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创新工场助跑计划:做中国YCombinator

2009年夏天,身在美国硅谷的希腊天使投资人Chris Evdmon,给刚刚开始创办创新工场的李开复(微博)写了一封邮件:"我认为Y Combinator模式很值得工场参考和学习,在中国市场上也恰好缺乏这种扶持年轻创业团队的公司"。五分钟后,李开复回复了邮件,也很快促成了"中国本土Y Combinator"的诞生——助跑计划。
2011-03-16 10:52 · Donews 向霜

 挑战:如何挑到合拍的团队

  Chris说,虽然有潜力的创业团队多到数不清,但却不是每一个都适合"助跑计划"的模式,自己最看重的不是产品和创意,而是一个真正合拍的团队。

  "其实现在创业的方向有很多都不错,但找到一个合适的团队不那么容易"。Chris介绍,正因为如此,助跑计划在招募项目的时候,特别在表格里加入了一项"请描述你们是怎样互相认识的"。

  Chris表示,有很多团队之前已经认识,他们是朋友或者同事,彼此相互了解,做起产品来默契度也更高。还有一些只是因为项目关系而结识,彼此不够了解,这会让Chris觉得不那么合适。

  来自西安的"啪嗒游戏"似乎就能说明Chris的这一点坚持。

  对比起年轻的Heypop团队,"啪嗒游戏"已经有了五年历史,创始人张鑫和一帮朋友们从06年毕业之后就开始创业,拿着父母和亲戚给的"天使投资",风风火火地办起了一个3G社区,却很快遭受到了现实的重创,"对社会和行业本身都缺乏认识,选择的创业时机也不够好",到08年,这个社区宣告关闭。

  但失败没有让他们停止创业的念头,反而给了他们沉淀团队的机会。张鑫说,因为失败,很多同事选择了离开去加入新的公司,"这很正常,那时候我们团队成员的工资最高800,*600,和餐馆的服务员待遇差不多"。但还是有两三个朋友选择了留下来再次出发,他们的动力就是开心和梦想。

  张鑫说,最初拿到的创业启动资金打了水漂,自己和朋友们迫切需要靠接活来生存,所以团队里*的女孩就想到了把他们的创业故事画成漫画,最开始是在网上连载,看的人多了以后就选择了出版成册,以此拿到了珍贵的一万块钱版税。"利用这个资金,我们重新开始接项目,什么项目都接过"。

  张鑫回忆,制作动画、flash,做游戏的外包都算是比较靠谱的,就连制作台历,他们都亲自尝试过。"这纯粹是为了公司能够继续生存,但其实整个过程下来,也知道了什么类型的项目适合自己"。

  直到09年,张鑫突然觉得再这么下去,创业已经偏离了原来设定的轨道,自己想做的产品无法实现,于是不再做杂七杂八的项目,而是专心开始打造了一款名叫《植物大作战》的游戏。

  谈到《植物大作战》,张鑫给出了直接的解释:"其实就是借用了《植物大战僵尸》的创意,但是加入了对战的模式,让它成为了社交形式的游戏"。《植物大作战》于去年5月开始在台湾上线运营,第二周开始每天已经超过1万台币,活跃用户数超过20万,在台湾的同类游戏中*。

  张鑫说,这款游戏的成功让团队开始往对的方向走,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找到了"助跑计划"的机会,开始了全新的旅程。

  从西安"移居"到北京的选择,在张鑫看来也并不容易。在他看来,北京够大,创业环境够好但却因为有太多超级公司的存在而让人感觉浮躁,"你每天都会听说这个上市了那个融资五千万美元,每天都心惊肉跳的感觉。反而是在西安远离喧嚣,我们能够沉下心来不断研究、完善自己的产品"。但最终,张鑫还是被助跑计划给出的资源所吸引,"毕竟我们之前视野太狭窄,出来接触下更大的世界,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

  到北京之后,张鑫和团队其他成员继续坚持以《植物大作战》为产品主线,但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用户数量直线下滑的情况。张鑫说,这是社交游戏遇到的常见状况,他们已经开始进行新的语言版本的开发,希望能在海外市场上再战一圈。

  但《植物大作战》仍然不是他们梦想的终点,"我们希望未来可以做一款妇孺皆知的产品",张鑫说,助跑计划给了他们重新出发的信心和平台,但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梦想,还是取决于团队自身的坚持和能力,"我们希望在结束助跑计划后拿到新的投资,来支持我们继续做下去"。

  Chris说,张鑫的创业经历很能说明团队的重要性,但至于最后的产品是否能够越来越好,不仅依赖创新工场的平台资源,更多地还需要团队坚持做下去,"成功与否我们无法保证,也会有从助跑计划走出去的项目失败、死掉,我们只想尽可能地给这些团队提供帮助,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对他们来说会是相当有价值的。"。

  反思:给创业者更多的自由空间

  到今年3月,创新工场助跑计划*期项目已经接近尾声,这些项目会通过融资等方式继续发展。说到感悟和经验,Heypop和啪嗒游戏的项目负责人都觉得,在最初创业的时候,找到合适的人特别重要,而创新工场的平台也让自己找人的过程简单了不少。

  但在Chris看来,助跑计划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管理团队上,助跑计划的时间节点还是会给创业团队压力,如果团队目标设定偏差会不利于团队专注地做好产品。"最重要的目标不是找到融资或其他,而是做成精品";

  其次,在培训课程设置上,需要将与产品相关的课程放在前面,将与公司管理、制度等有关的课程放在后面,这样更加符合创业者的心态变化和学习阶段。

  而即将完成课程的王依然和张鑫觉得,在有了创新工场的大招牌之后,团队自身还需要保持激情、踏实做事,助跑计划给出的三个月的机会,仅仅代表着创业的开始。

未来:看好基于微博平台的优质应用

  目前,创新工场助跑计划已经开始接受第二期的项目申请。Chris介绍,15个项目是这次助跑计划的理想数字。

  "和Y Combinator一样,我们支持的项目数量会逐步上升,但是挑选的标准依然不会降低,宁缺毋滥",Chris说在美国,通过Y Combinator审核的比例在1%左右,参照这个标准,助跑计划第二期希望收到1500-2000个项目申请。

  Chris说,助跑计划青睐切入点巧妙、设置新颖的项目,特别是在微博逐渐流行的当下,希望第二期项目中能有一些是基于微博平台制作的创新性应用。"*的挑战还是在找到合适的团队,我们也希望参与计划的项目能够从北京慢慢扩展到全国。同样,投资人来做和我们一样的事情,那样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获得实现梦想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