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创新药进入地狱模式

国内纯研发Biotech缺乏匹配的风险补偿,相信外部环境终将改善,当前,仿创结合、以仿养创是更符合国情的创新转型模式。
2024-05-27 14:33 · 阿基米德Biotech 阿基米德君

康方生物周五*跌幅直逼45%,许多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为何国内*秀的Biotech之一也会闪崩?AK112(PD-1/VEGF双抗)III期临床mPFS、ORR数据引发争议,但这并不是真相的全部。如果每次III期临床数据都不能差于自身II期,也不能(非头对头)差于竞品,那么医药创新模式也过于脆弱,这个行业可以全灭了。

站在长时间远距离的视角,国内创新药由于支付条件、入院门槛的因素,预期边际恶化,正进入地狱模式。康方生物今年初至本周四涨幅仍然为正,本周五只是找个时机补跌。在暴跌之后,康方生物今年以来跌幅20.15%,接近于港股创新药平均跌幅23.08%。

一次常规的临床数据读出,不代表康方基本面发生变化,但也说明康方没有远超同行的能力,不足以走出独立行情。

我们作为普通人,没有义务更没有能力对企业经营进行指导,但海外大厂及国内药企(BMS、微创医疗、荣昌生物、智飞生物)各种事件说明,外行都能看到的问题,管理层精英却不去解决。

国内纯研发Biotech缺乏匹配的风险补偿,相信外部环境终将改善,当前,仿创结合、以仿养创是更符合国情的创新转型模式。

01

苟活当下

由于创新能力滞后、同质化内卷,疫苗地狱模式已持续两年。

5月20日,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调整部分疫苗供应价格的通知,国药集团下属的长春所、武汉所、上海所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标价格从128元/支降到88元/支,降幅超过30%,对华兰疫苗、科兴生物、金迪克造成压力。4月底,国产二价HPV疫苗价格再创新低,沃森生物产品在海南采购单价降至63元/支,而2023年2月、2023年7月万泰生物二价HPV疫苗的中标价格分别是329元、116元。

在螺旋式下降价格战平息,疫苗*厂智飞生物水分挤干之前,这种地狱模式不会结束。

创新药前景应该比疫苗更乐观,支付条件、入院门槛是逐步改善的,在外部环境质变之前,Biotech只能苟活。

据美国普享药协会(AAM)数据,2022年,美国的仿制药占处方量90.3%,但只占药费17.5%。创新专利药在处方量中占比不到10%,收入却超过80%。这背后是创新高价值兑现的逻辑,据《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新研究,2020年到2021年,将近一半(47%)的新药,以每年超过15万美元的价格进入市场。

国内医保封顶线为年治疗费用30万元。

据BCG测算,2021年我国创新药销售额约250亿美元,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约11%(包括进口创新药)。其他G20国家的占比均在20%以上,日本、德国超过50%,美国接近80%。

入院困难,加上定价兼顾普惠的社会责任,创新药支付盘子的扩大,将难以赶上供应量的暴增。

Biotech合计产品营收连年高速增长,主要是供应量逐年增大,而剔除海外销售数据,单品平均收入量级还很低,大部分明星创新药年销售额已经无望冲击10亿门槛,或越过10亿门槛后已成强弩之末。

因为超级大单品产出几率很低,目前药企*策略是以堆量为生,这将加剧销售端竞争的恶化。

往年国产创新药首次申报上市的数量为20个左右,但2023年增至65个,越来越多创新药企从研发阶段进入商业化兑现阶段。据米内网数据库,2024年53款国产1类新药有望获批上市。

2023年医保谈判,23个国产创新药被纳入目录,这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支付端扩容追赶供应端扩容,尚有难度。

2024年1-3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4988.48亿元。2023年1-3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5577.45亿元,同比增长21.7%。

02

木秀于林

现在,我们对18A公司的处境看得更加清楚。

虽然恒生指数4月下旬迎来一波贝塔行情,18A公司(医药+器械)10亿港元市值以下扩至15家(去年底9家),10亿-20亿港元市值扩至14家。

在板块整体沉沦的情况下,暂无海外产品收入的康方生物,承受着巨大压力。

康方生物核心产品卡度尼利(AK104,PD-1/CTLA-4双抗)2023年销售额13.58亿元,其中上半年销售额6.06亿元,下半年销售额7.52亿元,环比增长24%,正常爬坡。拓展大适应症,一线胃癌已经NDA,预计今年底到明年初获批,一线宫颈癌达到PFS主要终点,待OS事件数达到后递交NDA。

2023年康方生物产品销售额16.31亿元,生产成本+研发开支+销售费用+行政开支+其他开支合计约28亿元。预计产品收入50亿元左右,可实现盈亏平衡,前提是核心产品AK104、AK112成为大单品,否则只能堆量为生,或对外BD。

AK104确定性较强,压力给到AK112。

AK112于ASCO2024公布治疗EGFR-TKi经治NSCLC III期临床数据,mPFS、ORR相比II期临床都有所下滑。康方生物表示,ASCO披露的AK112无进展生存期(PFS)对应的HR达0.46,这是评估临床研究结果的核心数据,数据结果优异,不存在低于预期的说法。

但AK112-301研究有两个不能免俗。一是随着样本量扩大,国内III期临床数据变差是普遍现象;二是国内肿瘤药物+化疗,临床试验对照组多选择安慰剂+化疗,有胜之不武的意味。

AK112在全球范围内开展3项以PD-1单抗为阳性对照药物的头对头研究,属于正面硬刚。事实上,AK112的竞争对手PD-1+化疗,已经全面向PD-1+ADC升级,这也侧面暴露康方生物在ADC布局上的滞后。

据康方生物合作公司Summit本周五晚公告,61.5%接受依沃西(AK112/SMT112)单抗联合化疗的患者发生≥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而单独接受化疗的患者这一比例为49.1%;最常见的≥3级TEAEs是化疗相关不良事件。

化疗不良反应本来较高,而AK112安全性数据更差,这个情况比中位PFS、ORR数据下滑更严重。

创新药行业瞬息万变,时刻要有危机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在创新药领域却是不同情况,木秀于林,才会有超越周期的独立行情。

创新药在中国仍是一个全新事物,现在我们对此认知更深一层。创新药是高杠杆资本驱动的创新产业,一个研发投入2.5亿元的重要管线,在一级市场可能吸引25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在二级市场拥有这个管线的公司可能市值50亿元。所以,资本市场放大临床数据读出的影响,也属于正常现象。

作为国内*秀的创新药企之一,康方生物不会因此次事件动摇根本。如果康方都不行的话,中国创新药就没希望了。

黑天鹅与灰犀牛乱入,稳健为王,如果左手港股创新药博高弹性,右手应该有更高胜率的资产,比如红利。红利拥挤吗?其实2024Q1主动基金的红利持仓占比低于2010年以来64%的时间,成交额全市场占比低于同期75%的时间,特别是港股红利,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

最近新上市一只港股通红利30ETF(513820),提出“月月评估分红”,这在港股同类产品里尚属创新,利好“股市包租婆、收租公”。

而且港股通红利30ETF(513820)跟踪的港股通高股息指数2023年股息率高达9.17%,相当炸裂,即便加上港股通红利税,股息回报水平也远高于A股同类红利指数(5%~6%),更何况还有港股通红利税减免的预期。场外它也有配套的港股通高股息LOF(501305)。

身边还有老玩家把手里没有折价的港股红利指数卖了,替换成港股通红利30ETF(513820),等折价收敛吃到折价,玩红利这帮投资者太精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阿基米德Biotech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