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便利店冰杯全网杀疯

当下,茶饮的主力消费群依然是年轻人,对于好玩、有趣的产品体验永远有好奇心和尝新欲。
2024-07-01 15:54 · 微信公众号:咖门 伍月

这个夏天,冰杯成顶流。

年轻人涌入便利店争先抢购,还拍照发圈大晒自己的DIY创意。

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全网刷屏,热度甚至超过了很多品牌精心推出的新品。

对茶饮店的生意有影响吗?如何应对?

“便利店冰杯”卖爆了

盒马、饿了么都来分一杯羹

最近,“是谁在买3.5元一杯的冰杯”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1.5亿。

买一杯冰杯,倒入饮料、咖啡或者酒,就能DIY出不同风味的饮品,成为这个夏天年轻人的新宠。

打开小红书,搜索“冰杯”关键词,相关分享笔记超过4万篇;抖音上,相同话题播放量突破4000万,各种“冰杯自制饮品”“冰杯DIY”“冰杯调酒”攻略层出不穷。

“便利店冰杯”的热度,甚至超过了很多饮品店精心推出的新品。

我也跟风尝试了一把,到办公室附近的7-11便利店买了一袋7块钱的蜜桃水果冰,再来一瓶5.5元的气泡水,两者混合,一杯高颜值夏日饮品就完成了。

口味也不错,随手一拍夏日氛围感满满。

店员告诉我:“冰杯特别受欢迎,上架一会儿就被抢空了。”我当天下午1点半到店时,3元/杯的原味冰杯已经卖完了。

除了7-11,包括盒马、胖东来、罗森、便利蜂等在内的超市都在卖冰杯,风味、玩法也很多样。

比如,盒马继去年咖啡冰杯热销之后,今年新增了百香果、葡萄等各类含果汁冰杯。最近,郑州门店还推出了“买一瓶饮料+1元”就送一个冰杯的活动。

而罗森、便利蜂等超市除了原味冰杯外,也推出了柠檬冰果珠、草莓等多种口味选择,价格3~13.8元不等

饿了么进入6月后开启“冰冰有礼节”,联合5万家零售门店和蒙牛、伊利、雪花喜力等多冰品、酒水和饮料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千万杯冰杯,只要0.01元即可加购,活动持续到8月。

甚至在短视频平台,有商家专门开起直播销售食用冰杯,特别火爆。

更不用说饮料企业,比如农夫山泉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冰杯单品,此外还有好森、晓德、果音、冰极限、冰力达等品牌分食冰杯市场。

在天眼查APP上,以“制冰”为关键词,可以搜到6080家存续、在业的企业,有436家是在一年以内刚刚成立的。

冰杯热度持续高涨,对茶饮店的生意有影响吗?

冰杯热度高涨

饮品店生意影响大吗?

浏览了上百条网友的分享和评论后,我总结出了冰杯爆红的关键所在:

首先,价格便宜。一个原味冰杯的价格在3元左右,加一瓶茶饮料、气泡水,或者娃哈哈、王老吉,基本上不超过10元就能自制一杯冰爽的夏日饮品。

其次,便利店冰杯距离消费者更近,更易得

最重要的是,自制冰杯有很强的参与感,好玩有趣有创造性,容易激发消费者分享的欲望。

总的来说,这种新鲜消费体验的尝鲜门槛低、方便易得、口感不踩雷、传播度高,综合因素使得冰杯大规模流行。

那么,冰杯会分流饮品店的生意吗?我和很多茶饮从业者聊了聊。

1、对茶饮店生意影响有限,“打卡属性”更强

一部分从业者认为,冰杯确实很火也很好玩,自己也忍不住凑热闹,但对饮品店的生意影响有限。

“冰杯更多被视为一种打卡体验,可能几次尝鲜后,这股热潮便会逐渐消退。”

在市场调查中,我也发现,不少年轻人反馈“10元买的不只是降温解暑,可能还有一条高质量朋友圈”,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2、客群稳定的校园门店,生意不及预期

有些大学附近的茶饮店却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安徽某大专院校附近的“遇见”奶茶店,其店长筱筱告诉我,6月以来,或是冰杯的影响,生意不如预期。

这家店已开了4年了,主打人均15元左右的水果茶、奶茶等,客群相对稳定,往年7月份前生意会迎来一波小高潮,但今年却没有。

“学校几个大超市都在卖冰杯,校门口还新开一家低价咖啡店,或是受这两方面影响”,筱筱说。

总的来说,冰杯确实打卡属性比较强,但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价格势必会降下来,对饮品店来说或多或少会造成一些分流。

饮品店及时上车

摆摊冰杯,每天收400多块

也有不少茶饮店不准备坐以待毙,而是及时上车。

比如,南京的一家茶饮店,最近除了正常门店运营,专门安排店员到夜市上卖起了冰杯,都是提前在店内制作好的,搭配咖啡、奶茶、气泡水、鲜榨果汁,原味售价3元,其他“配方”单价4~8元不等。

“每天摆摊3~4个小时,可卖400多块钱,产品简单,补货也方便”。

对于冰杯摆摊,很多人担心卫生问题,我咨询了食品健康部门的相关人士,对方表示只要使用干净的水制冰,冰杯基本就是安全的,健康风险很低。

当下,茶饮的主力消费群依然是年轻人,对于好玩、有趣的产品体验永远有好奇心和尝新欲。

在他们个性善变的消费需求的推动下,饮品行业持续涌现新的热点,比如之前特别火的“游泳气泡水”,比如这轮的冰杯。

饮品店如果能及时上车,势必会收获一波流量、销量,或目标消费者的好感。

一切潮流都是稍纵即逝的,能不能抓住机会,就看经营者自己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咖门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