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500亿美元到账,马斯克讨薪成功

作为硅谷钢铁侠,精力充沛的马斯克为了实现自己移民火星的梦想,同时掌握了多家科技公司。
2024-06-17 14:46 · 邱处机 邱鑫浩

“叮,您的账户已到账500亿美元。”

美国时间6月13日凌晨,特斯拉2024年度股东大会宣布了两项投票结果。一是支持给予马斯克价值500多亿美元的薪酬奖励,二是支持特斯拉将总部从特拉华州搬到得克萨斯州。

这意味着马斯克在特斯拉的股权将从13% 上升至 22%,他有望凭此重新成为世界首富。欣喜之余,马斯克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还跳起了舞蹈。

当然,马斯克也不忘正事。在股东大会现场,他向股东们介绍了特斯拉目前取得的经营成果,也展示了特斯拉未来的布局,包括三款新车产品、自动驾驶软件FSD(V12)、智能硬件HW5和人形机器人等。

在谈到特斯拉未来市值空间时,马斯克表示将是现在最有价值公司的10倍。

要知道现在苹果和微软的市值约为3.3万亿美元,要是真能实现,这意味着特斯拉未来的市值将超过33万亿美元,也超过了美国2023年27.37万亿美元的GDP。

马斯克的野心藏不住了。

01

一波三折的讨薪

拿到500亿美元的天价薪酬,马斯克也是历经一波三折。

作为硅谷钢铁侠,精力充沛的马斯克为了实现自己移民火星的梦想,同时掌握了多家科技公司。

而为了绑定马斯克的更多精力,特斯拉董事会在2012年设计了一套*的薪酬奖励方案:马斯克在特斯拉不拿任何工资和现金奖励,他获得回报的*方式就是完成董事会制定的一系列业绩和市值目标,从而拿到巨额的股份薪酬奖励。

到了2018年,马斯克如约完成特斯拉董事会定下的目标,包括公司市值达到500亿美元、拓展太阳能等新业务板块等,他也由此获得一定数量的特斯拉股票激励。

尝到甜头的特斯拉董事会,又在2018年1月制定了新一轮的激励方案:共有28项里程碑,12项与市值有关,16项与业绩有关。如果全部实现,特斯拉市值将达到6500亿美元。

而作为掌舵人的马斯克,将再次被授予3.03 亿股特斯拉股票,相当于 9% 的特斯拉股份。这正是本次投票事件的起源。

该激励方案在获得73%的支持率下,也有不少人反对,其中一个激进者甚至发起了诉讼。2018年12月,特斯拉股东理查德·托内塔以特斯拉董事会缺乏独立性为由起诉马斯克,指控后者暗中操控了董事会对巨额薪酬的制定。

这一诉讼当时没有获得受理,因为彼时的特斯拉还深陷产能地狱,市值不过六七百亿美金,薪酬方案能否实现还是天方夜谭。

但此后几年,马斯克带领特斯拉成功跨越几个门槛,在2020年就已实现营收和盈利目标,在2021年更是突破6500亿美元市值。当初那份薪酬方案终于有了兑现的可能,于是美国特拉华州法院便在2022年开始审理理查德·托内塔对马斯克的诉讼。

马斯克没想到这个在特斯拉仅持有9股的小股东,延缓了他高达3亿股的薪酬计划。最终特拉华州法院在今年1月作出判决,驳回了特斯拉对马斯克的期权奖励计划。

法院的理由是,有证词表明,这一薪酬计划是在马斯克的影响下拟定的,这损害了特斯拉股东的权益,对他们极不公平。

对于这项判决,马斯克很不服气,“要是没有我,你们能有这么大的蛋糕分吗?”因此他今年1月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如果我持有的特斯拉股份低于 25%,我就不会带领特斯拉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

因为特斯拉不实行同股不同权制度,所以马斯克认为25% 是一个对所有人都有益的数字:既能让他保留足以推动变革的权力,又不会过度集权。

当下,马斯克对于特斯拉的作用还无人可以替代。为了留住他,特斯拉董事会于今年4月发起了第二次针对马斯克薪酬方案的股东投票,并增加了将特斯拉总部从特拉华州搬迁至得克萨斯州的决议,这有助于马斯克和特斯拉摆脱特拉华州法院的管辖。

不过这次投票还是遭到不少机构投资者的反对,“特斯拉董事会不能简单地认为,给马斯克薪酬激励就能让他更关注特斯拉。马斯克过去获得的股权成了他收购 Twitter 的筹码,反而让他得以做更多特斯拉以外的业务。”

为了成功拿到薪酬激励,马斯克开始走群众路线——寻找个人投资者的支持。

在美股市值*的几家公司中,特斯拉的散户持股比例最高,达到了43%。马斯克利用自己的名气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大家支持,最终在此次投票中以较大优势胜出。

马斯克如愿讨回了自己的薪酬——价值500亿美元的股权激励。

02

马斯克的野望

在股东大会上,尽管马斯克宣称Model Y已成为全球最畅销车型,特斯拉也是2023年全球*的电动车制造商,到今年年底将累计生产超过700万辆车。

但面对中国新能源车自主品牌的激烈竞争,特斯拉最近一年的经营其实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到现在仍然没有推出具备竞争力的新车型,今年一季度的销量出现15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下滑,市值更是跌到了6000亿美元以下。

马斯克一意孤行地裁撤廉价车项目,把破局点放在了无人出租车Robotaxi上面,这也是他执意要拿到那9%股权激励的原因——既是他应有的报酬,也是实施未来计划的保障。

关于特斯拉自动驾驶软件FSD最终的形态,马斯克的畅想是搭载FSD的Robotaxi,在闲置时能够“自己跑出去赚钱”。最终,通过FSD跑“滴滴”的收入将远远高于每月的用车支出。

相比2021年,尽管特斯拉当下的市值下探不少,但马斯克对未来却充满了信心。“你们可以看看凯茜·伍德和方舟投资公司给予特斯拉最新的目标价和估值报告,未来5年,我们将达到5万亿美元的市值。”马斯克认为他们的估计还是比较准确的。

这其中还不包括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的影响。

关于人形机器人,马斯克认为未来市场非常庞大,和人类的比例最少也是1:1,甚至能达到2:1。特斯拉的目标是年产10亿台,占据10%以上的市场份额。

按此计算,Optimus机器人每年利润将有1万亿美元,市值会达到20-25万亿美元。

当然,马斯克也提到制造人形机器人面临的挑战。由于行业还没有成熟的供应链,Optimus不但要从头设计产品,还要自主研发电机、变速箱、传感器、通信系统等零部件。

另外,和制造电动车一样,人形机器人也需要大规模制造能力,一旦市场开始爆发,马斯克还要再次面临产能爬坡的问题。

除了特斯拉,其实过去一年,人形机器人赛道非常火爆。不但华为、小米、三星、谷歌、亚马逊等巨头都在抢滩布局,国内还有一大批创业公司争相涌现,拿到大笔融资,比如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

就连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10月也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群雄逐鹿,到底谁能先跑出来呢?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邱处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