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传出售六成老股融资,到成为牌桌上豪掷千金的投资新贵——智谱AI仅仅用了几个月,就完成了这样的身份转变。
这家2019成立的年轻企业身上有着太多头衔:“大模型五虎之一”“清华系明星团队背景”“对标OpenAI”“投资拿到手软”“本土AI独角兽”……但在各方势力争先下场,堪称烈火烹油的大模型市场中,上述任何一个描述都算不上特殊。
在这场有关金钱、算力、数据、人才种种要素的权力游戏里,智谱AI最特别之处,是它于不知不觉间,从“被动”等待资本的新玩家,化为了手握子弹、“主动”撒钱的那一方。据公开信息显示,过去两年智谱至少完成超50亿元的融资额,而过去几个月,其已密集出手了十余次。
一家大模型公司,开始“不务正业”沦为资本玩家。
不务正业“扫货式投资”
8月4日,智谱AI在自己坐落于五道口清华科技园的公司内,举办了一场活动,智谱AI CEO张鹏亲自站台以示重视。但这并不是常见于大模型创企的新品发布会或技术交流日,而是一场投资路演,因此关注范围更多集中于投资圈——有300余位投资人亲临现场,远远超过原规划的180位名额。
不过这一次,智谱并不是站在台上、推销自己的一方,而成了主动攒局、坐在台下挑挑拣拣的角色。
这种情形让人觉得少见,毕竟在大模型的战局中,智谱一向以“技术”标签示人,但这种大张旗鼓的路演行为,不免让外界认为,其正在丧失技术底色,玩起资本游戏。
就在今年1月份,智谱AI曾公布将联合生态伙伴正式推出AGI生态基金“Z 基金”,基金总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
本次则是“Z计划”首次举办大规模路演活动。共计25家企业赴会参与,逐一进行时长5分钟的展示,一争进入“Z计划”的名额。
图|8月4日路演企业名单,图源/智谱AI“Z计划支持大模型创业”
并且,这种奔赴资本市场的动作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据爱企查显示,刚刚过去的7月份,“北京星连鼎森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成立,这支新基金由智谱AI、星连肇基、京成燕北三方共同发起,合计出资2.6亿元。其中,智谱AI认缴出资额达2亿元,成了整支基金中*主导地位的LP。
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其已投资了十余家相关企业。而被投企业的业务范围涵盖大模型上下游产业链,堪称“扫货式投资”。另有创业者在社交平台透露,有智谱战投的人向自己要BP(商业计划书),“但我们做的业务和大模型完全没有关系”。
早在2022年12月,同为清华系AI团队、专注计算精神心理诊疗领域的“聆心智能”完成天使+轮融资时,智谱AI就曾出手支持。
时间转到2023年9月,据媒体报道,聆心智能已被智谱AI全资收购,最终成交时的整体估值在几亿人民币上下。随后尽管智谱回应称并不存在全资收购而只是增持,这也是智谱首次大范围在公众面前将自己的投资人角色呈现出来。
此外凤凰网科技向业内人士了解到,在2023年下半年,智谱AI就已物色了有战略投资经验的人士加入公司。
在那之后,它开始以更高的频次在投资之路上出击。
比如在AI Infra(AI基础设施)层,在2023年末和2024年3月智谱AI先后投资了涉及AI算力相关业务的“无问芯穹”和“清程极智”;参与2023年末AI法律创业公司“幂律智能”的8000万元B轮融资;在今年以来爆火的文生视频市场,在2024年3月出手了“生数科技”……
整体来看,据“AI新智能”在5月份从智谱某意向投资人处了解,目前“Z计划”已投资13家AI大模型产业相关创业公司,还有27家公司等待孵化。
融了超50亿,开始大手笔撒钱
根据智谱AI“Z计划”官方公布,Z基金面向的对象有两个条件,需是“未上市的初创企业,原则上成立五年以内”“优秀独立和早期开发者/团队”。
既要投得早又要投得小,这也折射出智谱AI对整个大模型产业链条的“既要又要”的野心。
但在拥有主导金钱流向的能力之前,智谱与资本的关系其实一度紧张。
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在2022年大模型爆火之前,智谱AI“项目最困难的时候”,曾一度遭到创始股东中科创星的抛售。后者在当时退出了所持有部分的 25%老股。
而退出原因除了基金到期外,更因为中科创星高层对智谱乃至整个AI市场不够看好,彼时因为AI企业很难上市,“中科创星从2021年起就撤掉了AI投资组。双方因此产生了嫌隙”。
而时移势易,随着OpenAI发布ChatGPT掀起全球产业热潮,智谱AI又重新拥抱了资本热情。有媒体写道,当新的机构想要进入时,智谱AI选择让已经离心离德的中科创星退出以腾出份额。2023年,中科创星两次卖出了所持有的智谱AI股份,工商平台显示如今前者持股比例已下降至2.84%。
这样的进退之间,智谱AI在2023年接连斩获了美团、小米、腾讯、红杉、阿里等明星机构递来的充足弹药。
一位投资行业人士向凤凰网科技分析道,今年上半年行业内曾传出“智谱AI在出售五六成老股”的消息,消息或是由中科创星此前的退出而演变。
进入2024年,智谱AI又接连拿下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以及来自沙特阿美旗下Prosperity7的约4亿美元投资。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后,其估值达到了约30亿美元,跻身200亿俱乐部。据公开可查信息统计,智谱AI在近两年合计共拿到了超过50亿元的融资金额,“弹药”充盈的智谱AI,开始对外撒钱。
有趣的是,在智谱AI坐上牌桌的过程中,曾经的老投资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据报道,2019年,主导中科创星投资智谱AI的是时任前者投资总监的李文珏。
但在那之后,李文珏离开了中科创星,进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担任投资总监。2021年,李文珏参与创办了聆心智能;伴随该公司被智谱AI收购,她也成为了智谱AI副总裁,主要负责的正是智谱AI的战投业务“Z计划”。
大模型卖不动,投资来凑?
纵观进入2024年以来智谱AI的发展脉络,迭代更新大模型相关产品,和完善对外投资布局是两条主线。而这两条线并非平行,两者的战略交点。是它想在商业化落地端抢占先机。
智谱AI CEO张鹏曾公开解释过公司的投资思路:“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大模型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我们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把生态圈越做越大,这是我们更长远的商业化目标。” 在谈及2024年商业愿景时,他也讲道:“让大模型真正落下来,接地气,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用投资推进整个生态成熟发展,助推大模型商业化进程提速,这种发展链路并不直接,甚至堪称“激进”。但如果放眼到全球大模型的高端战场之上,这种操作算不上稀奇。
比如国内众多大模型企业的追赶对象OpenAI同样曾多番对外投资布局,在刚刚过去的8月7日,有消息称其计划向智能硬件企业Opal公司投资6000万美元,用于研发创意相关的 AI 设备。此前,OpenAI还曾经官宣要投资价值数万亿美元的AI芯片基础设施、参与人形机器人厂商Figure AI融资等等。
而对智谱来说,他们也迫切的需要找到新的商业转化思路。
有业内人士透露:“智谱AI去年合同签约额1个亿,今年目标3亿,在整个大模型行业已经遥遥*了。”但其也表示,能开出单的销售寥寥无几,“智谱走的是销售快进快出的思路,开不出单子就走人。”
2023年,智谱AI在各大应用商店上线了生成式AI助手智谱清言App,并曾接入金山办公等企业产品中。
图|来源于网络
梳理签约事件来看,进入2024,智谱AI商业化进程的确明显加速。
今年3月份,市场曝出智谱AI为上汽集团旗下智己品牌提供GLM系列基座模型服务;4月,智谱AI签下了内蒙古电力、岚图汽车、北京交通大学、邮政储蓄银行等甲方大模型部署项目;5月份,又有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机构达成合作的消息。
在人员规模上,智谱AI也增长迅速,据一位猎头对凤凰网科技透露,据其4月份获得的内部信息,如今智谱AI规模约在700人级别,其中销售、市场相关岗位在60人左右。而据爱企查显示,截至2023年末,智谱AI的参保人数为439人。
另有报道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中旬,智谱AI的商业化团队从最初的十几人迅速发展到上百人,从售前到售后、包括解决方案均建立了完善的团队。指挥分配上,智谱的商业化也是“一把手工程”,尽可能覆盖更多行业。
“渴望拿融资的标的项目”和“其他众多AI项目的金主”。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同时存在于一家初创企业身上,如今的创投环境下,这种独特现象除了AI大模型市场外也是*。
这既是大模型市场站上风口的另一个证据,也更多地折射出了AI市场生态整体的不够成熟。
客观而言,在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不足的情况下,大模型企业下场押注全产业链不失为一个破局方式。但这个游戏模式想要持续下去,*的问题是,它能否在这场无硝烟的“无限战争”中,保有无限子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凤凰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