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首页 产业 ai 正文

大厂战投部招人,月薪10万

随着ChatGPT横空出世,大厂战投部像买白菜一样抢投头部项目的画面,似乎又回来了。
2024-06-17 16:19 · 投资界 刘博

当裁员笼罩VC圈,大厂战投部意外热闹了起来。

“招聘AI投资经理,100-200k”最近一则大厂战投部招聘流出。该职位描述为:负责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组合管理、行业研究以及投资决策等工作。

我们选取了部分职位要求:

本科以上学历;

有十年以上的VC/PE从业经验,在AI领域有丰富的资源;

对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深入理解,了解深度学习等方向;

“今年AI方向的投资人很抢手。”任职于北京某猎头公司的Monica,聊起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找过来的清一色都是大厂战投部门,需求更是简单明了,“要有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经历,毕业于国内外优秀院校CS专业加分。”

这是一幅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景象。众所周知,大厂战投在前两年基本收缩,无论是BAT还是字节跳动、美团,出手节奏都变得克制。但随着ChatGPT横空出世,大厂战投部像买白菜一样抢投头部项目的画面,似乎又回来了。

年薪动辄百万

大厂急招AI投资人

大厂战投对AI投资人有多渴求?

我们通过猎头梳理了几个颇为典型的大厂战投部招聘需求——

1、A大厂-AI方向投资SA-VP 80-110k

上海15-10年博士

挖掘、开发、筛选人工智能AI领域投资项目...

2、B大厂-投资经理/高级投资经理 25-50k·16薪

重点关注AI方向的行业和市场趋势,挖掘行业内的投资机会;

部分任职要求:

硕士以上学历,理工科背景优先考虑;海外留学经历,英语可做工作语言;

五年左右早期投资经验,对科技行业,尤其是AI方向有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梳理下来,猎头朋友Monica透露,目前几乎主流大厂战投部都有招聘名额释放出来。相比以往的VC/PE从业经历,这一波招聘更看重AI产业履历。

一位大厂战投负责人直接跟Monica吐槽,之前看了一圈市场化投资机构的同行,也难有合适的人选,于是把目光瞄向从AI公司想转行VC的技术大牛。“但这个概率可能和投项目差不多,聊大几十个甚至近百个候选人,能出一个offer就不错了。”

人才难求,有的大厂战投选择“曲线救国”。Monica表示,一些资深产业大佬目前无法脱身加入投资机构,如果他们愿意接受专家咨询,大厂战投也愿意付费。例如字节跳动在官网发布了“战略分析-AI创新业务”、“技术战略分析师”等一系列相关职位,职位要求也放宽到有券商研究所、战略咨询经验。

为何大厂战投急招AI投资人?

直接原因无非是几乎主流大厂都在投AI。不久前,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发布联合署名的致股东信中,给出三大投资AI的理由:一是作为技术探路者的阿里巴巴,希望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前景,并将为突破机器智能的极限持续投资;二是作为云计算提供者的阿里巴巴,希望承接大模型爆发带来的算力需求,为云计算带来直接的积极增长;三是作为拥有丰富应用场景的阿里巴巴,希望这些场景和应用能通过AI实现锐变。

同时,投资AI大模型对于大厂而言十分迫切。因为大模型是云服务的组成部分,会对云厂商天然依赖。硅谷风投机构a16z此前调查发现,大模型创业公司8-9成的早期融资都用于向云厂商购买算力;a16z估计,未来行业更成熟时,模型和应用公司每年也要把10%-20%的营收送给云厂商手中。

“资金是支持,算力是生意,以参股带动算力、算法生意,是阿里和腾讯这些大厂参股的目的。”因此,大厂战投急需AI投资人才,通过投资AI大模型补齐自己的生态短板,协同业务部门战略需求,快速搭建一个有战力的队伍。

中国大模型融资一幕

“大厂轮”盛行

放眼AI创业江湖,大厂战投的身影尤为忙碌。

其中,阿里堪称去年迄今最猛AI“捕手”,凭借扫货似的投资打法,迅速聚齐了大模型五虎。一级市场同行甚至开起了玩笑:“阿里,你是在集邮吗?”

具体来看,阿里这波出手从2023下半年开始,先是投资了智谱AI的B4轮;紧接着又参投百川智能的A轮以及领投了零一万物;进入2024年,阿里连续投资了月之暗面和MiniMax新一轮融资。

此前阿里云CTO周靖人曾表示,“不同的场景会有不一样的需求,一个模型不可能服务所有需求,也不是只有一种对应方式。促进中国AI生态繁荣,才是阿里云的首要目标。”

腾讯也不遑多让。早于阿里,腾讯在去年5月就投资了清华系大模型公司深言科技,彼时工商信息显示,深言科技股东新增腾讯旗下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而在Minimax、百川智能和智谱AI的投资阵容中,同样也出现腾讯的身影。

早在腾讯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马化腾就曾透露,腾讯正加大投资AI大模型,为产品赋予新的功能,并提升对内容和广告的精准推荐能力。“我们不仅致力于将领先的人工智能能力定位为自身业务发展的倍增器,也让其为我们的企业客户,乃至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几乎同一时间,美团龙珠成为了月之暗面A1轮的领投方。

相比之下,百度和字节跳动的投资节奏略为保守。去年5月,百度正式宣布设立规模为10亿元的「百度文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孵化大模型领域的优质创业企业。

字节跳动则似乎更专注于自研大模型,目前尚未公开出手任何一家大模型创业公司。今年5月,字节向外一次性推出了豆包大模型的全系列模型。与此同时,字节也正在探索AI硬件的新方向,最近出资数亿元收购了新锐电子消费品牌Oladance。

不知不觉,中国头部AI独角兽身后都出现大厂们的身影。一位VC合伙人表示,以往沿着流量和平台逻辑的投资案例消失不见,“赢者通吃、一家独大”的时代正被打破,“但投资AI,尤其是大模型,让这些沉寂许久的大厂战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又能再现往日攻城略地的荣光。”

一场大竞赛:

全球大厂疯狂抢AI

大洋彼岸,相似的一幕也在上演。

早早押注OpenAI的微软,并没有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今年2月,微软发布声明称,将向法国初创企业Mistral AI投资20亿欧元(约合21亿美元),后者最新估值已达到60亿欧元。

亚马逊也不甘示弱。前不久,亚马逊宣布已向Claude大模型母公司Anthropic追加27.5亿美元投资,至此累计总投资达4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亚马逊30年以来最大的一笔外部投资。

还有更典型的案例——今年5月,人工智能公司Scale AI宣布获得10亿美元融资,估值为138亿美元(约为人民币1000亿元),身后站着大半个硅谷圈大佬,英伟达位列其中,当然也出现亚马逊、英特尔、Meta等超级大厂。

提及AI投资,黄仁勋在很多场合都强调过,尽早对遥远的未来进行投资是英伟达的必走之路。甚至悄然间,英伟达已构筑出一幅庞大的投资版图。S&P Global数据显示,英伟达在2023年已成为仅次于微软、软银和谷歌的第四大风险投资企业。

目之所及,全球大厂几乎都在疯狂投AI。

同样地,当下最火爆的融资几乎都是来自AI。最近人工智能独角兽Cohere刚从英伟达、Salesforce Ventures、思科等投资方筹集到4.5亿美元资金,估值达到50亿美元(360亿人民币)。可以说,AI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吸金黑洞”。

“AI 2.0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革命。”李开复一年前的判断言犹在耳。顺为资本合伙人程天也认为,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生成式 AI 通用模型逐渐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焦点。

历史的河流浩浩荡荡。眼下我们正身处一个AI新时代的开始,过去的经验、知识、认知将在AI新时代被通通打破。正如孙正义此前所言,“要么采用AI,要么落后。”

(文中Monica为化名)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博,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06/535498.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