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于6月13日召开以人才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滨海新区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以“大人才”思路持续升级“鲲鹏计划”,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创新事业,持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目前,新区集聚人才86.3万人,领军人才约1400人。
盘活存量,放权松绑“用好才”。“我们坚持授权、松绑和评价一体集成,发挥创新主体评价人才的主导作用。谁是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企业说了算。”滨海新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宋哲介绍,目前新区已支持3800余家创新主体评价人才超过15万人,出台新型研发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14家科研机构完善了薪酬激励制度,让人才获得了更多的成果和收益,也涌现出一批“千万元教授”,甚至“亿元教授”。
培育增量,不拘一格“引好才”。新区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施重大引才项目,50余项政策先行先试;用好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6个留创园,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在全市海外创新载体评比中获三连冠。
提升质量,聚焦重点“育好才”。新区建立了信创、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4个产教联合体,其中两个入选首批国家级的产教联合体,汇聚高校、企业、孵化器等创新主体514家,培养了1.8万余名人才;建设了航空航天、融资租赁等19个产业人才联盟,链接企业和高校院所2198家,精准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新区将围绕新制造、新服务、新空间等优势,以人才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以新制造集聚人才,系统优化产业结构,驱动港产城融合发展;以新服务培育人才,持续提升产业价值,带动教科人一体发展;以新空间成就人才,全面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宋哲介绍,新区大力推动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互相支撑、整体发展,打造世界级的港口城市,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结合滨城产业特点和人才发展需要,新区释放市级“海河英才”和区级“鲲鹏计划”的叠加引才优势,实施“8151”工程,布局生物制造、细胞和基因治疗、脑科学与智能医学、自主信创、深海探采、空天利用、先进能源、新型材料等8个未来产业赛道,建设10个未来产业集聚区,构建50个未来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培育100个未来产业发展平台和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国内领 先、国际一 流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