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首页 投资 a股 正文

创业板高估值泡沫或将土崩瓦解 创投机构开始出逃

近期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在沪深300指数上涨2%的情况下,中小板成份指数跌幅超过11%,创业板指数更是跌近20%。就个股看,其间跌幅超过30%的创业板股票更是不在少数。曾经打着高成长、高溢价旗号的创业板公司怎么了?创业板泡沫会破灭吗?
2011-05-04 10:39 · 网易财经 白岭

  近期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在沪深300指数上涨2%的情况下,中小板成份指数跌幅超过11%,创业板指数更是跌近20%。就个股看,其间跌幅超过30%的创业板股票更是不在少数。曾经打着高成长、高溢价旗号的创业板公司怎么了?创业板泡沫会破灭吗?

  业绩变脸和高市盈率正在挤破创业板泡沫

  业绩地雷触发,高估值泡沫或将土崩瓦解

  创业板的高溢价是来自成长性的预期,而小盘股的调整也是因成长性低于预期,如海普瑞、中瑞思创大金重工泰胜风能等个股均出现了一季度业绩下滑,预计上半年业绩也将大幅下滑,这就意味着小盘股高估值的基础迅速土崩瓦解。

  据统计,截至4月28日,有202家创业板公司发布一季报,其中155家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其余47家出现同比下滑,下滑幅度*的是新宁物流、宁波G Q Y、龙源技术安居宝、利泰电源,均超过70%,本期业绩出现亏损的有通源石油国联水产、新宁物流美亚柏科

  年报与一季报的大幅变脸引发的股价变动更加剧烈。如创业板公司雷曼光电,2010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为81 .94%,但一季度同比却骤降38 .23%。在公司公布年报前后股价就已经表现不佳,公布一季报后*交易日更是快速跌停,本周四个交易下跌幅度达21.6%。

  创业板公司60倍以上的市盈率,导致创业板综指基数过高

  数据显示,自2009年开闸以来,创业板平均发行市盈率约68.28倍。2009年发行的42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约61.16倍,2010年110多家创业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升至约70倍。今年1月,创业板市盈率泡沫被吹至*当月21家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达82.78倍。其中,新研股份达150倍;雷曼广电为131倍,该股因一季度业绩下滑38.23%于4月25日跌停报收。

  高市盈率推动创业板公司畸高发行价,即便二级市场表现不如2009年疯狂,但创业板次新股的股价依然“高高在上”,这在一定程度推高了创业板综指的基数。今年2月以来,创业板发行市盈率逐渐回落。数据显示,2月和3月的发行市盈率平均水平为64.6倍和63.62倍,4月份发行的12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首次回落至60倍以下,58.64倍。

  但是,高市盈率和高发行价的盛宴未必可持续。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创业板总市值最高峰为3月24日所创出的8398.56亿元,而流通市值最高峰则是4月21日所创出的2401.23亿元。而今年以来创业板平均市盈率的峰值则是在1月4日所创出的80.01倍,而目前则已经回落至46.76倍,降幅超过40%。

  三成创业板股票解禁期满,资金出逃、高管离职挤压泡沫

  限售股解禁期满,创投机构开始获利出逃

  有研究者表示,目前,创业板快速扩张,创业板股票已经没有稀缺性。现在创业板已经有200家上市公司,中小板500多家,A股一共有2000多家。而以这种速度扩张,明后两年预计市场中上市公司数量将扩展至4000家至5000家。以大型机构为例,顶多只能覆盖几百只股票,有些股票无人关注是肯定的。

  此外,近年来资本市场复苏,使得创投产业、PE产业迅速发展,创投和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规模持续增长,而随着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扩容与开闸,2010年创投和股权投资基金发行规模相继创历史新高。

  随着上市公司限售股的解禁期满,创投机构开始获利出仓。年报数据显示,截至4月2日,共有16家创业板公司遭到14家创投机构的减持,共减持股票数量4347.26万股,减持套现金额达10亿元。

  超募资金使得创业板公司利润难以为继,高管出现离职潮

  创业板启动以来,超额募资合计达725.5811亿元,而据半年报所披露的超募资金使用情况统计,仅有77.5亿元已被使用。也就是说,还有648.08亿元超募资金躺在银行里“睡大觉”。

  若以一年期定期存款2.25%为例,648.08亿元一年的利息就是14.58亿元。也就是说,占据创业板公司所有净利润的半壁江山,并不是来自它的“高成长性”,而是超募资金所贡献的银行利息。这真是对创业板所谓的“高成长性”的莫大讽刺。

  有研究者表示,要维系如此之高的股价,没有30%到50%的三到五年的可持续增长预期,根本不可能实现。但这对于任何一个实业企业来说,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难怪有那么多的创业板公司高管在一夜暴富之后,选择的不是留在企业继续创业奋斗,而是辞职。创业动力的迷失和泯灭,乃是当前创业板*的风险。

  创业板诸多问题逐一浮出水面,挤泡沫的路程还远未结束

  高成长故事背后的陷阱:创业板发行腐败是其中*的风险

  创业板的高估值并非都是盲目追捧“高成长性”的投资者“炒”出来。实际上,创业板的所谓“高成长性”不仅有着企业造假的成分,保荐成效和评估机构掺水的成分,更有着市场定位错位的成分。

  监管层筛选创业板的标准近似于中小板,客观上等于为进入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装假变脸预留了空间。买专利、跑关系、靠虚假材料“操作”上去的伪高新技术企业有之,挂靠于垄断型企业坐享制度性政策红利的不创业也上创业板的寄生虫有之,以股份换保荐靠巨额发行费用铺路搭桥突击PE包装上市者有之。创业板发行腐败的登峰造极,不仅制造了极大的估值泡沫,而且也凸显了创业板的本源性风险。

  纳斯达克泡沫破裂是前车之鉴,高成长性并非灵丹妙药而可能是迷魂剂

  10年前熟悉的一幕: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达到5048.62点的历史高位,接下来的18个月,暴跌78%。10年之后,纳指经过去年的强劲上涨之后本周也只是在2300多点位置,仍不及最高峰的一半。

  纳斯达克传播于全世界的“市梦率”并不是成功的种子。即使少数几个被贴上“成功”标签的创业板市场也难以规避过度透支创新成长预期的风险。没有一个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是真正站得住脚的。前车之鉴并不遥远。“高成长性”并非“创业板”的灵丹妙药,有事不过是鸡犬升天的迷魂汤。

  结语

  目前创业板出现的套现、高管离职以及业绩下降等现象,这些都是创业板内在风险爆发的体现。如此下去,创业板股票有不断边缘化的趋势,离泡沫破灭也许已经为期不远。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网易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