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土豪财团又来了。
继首批两只沙特ETF一路绿灯成功登陆A股后,8月初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又与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签署了6份价值总计高达500亿美元的协议。这些金融机构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行、进出口银行、进出口保险公司,均为中国国家金融机构主力军。
签署备忘录,意味着PIF可以到中国来投资,中国也可以到沙特去投资,最重要变化或许是直接用本币贸易结算,不用美元。
看得出来,近两年来以沙特为代表的中东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越发升温,这背后的深意着实让人惊喜。
01
在全球主权财富基金TOP10中,中东财团独占四席,包括阿布扎比投资局、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科威特投资局、卡塔尔投资局。这四家合计总资产高达3.42万亿美元。
这些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在欧美市场资产占比权重更大一些,在中国市场也早已开启投资,并在最近几年越来越有意识增加投资规模。
早在1992年,中国市场首次向外国投资者开放,阿布扎比投资局就已赫然在列。后来,一直到2006年工商银行IPO时才再见中东土豪大手笔出手——科威特投资局、卡塔尔投资局分别认购7.2亿美元、2.06亿美元。
2008-2012年,阿布扎、科威特、卡塔尔等主权基金相继获得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认证,并持续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布局,但投资规模较小。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悍然冻结俄罗斯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震惊全球。此后,中东主权基金或处于分散投资考虑,加速入华投资,并不断在一二级市场扫货资产。
截止今年一季度末,阿布扎比投资局进入前十大流通股的A股公司一共有27家,新进8家,持股市值高达112.89亿元。持股前三的龙头分别为紫金矿业、万化化学、京东方A,持股市值为24.35亿元、18.29亿元、14.14亿元。
其中,阿布扎比投资局在2021Q4杀入紫金矿业前十大股东之列,当季持股比例为0.54%,持仓市值13.68亿元。后持股有小幅波动变化,目前持股比例0.55%,持仓市值却高达24.35亿元。这是一笔很成功的投资。
除A股外,阿布扎比投资局还大幅重仓国内新能源汽车新势力。2023年7月,对蔚来战略投资52.7亿元。短短5个月之后,再度对蔚来投资157亿元。两轮下来,一共拿下蔚来20.1%股份,成为蔚来*大股东,但实控人仍然还是李斌。
再看科威特投资局,为全球*家国家财富主权基金,曾投资风格较为保守,但2000年后有些放飞自我,高风险资产类别都投,包括股票资产、房地产、对冲基金、私募股权等。
据Global SWF统计,2022年,科威特投资局全球股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将近50%。在A股市场,截止今年一季度末,一共现身30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新进11家,总持仓市值超过45亿元。
持股市值前三的龙头包括晨光股份、恒立液压、贝泰妮,均超过3亿元。然而三家龙头较2021年高峰回撤巨大,科威特投资局显然录得不小亏损。
当然,相比于阿布扎比、科威特投资局,沙特主权基金在最近几年对中国的投资要激进得多。
02
沙特资本投资网络不复杂,主要分为PIF和沙特阿美。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PIF是沙特阿美主要股东,而沙特阿美又是PIF主要资金来源,两者均属于沙特国有资本。
沙特阿美主要聚焦在石油相关产业链进行直接投资。此外,它也会通过Prosperity7进行风险投资,已投项目包括福联科技、宏景智驾等。PIF则通过资金注资、旗下子公司或区域投资、旗下投资项目风投基金投资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对中国投资。
相比于其他中东海湾国家而言,沙特资本对外开放仅仅只有8年多时间。
在2015年之前,PIF投资主要都投向沙特本土基础设施,占比高达98%,而海外投资占比仅只有2%。
2016年,沙特发布“2030年愿景”,列出300个具体转型目标,誓要改变过去极度依赖石油的经济格局。之后,PIF便开始加速对外投资。
当年9月,PIF宣布向日本软银基金注资450亿美元。据传,彼时的小萨勒曼在日本东京与软银的孙正义仅交谈了45分钟就选择了投资,平均每分钟算下来10亿美元。当然,彼时的孙正义风光无限,成为全球*千亿美元基金的掌舵人。
刚开始,软银一期基金顺风顺水,压中了中 美多家科技大厂,包括英伟达、字节跳动、滴滴出行等。后来,软银基金连续踩大雷,加之国内科技企业因反垄断政策估值回撤颇大,PIF回报并不理想,与最初设定的目标相去甚远。
后来,PIF转变投资思路,从过去间接投资转为直接投资,从过去只关注互联网到现在新能源、石油石化等新兴、传统产业都有覆盖。
从2019年起,PIF相继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主权基金)、阿里巴巴、深圳福田分别成立中沙产业投资基金(CSIIF)、易达资本、蓝海太库私募公司。后两者分别聚焦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沙特2030年愿景”相关重大项目上、中国科技企业投资,并推进相关项目落地沙特。
截止今年7月,PIF在中国市场投资额已经高达220亿美元,约合1600亿元人民币,聚焦在汽车、医疗保健、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
此外,沙特阿美在中国投资石化产业更为凶狠。2023年,出资246亿元人民币拿下荣盛石化10%的股权。同年,沙特联合其余三大石化巨头计划收购盛虹石化、恒力石化、裕龙石化10%的股权。多轮投资下来,沙特阿美在2023年成为对华投资最多的外企之一。
另据英国《经济学人》6月报道称,未来10年,中国石化产业可能会再吸收1000亿美元的沙特投资。目前,沙特阿美每天大约可以将200万桶原油转化为石化产品。沙特阿美CEO纳赛尔在中国表示,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每天可以转换约400万桶。
03
包括沙特在内的中东主权投资者为什么对中国市场越来越感兴趣,并加速入华投资?
这其实是中东与中国的一场双向奔赴。
基于地缘政治等多方面考虑,越来越多欧美外资企业实施“中国+1”经营策略,试图降低对于中国产业链依赖。在此大市下,欧美国家对华投资增速大为放缓。
这样一来,中国也有更多余量空间容纳中东投资者,来完成外资拼图。其实上,从2023年开始,其实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带队前往中东寻求募资。
对于中东国家而言,他们也有自己的深层次考虑。
一方面,资产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风险太高。过去中东主权基金几乎都重仓押注欧美市场,但俄乌冲突爆发后,一些列金融制裁令中东国家大为震撼,驱动着一部分资产分散布局,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不断增持黄金是一个道理。
另一方面,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很多新兴行业实现了崛起,让中东这些国家看到了拓展新经济领域的可能,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良好样本。
其实,这些年中东主权基金出手,除了看重长期价值与回报外,还特别注重将新兴业务引入到本国,带动当地产业转型与升级。比如,今年5月,联想集团获得PIF旗下新公司Alat的144亿元战略投资,但需要联想将在沙特设立地区总部,布置相关生产设施。
当然,不仅仅是中东土豪组团在中国“买买买”,中国对中东地区的投资也在不断加深。一级市场中,2023年以来,不止一家知名VC将办公司开到了中东,目的很明确,推动国内与中东企业的合作落地。在金融市场领域,今年6月首批2只境内投资沙特ETF获批,一经上市获得了国内投资者疯狂追逐。当然,更多的是中国企业在中东进行实体项目的布局与投资。
这场双向奔赴,还在热烈上演。(全文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格隆汇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