渐下降,那么新能源车的保费也就有望降低了。

新能源车险何时能从“鸡肋”变为“肥肉”,险企显然十分迫切,市场化定价能力和精细化运营或将成为险企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