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暴亏千亿,失业男人的退路被堵上了?

为了多接单多赚钱,许多司机只好增加运营时间,忙到刷抖音都没时间。踩了一天刹车后,每天脚丫子都是酸的。
2024-05-24 15:32 · 微信公众号:金错刀 祥燎

最近网上针对失业的中年人,有一番凄凉的感慨:

年纪大的参加吉祥三宝:保安、保洁、保姆;

体力好的参加铁人三项:滴滴、外卖、快递;

心有不甘的参加创业三部曲:摆摊、开店、自媒体。

不幸的是,今年中年人一条重要退路变得越来越窄了。

前些日子,全国多地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公开提醒慎入。

给出的原因很简单,网约车运力趋于饱和,甚至远超实际需求。来自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多地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超过20单,单车日均收入仅200多元。

刨去各种成本,200多元的收入几乎所剩无几。

为了多接单多赚钱,许多司机只好增加运营时间,忙到刷抖音都没时间。踩了一天刹车后,每天脚丫子都是酸的。

网上还有乘客发消息称,司机太过疲劳,开车时打起了瞌睡甚至睡着。

但网约车不好干,不全是因为失意中年人变多了。

当代版骆驼祥子:越努力,越无力

中年人最后的体面开始破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僧多粥少

2023年底,登记注册的网约车司机数量达到657.2万。2020年,这个数字只有208万。尤其这两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越来越便宜,每个月仅需几百的电费,跑网约车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然而与此同时,这些年的网约车月订单量基本徘徊在8亿单上下,鲜有增长。

在供需错配面前,没有谁可以过得轻松。

“一个单子旁边,围着 100 个等着接单的司机。”“跑一天,才挣100块。”这样的情况,如今并不罕见。

每当早晚高峰结束,在一些写字楼旁,网约车挺得满满当当。

所以在去年,就已经有不少城市警告从业者谨慎入场。

去年5月,长沙和三亚两地更是直接发出通知,将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待当地的运力评估完成之后,再适时恢复相关业务办理。紧接着在7月,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也宣布,暂停受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相关业务。

但未入场的人还能观望,很多局内人暂时无处可逃,选择熬下去。

《看看新闻》采访过一名上海司机,他在上海租车费一天350元,每天跑8小时以后,赚的钱才是自己的。

这名司机住在车上5个月,除了3小时充电,每天跑15小时,风雨无阻。

媒体还曾报道,曹操出行西南某招聘负责人在招募新司机时,除了询问驾龄是否满3年、是否有不良记录等硬性要求之外,问得最多的便是否能接受早6晚12的工作时间。

在他看来,只有早上6点半出门,下午适当休息充电,晚上跑到12点,才能确保跑满一万流水,进而缴纳车租。

“如果1万流水都跑不到的话,我是不建议你入行的。”

为了赚到钱,一些司机会出车到深夜,因为22点以后,公交地铁陆续停运,接到长单的概率比较高。而且深夜是用电的平峰期,充电站的电价也会便宜一些。

除了多花时间,许多司机还会多注册几个网约车平台。

去年4月,曾有一段短视频登上网络热搜,一名网约车司机在驾驶台上架设了11部手机,用于在不同的网约车平台接单,以便能抢到更多单子。

熬久了,大多数网约车司机难免腰椎间盘突出,身体处处亮红灯。

更有甚者,网上还时不时曝出网约车司机猝死的消息。

每当出现这样的新闻,他们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物伤其类,转头就要继续上路。

这样的生活,以前叫穷忙,现在叫内卷。

中年人被断退路,不全因为僧多粥少

司机愈发内卷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平台更卷。

2021年,滴滴被下架审查。自此,网约车市场重新活跃了起来。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337家“持牌”的网约车公司。

这过程中,崛起了一个新模式:聚合平台。

面对滴滴,中小规模的网约车平台原本只有被碾压的份儿,但聚合平台将自身流量分发给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匹配网约车平台端与乘客端的供需信息,再由获得分发的网约车平台提供客运服务。

所以聚合平台也被叫做“网约车平台的平台”。

以高德为例,截至目前,接入的中小规模网约车平台超过160家。

虽然是些三瓜俩枣的运力资源,但聚合在一起,它们终于有能力从滴滴嘴里抢口汤喝。去年,曹操出行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交易总额占比就高达73.2%。

至于聚合平台如何能抗衡滴滴,核心手段不难猜到。

正是老套又屡试不爽的“卷低价”。

问题是,司机内卷是向自己开刀,平台内卷的代价却也是要让司机承担。

一方面,它们把运费一压再压。

聚合平台是按照订单价格和空车距离来排序,低价运力通常会被优先展示,网约车平台即便只比同行便宜一块,也能排到前面去,所以难免会有价格竞争。

价格战后,甚至把运费压到了一块钱一公里。

但更狠也更让司机头疼的是躲也躲不掉的“高抽成”。

首先,不仅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也要从司机收入中抽成。

其次,为了争夺客源,它们会推出各种特惠形式,过程中继续薅司机羊毛。

比如“一口价”,因为不灵活且单价会比普通快车还要便宜20%左右,一口价让司机叫苦不迭。此前有媒体披露,一般订单的平台抽佣在15%左右,而“一口价”的抽拥比例高达25%-28%,两种佣金的价差就是平台给用户的“优惠金额”。

但为了抢客,平台会力推“一口价”这样的特惠订单。在网上,有司机甚至表示:“兄弟们,现在不开特惠没单,一开特惠全是特惠单,是不是这样呀?”

除了一口价,平台发给用户的优惠券,有时也是直接从司机的到手车费里减扣。

简而言之,是在慷司机之慨,送用户福利。

由于担心抽成过高引起司机反感,有的网约车平台还搞起了小动作。

今年一名司机在某投诉平台上称:“乘客支付155.06元,而平台却显示乘客支付了102.89元。”这其实是因为平台在司机端降低了乘客实际支付金额,也就是人们说的“阴阳账单”。

这样一来,就给不知情的司机营造出了“抽成低”的假象。

网约车平台内卷的战场,

该变一变了!

过于变态的卷低价,如今成了多输的局面。

不光司机的收入锐减,网约车平台也是赔本赚吆喝。

过去为了抢占市场,从2012年创立至今,滴滴累积亏损了上千亿。好不容易去年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但由于同行的步步紧逼,滴滴这两年不得以又加大了补贴力度。

其他平台也没好到哪去。准备上市的广州如祺出行,2021至2023的三年间亏损超20亿。

就连本该获利的乘客,居然也吃了不少亏。

为了节省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不少司机想方设法尽快到达目的地。“能跑多快就跑多快”,一位杭州的网约车司机开玩笑说,“特惠快车”应该叫“超级快车”。到达目的地后,有的司机会拒绝乘客再往前开几百米的要求,因为这些里程不会额外计费。

更折磨人的是,哪怕是酷暑,一些司机载客时也不开空调,还在车内张贴告示:“由于乘车费用低无法开空调,需要开空调需加10元现金。”

此外,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远远不止是乘车体验降级。

司机准入门槛降低,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出了事故后,聚合平台和网约车公司相互推诿,无人善后;司机长时间接单,疲劳驾驶……

比起卷低价,现在的网约车平台更应该卷的是规范化、精细化。

去年7月12日,浙江宁波对8家网约车平台的宁波分公司出具了要求临时下架的通知函。

这些被要求下架的平台中,有的因为平台经营者不具备线下服务能力,经营条件与许可条件不符且拒不整改;有的因为未按规定上传信息,且车辆、驾驶员、订单、乘客评价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等。

今年1月,邵阳市交通运输局也发出通知指出,对经营期限届满超过180天或者两证合规率未达到98%的平台,原则上不得换发经营许可证,不得延续经营。

总之,不规范不得上路。

武汉、合肥、石家庄等城市,此前还都曾要求网约车平台落实明码标价,不得以“一口价”“特惠价”等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秩序。

取而代之的是,它们在鼓励更精细化的服务。

比如提供包括网约车、城际拼车、定制客运等更多样化的出行服务,还有根据订单量、司机收入等运营数据,实时做好提醒和调节。

这么做除了让平台别再无止境地卷低价之外,也在传达一个信号:平台可以折腾或内卷,但痛感不能让司机来扛。

虽然这也很难在根本上为失意的中年人解困,但至少能让很多人多喘几口气。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金错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