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刚拿下首款一类创新药的重庆

2022年年底,血液净化龙头山外山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实现了重庆在科创板“零”的突破。在这之后,登康口腔、西山科技以及智翔金泰也相继在一年内上市。
2024-09-04 11:09 · 动脉网 牟磊

近日,重庆*一类生物创新药——赛立奇单抗注射液正式获批上市。据悉,赛立奇单抗注射液主要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是智翔金泰*获批上市的产品,同时也是国内*全人源IL-17A靶点药物。

事实上,在近几年,重庆在医药领域时有重磅信息披露,比如在2022年年底,随着血液净化龙头山外山在科创板成功上市,重庆不仅实现了在科创板“零”的突破,同时也打破了重庆医疗领域五年没有IPO的尴尬记录。而在诸多突破的加持下,行业里也逐渐诞生了一个疑问,即重庆医药产业何时能迎来爆发?能否像重庆的经济地位一样,也能站在全国一线?这引起了不少行业人士的关注。

重庆医药为何被落下了?

事实上,重庆医药产业一直给人一种反差感,这是因为相比于重庆的经济地位,其医药产业一直相对靠后。以最直观的一级市场为例,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重庆医药领域今年仅完成5起融资,这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差距明显。

但重庆医药曾经也辉煌过,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重庆医药产值就已经达到70亿元左右,是全国六大制药基地之一,拥有西南合成、西南药业、重庆制药一厂至七厂等多个大药厂。不过,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全球医药产业变革,重庆医药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稀缺、资本活跃度不高、聚集效应不强等劣势逐渐放大,其产业也因此进入低迷,全国排名从前6快速跌到近20。

而也是在这一时期,凭借长安铃木、福特、马自达等合资品牌和本地品牌,重庆汽车产业迎来了十年黄金时代,因此更多的精力及资源都在向其倾斜,在强烈对比之下,重庆医药就慢慢被遗忘了。

但二十年后,也就是从2020年开始,我国医药产业又一次站在了变革的关键点上。这一次,重庆决定卷土重来,近几年在医药领域投入非常大,包括设立2000亿母基金、建立金凤实验室、打造国际生物城等,而这些动作都是在弥补重庆医药产业的短板。

在2023年“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主题圆桌会议”上,深创投副总裁刘波曾简明扼要地指出了重庆在产业发展上还欠缺的地方:*缺龙头企业的引领;第二生态不完整;第三缺科创企业;第四缺上市公司;第五缺资金缺创投;第六缺机制,重庆需要探索在国有体制下引进市场化经营机制。

图1.重庆16家上市医疗企业代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虽然这些问题面向的是全产业,但聚焦医药领域同样适用。比如缺乏龙头企业引领,目前,重庆在医药板块共有16家上市企业,其中智飞生物、太极集团与智翔金泰市值均超过百亿,尤其是智飞生物,作为疫苗龙头,市值更是突破500亿。不过从现阶段来看,这些上市企业对于本地产业的推动并不明显,重庆还缺乏像长安这样能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除此之外,资本匮乏也是横在重庆医药产业面前的一大难题。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和机制,重庆在创投圈的存在感一直较弱,本土机构较少,另外也很难吸引外部头部机构押注。而这一劣势很好地投射在一级市场上,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0年之后重庆共在医药领域完成56起融资,投资体量明显不够。

最后要提到的是创新环节,这一直是重庆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作为制造业重镇,重庆尽管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良好,但目前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落地层面,而非研发引领。对此,重庆某药企创始人谈道,“重庆创新环节薄弱的核心就在于‘我要转’的动力不强,也就是说,关于创新方面的引领和供给都还不够。”

那么,面对这些痛点,重庆现目前已经解决到什么程度了呢?

连续收获4个IPO,重庆与医药企业越站越近

2022年年底,血液净化龙头山外山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实现了重庆在科创板“零”的突破。在这之后,登康口腔、西山科技以及智翔金泰也相继在一年内上市。

这当然离不开重庆在背后所做的努力。以登康口腔为例,在上市之前,重庆股权服务集团曾两次组织深交所专家到访,主要是对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辅导,而在此推动下,登康口腔从IPO申请获受理到正式上市仅用了短短50天。这只是其中一面,为协助企业上市,重庆还做了很多布局,包括在政策上松绑,为企业提供资金等。

图2.重庆医药融资轮次比例图(数据来源:动脉橙)

说完上市企业,接着再谈重庆对于初创企业的吸引。过去几年,虽然重庆医药领域投资数量变化不明显,但投资阶段确在大范围向前移,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在2023-2024年8月这一期间,重庆医药领域共完成24起融资,其中A轮以前融资多达16起,占比67%。这意味着,资金开始越来越多地向早期医药项目倾斜。

而在其背后,实际上就是产业链的逐渐完善,这是吸引早期项目落地的先决条件。目前,重庆正加速构建“1+5+N”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其中“1”指重庆国际生物城,这是重庆市*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重点产业园。据悉,生物城已初步建成西部地区*的“1院5中心10平台”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形成了涵盖基础研究、产品研发、中试小试、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能力。

除了扶持本土企业发展,重庆近年来还在积极与头部医药企业进行合作,推动其在重庆扎根。以CRO康龙化成为例,2021年12月,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成立了康龙化成(重庆)新药技术有限公司。原本,康龙化成(重庆)只计划招募300人,但在实际招募过程中,这一数量很快提升至2000,并且规模越来越大。据知情人士透露,康龙化成落地重庆就是想加快小分子CDMO服务的产能建设,而重庆庞大的基础人才以及较低的产业成本很好地对其进行了支撑。

与此同时,重庆与众多跨国大药企的联系也愈发紧密。2024年3月31日,丹纳赫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丹纳赫西部创新中心项目,服务成渝地区医药科研与创新转化。事实上,这并不是重庆*次与MCN建立深度联系,近几年,包括阿斯利康、拜耳、赛诺菲、葛兰素史克、碧迪医疗等都与重庆开展了不同维度的业务合作。

不难发现,从初创企业的聚焦到上市企业的推动,再到与头部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重庆医药当前都在大力布局,而随着企业聚集度增高,重庆医药产业氛围愈发浓厚,产业链条也在逐步完善。

2000亿母基金横空出世,投资更精细也更市场化

2023年5月,重庆宣布成立2000亿产业投资母基金,一时间,近百家一线投资机构来到重庆,包括中金、高瓴、红杉、达晨财智、深创投、IDG、君联、前海方舟、同创伟业等,均在重庆集结。

事实上,这只是开始,在此之后,重庆又陆续发布多个专项产业基金,比如在今年5月,重庆保税港区集团就宣布设立了20亿元生物医药专项子基金,目前,重庆医药产业专项基金已超过百亿。而在此激励下,越来越多的头部机构开始扎堆来重庆淘金。

不过,基金的聚焦并不能直接推动产业发展,如何使其更好地进行市场化运作才是重中之重。以渝富基金为例,作为重庆本土*的投资机构之一,其在2021年专门设立了医药投资小组,并招引了一批医药投资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为弥补自身在医药板块的劣势,渝富基金还积极与头部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在医药板块投资布局。

对此,渝富基金某医药投资人谈道,“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是在看中后期项目,但近几年,我们开始聚焦于早期领域,投资阶段大范围向前移。而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愈发强调市场化,募投管退都严格按照市场化机制来执行。”

这很有必要。据动脉网观察,进入今年之后,各地引导基金退出问题已愈发紧迫,虽然不少地方政府当前都在通过免责、降低返投倍数、减少返投限制、设立S基金等为退出松绑,但可以预见的是,基金后续退出难度仍然较大,这是因为在过去两年,不少地方国资首要考虑的仍然是在不亏损的前提下,如何上交能顺利交差的成绩报告,这完全脱离了市场准则。

重庆很早便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将更多主动权都交给了投资机构。基于此,某资深人士谈道,“重庆政府并不担心国资平台投资亏损,也没有对国资创投机构提出过于苛刻的考核收益与税收方面的要求,在他们眼中,企业投资亏损很正常,这是市场的逻辑,也是平台的干事思维。事实上,只要投资符合规定,监管部门就不会轻易找上门。”

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药投资人开始往来于重庆,这是从前难以看到的景象。

创新载体相继落地,多个前沿领域亟待爆发

2022年6月,金凤实验室正式揭牌投入使用,这是对标于成都天府实验室、长沙芙蓉实验室的新型研发机构。据某入驻科研团队介绍,“金凤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领域,把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作为核心任务,主要以原始理论创新和‘卡脖子’技术基础理论突破为首要目标,这是金凤有别于其他实验室的主攻方向。”

目前,金凤实验室已入驻40个科研团队,到位科研人员371人,共落户7家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型企业,研究制定重大疾病细分领域科研任务清单6项,累计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77篇,进入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7项。很显然,金凤实验室的落地正在为重庆医药提供源源不断地创新力。

不过,重庆关于医药创新的布局不止金凤,比如在高校及医疗机构上,重庆近些年持续加强了包括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的科研扶持力度,并鼓励其深度参与到医药产业建设之中。另外在平台建设上,2024年4月29日,重庆正式成立了临床研究中心,该负责人表示,此举意在完善重庆生物医药成果转化生态,为加快培育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

图3.《重庆市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

而随着创新能力显著加强,重庆医药正在向多个前沿领域深度布局。2024年7月29日,《重庆市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出台,明确表示将向生物化工与生物基材料、生物药、生物农业与食品、生物能源与环境等领域持续开展创新转化,推动更多成果落地。另外,根据政策指引,到2027年,重庆医药生物制造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将取得系列“从0到1”的研究成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生物技术,并打造3家以上前沿*、根基深厚、支撑有力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

对此,重庆某本土药企创始人谈道,“创新一直是重庆的短板,尤其是在更强调前沿科技的医药领域,这一劣势更加放大。但在近几年,随着更多创新政策出台,以及多个创新载体的落地,再加上高校、医疗机构再深度参与进来,重庆医药创新的潜力正加速释放。”

写在最后

2020年之后,随着我国医药产业进入新的周期,整个产业重心也开始向一批新一线城市快速转移。这背后的逻辑有两点:一是北上广深医药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亟需释放产能;二是新一线城市对经济增长的需求明显增强,于是纷纷抓住了医药这个优质标的。

因此在过去几年,以重庆、成都、合肥、杭州、武汉、长沙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都在加大力度布局医药产业,而从现阶段来看,各地在医药产业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不过,随着产业进程不断推进,各地医药产业的发展当前也逐渐进入瓶颈,典型表现就是产业增速放缓,亟待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

重庆当前也是如此,在顺利跨过产业“0到1”的阶段之后,当前正在向“1到10”的新阶段迈进。但可以明显看到的是,从2022年之后,重庆基于医药产业的动作明显增多,这或许会成为重庆医药未来脱颖而出的筹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