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iPhone黑科技火了!「卓味儿」满满

苹果或许真的要承认创新瓶颈这一现实,尤其是软件功能创新的无力感。
2024-06-17 15:43 · 雷科技 雷科技AI硬件组

在“机不离身”的今天,我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高频使用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手机电量消耗惊人,一天两充、三充对于小雷这种重度手机用户来说已经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网友评论,他说:“当代人的恐惧来自于手机电量不足,却又无处充电。”对此我深表赞同,就算在高度城市化的一线城市,充电设施也不可能普及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手机电量告急但又无处充电,你会怎么做呢?

安卓用户可能会说,我们有电量应急模式,即使手机接近关机电量,不同安卓品牌手机也能实现1-3小时待机、通话、亮码扫码等应急手段。

苹果用户也有话说,“电量储备”功能早在iPhone XR和iPhone XS上就已存在,并且在iOS 18更新后,这项功能又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01

iPhone“黑科技”莫名其妙登上热搜

今天一早,苦寻选题灵感的小雷在微博热搜上看到了大大的iPhone字样,原以为是iOS 18更新又给iPhone带来什么大变化,点开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在最新的iOS 18系统中,“电量储备”功能在iPhone 15系列机型上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原本的“电量储备”功能是指iPhone会保留少量电量,即使手机关机仍可支持“查找我的 iPhone”和NFC解锁等功能。根据Reddit用户的最新展示,运行iOS 18的iPhone 15电量耗尽后,屏幕左上角将继续显示时间,电量图标仍会显示,并且会显示“查找功能可用”等提示。

不过目前这项功能似乎仅限于iPhone 15系列机型使用,网友在iPhone 14 Pro Max上进行了测试,在电量耗尽后并没有显示时间,而iPhone 15 Pro Max则可以正常显示。

疑似“不支持旧款机型”的情况引起不少网友讨论,毕竟“电量储备”功能早在iPhone XR和iPhone XS上就已应用,iOS 18带来的新功能仅仅是新增了一个时间显示,硬件要求过高显然不可能成为不支持旧款机型的理由。

小雷猜测可能有三种原因,一是苹果还没有做好大范围普及的准备,当前仅在iPhone 15系列新机型上进行测试,因此其余旧款机型即使更新iOS 18也不能享受该功能。

二是低电量下的时间显示功能本身就是和苹果最新发布的Apple Intelligence嵌套一体,大家都知道Apple Intelligence仅支持iPhone 15 Pro及以上机型,测试者使用的手机也是iPhone 15 Pro Max,机型吻合,因此这个原因还是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第三种猜测应该是最残酷,同时也是果粉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那就是苹果想催促旧机型用户换新。按常理来说,“电量储备”功能的小小改动压根不可能影响用户换新,小雷相信没有人会特意为了这一功能,花大价钱重新换一台最新机型的手机。

但考虑到万众期待的苹果AI系统刚刚发布,或许不少用户仍处于观望阶段,还没有下定决心为了AI功能置换新机,这时在一个甚至多个仅新机型支持的小功能堆积下,推动用户咬牙下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以上纯属小雷闲暇之余的猜测,大家当乐子看就对了。新功能能否促成用户换新,最关键的还是功能好用与否,那么iPhone这一新功能好用吗?

02

新功能看似美好,实则鸡肋

如果说这只是iPhone“电量储备”功能迭代中的小改进,那么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不是该功能的完全体,未来还有很多改进空间,比如接近关机状态支持待机、通话、扫码等功能。

但如果单就时间显示这一更新而言,我的答案是鸡肋。事实上,本次更新对用户的帮助并不大,我也无法理解话题冲上热搜背后的逻辑。

在我看来,用户在电量耗尽的极端情况下,首要需求必然是为手机充电,所有手机品牌的电量应急模式都是为了这个需求服务。当身边没有设备进行充电,或者找到移动充电设置时,无论是通过电话寻求帮助,还是扫码解锁充电宝进行充电,都是用户最常见的应急场景,而时间显示大概率只能让用户绝望得更明白些,对解决用户需求没有任何帮助。

部分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雷截选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评论,大家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人对iPhone新功能并不感冒,并认为安卓手机早就实现的功能凭什么上热搜,果粉实属大惊小怪。

图源:微博

新功能具体的实现原理其实并不复杂,正如不少网友说的那样,系统提前保留了一部分备用电量,系统显示电量耗尽,其实并不是手机真正的极限状态,实际上还保留有少量电量。这也是大部分手机电量应急模式的原理,并不是多么高科技的技术手段。

对于所有手机用户来说,电量应急模式是必要的,尽管使用到它的次数屈指可数,部分用户可能从购入到换机都没有用过,但谁也不敢保证不会遇到电量耗尽的尴尬处境,相比起卫星通信等功能,用户使用电量应急模式的可能性无疑要高很多,并且每次用到都能大概率解决需求。

说会iPhone本身,“电量储备”功能支持手机关机状态使用“查找我的 iPhone”、时间显示和NFC解锁等功能,在安卓阵营面前显得有些苍白。不仅是“电量储备”,而且iOS 18中新增的许多功能都是安卓上早就有,并且已经迭代成熟的功能。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苹果或许真的要承认创新瓶颈这一现实,尤其是软件功能创新的无力感。

03

跟随式“创新”,

很难成为用户换新的理由

苹果在WWDC 2024上重磅公布了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并为iPhone、iPad、Mac等设备引入一系列AI功能。这意味着苹果终于从AI时代的旁观者,摇身一变成为了竞争者,坊间关于苹果是AI行业落后者的言论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不过大家对苹果拥抱AI创新的看法似乎并不一致,分析师郭明錤承认苹果将强大的功能整合到其操作系统和应用的各个方面将成为其优势,但他并不认为苹果已经取得了超出市场预期的突破性进展,同时他对于即将在秋季发布的iPhone 16系列及其配套操作系统能否引发用户换机潮持怀疑态度。

有怀疑也有肯定,苹果美股经历了WWDC 2024当天短暂的下跌后,在随后两天迎来了大幅上涨。截至6月12日美股开盘,苹果股价一路飙升至215美元,市值也达到了创纪录的3.3万亿美元,一举超越微软再次登顶全球*的宝座。

两种看法之间的分歧,本质上是针对苹果创新的预期差异。一方面,市场对苹果的AI创新抱有高度期待,认为这将是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保持*地位的关键。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尽管苹果的AI功能可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但这些创新是否足够吸引用户更换设备,还有待市场验证。

小雷前两天全程看完了WWDC 2024,Apple Intelligence带来的AI功能以及功能呈现形式和使用场景,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惊喜,毕竟文本摘要、图片生成、照片查找、AI智能助理等一系列功能,我们在安卓手机或大模型应用中已经见识过了。就个人而言,单凭这些功能很难说服我更换最新机型。

Apple Intelligence*的优势或许还是苹果过去十余年中赖以生存的软硬件生态优势,手机、平板电脑等不同设备间的AI交互,这是其他安卓厂商暂时难以实现的,但这对苹果来说,要相对轻松许多,用户也能获得1+1>2的跨设备使用体验。

在小雷看来,这是苹果在AI领域摆脱“跟随者”称号的*机会之一,由于苹果参与AI手机的时间太晚,底蕴不足,Apple Intelligence短时间内必然无法打造出颠覆性的AI落地应用,不然也不至于与ChatGPT在AI领域展开合作。

创新,是苹果安身立命的根本,类似“电量储备”的更新总给人一种活在安卓阴影里的感觉,苹果只有摆脱跟随式创新,才有机会在AI时代延续智能手机时代的统治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雷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