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400亿,汉领资本宣布S基金关账

这是全球股权投资江湖苦于退出的一缕写照,当LP亟待流动性和现金回报,越来越多S基金浮现。中国一级市场也正在经历相同的景象。
2024-06-21 11:13 · 投资界 周佳丽

又一笔超级募资诞生。

投资界前哨获悉,汉领资本Hamilton Lane正式宣布旗下第六期全球S基金最终关账,总规模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0亿元),是这家老牌PE有史以来最大一只基金。

1991年成立于美国费城,汉领资本至今执掌约9200亿美元资产(约6.6万亿人民币),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2022年,汉领资本成为上海第一家通过QFLP设立的S基金,去年上海办公室开始运营,目前正在部署境内人民币基金。

这是全球股权投资江湖苦于退出的一缕写照,当LP亟待流动性和现金回报,越来越多S基金浮现。中国一级市场也正在经历相同的景象。

S基金里程碑

汉领资本募集400亿

这笔募资超出了最初目标。更多细节披露——

得益于现有LP及新增LP的大力支持,汉领资本这只最新基金超募原定的50亿美元基金规模。LP构成主要包括企业、养老金、工会、主权基金、捐赠基金、基金会、私人财富平台及其他金融机构等来自超过30个国家的投资者。

“这次募资的成功是汉领资本的重要里程碑,也彰显了我们在S基金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汉领资本全球投资联席主管兼S投资主管Tom Kerr表示,本期基金是我们S投资平台发展的延续,期待继续在市场上发掘更多我们熟知并有竞争力的S交易投资机会。

你可能还不太熟悉汉领资本。这其实是一家已经诞生30余年的老牌PE,主要业务为私募股权市场的基金投资(母基金)、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投资(S基金)和私募股权直接投资。在S基金领域,汉领资本经验丰富,已拥有超24年的投资经验。

2021年,汉领资本第五期全球S基金完成关账,总规模为39亿美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汉领资本S基金平台总资产管理规模约209亿美元。

当前,汉领资本拥有员工约700人,在北美、欧洲、亚太及中东地区均设有办公室。2007年起,汉领资本就开始布局中国市场,但多以LP身份投资在中国的美元基金,颇为低调。

最近这两年,这家PE豪门在中国的身影愈发活跃。印象深刻的是2022年5月,汉领资本宣布获得上海市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资格,成为上海市第一家通过QFLP设立的S基金。拿到牌照后,汉领资本上海办公室在2023年2月开始运营。

这是继中国香港之后,汉领资本在大中华区的又一重要办公室,汉领资本董事总经理及亚太投资联席主席夏明晨将领导上海办公室的业务发展。去年11月,夏明晨曾谈到汉领资本在中国投资市场的最新进展:“汉领资本看好中国境内投资市场,在现有上海QFLP设立的S基金之外,同时在部署境内人民币基金。”

最新进展是今年3月,汉领(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备案登记,机构类型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如此种种,透露着汉领资本进一步拓展在中国境内业务的决心。

全力搞退出

汉领资本此番超募,是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退出急迫的一缕缩影。

大洋彼岸的中国一级市场也不例外,退出正在成为机构内部最要紧的事。但真实的退出数据颇为严峻——

清科研究中心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各市场退出活跃度显著下降,同比下降56.2%。其中,在 IPO方面的退出案例同比下降49.2%;其他各类退出交易情况也不见起色,回购、股转和并购交易的同比降幅分别为50%、71%和55%。

复盘过去,每一次IPO阶段性收紧,S基金就会起风——解决了GP/LP流动性错配的难题。贝恩公司《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报告》指出,私募股权基金有大量资产亟待退出,而IPO退出通道受限。在这一背景下,S基金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正在提升,有望进一步活跃市场。

“过去几年市场的估值体系发生很大变化,一级市场的资产估值下降,实际上给我们S基金做资产组合的转让创造了一个好时机。”谈及中国S市场的机遇,夏明晨曾谈到,如今IPO节奏放缓,给人民币基金的退出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大量到期的基金有强大的退出需求,这也是S基金重要的交易基础。

一级市场“堰塞湖”愈演愈烈,S基金被寄予厚望,大家对“S基金就是收一些不太好的项目”的误解也渐渐远去。

一方面,万亿政府引导基金等待退出,国资体系下的S基金正一个个赶来。今年以来,我们看到创投行业掀起了一波S基金热潮,包括上海、合肥、浙江、成都、厦门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宣布设立S基金,退出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GP们打包卖资产,好不热闹。一位从事私募股权S交易的投资人透露,今年做S的人明显多了起来,现在项目的估值也很有吸引力,“很多S资产折扣高达50%”。不过他也坦言,尽管部分S资产折扣很大,但估值差距仍然存在。

这背后,S交易背负着诸多阻力。清科研究中心曾调研统计,93.8%的机构认为资产定价是S交易的重点和难点,缺乏政策指导、实践经验和竞价机制是我国S交易市场未形成统一估值标准的主要原因。

但不论如何,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存量时代,退出紧迫,S基金一定是疏通退出症结的有利工具。

毕竟,当前一级市场流动性难题摆在眼前。正如一位创投大佬最近感慨:“我们一定要解决一级市场消化不良的问题。让资金流动起来,让创投之水流动起来,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资金回流,支持中国的创新、支持中国的创业、支持中国的科创。”

此情此景,S基金翻开崭新一页。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周佳丽,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06/535743.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