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投资界日报】启明高层团队零流失 刘二海给早期估值

成立5年,高层团队零流失。10亿美元的规模,每年15个项目的投资速度,然而最让人侧目的是,启明的投资敢于贵价入手,孵化和中标的都是“烫手山芋”。
2011-12-13 08:46 · 投资界     
   
 

  【大佬语录

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中国人的竞争习惯是死掐



  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中国人的竞争习惯是死掐

  我们中国人的市场竞争习惯,是用一切手段和对方死掐,包括恶性竞争、降价等行为,眼光却始终不会落到新的一片土地上,比如该让步的时候让步,这个天地很广。”上周末,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谈及市场竞争时,以美国科技业巨头的例子表明开发新天地的重要。他说,从来没有看到过Google跟微软死掐,没有因为Google的存在阻碍了新企业的诞生,于是又出现了一个FaceBook,这就是创新,寻找新的领地。“在中国我们常常看到什么呢?两个相同的公司做出同样的事情,互相死掐背后捅刀子。

腾讯CEO马化腾:未来互联网信奉天空法则 非丛林法则

  腾讯CEO马化腾:未来互联网信奉天空法则 非丛林法则

  任何时候,人们都不缺乏分享的欲望,为什么克莱 舍基会把它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研究?这得益于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命,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是天时。互联网的高速运算、处理能力,让每个从业者得以高效、快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意味着,每个人可以享受更多工作之外的时间。

  其次是地利。通讯成本的下降、带宽的增加,让用户接触互联网的成本变得更加低廉。网络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它像水和电一样,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最后是人和。接触成本的降低,不可避免地使得互联网用户呈现爆发式增长,网民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群,二者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正如克莱 舍基所言,“网络的传统看法是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虚拟信息空间的整个概念都在退化。”

  刘二海:如何给早期企业估值

  这是个创业家的时代。中国的机会很多。当然,创业成功所需的条件也很多,天时、地利、人和不可或缺。天时即在正确的时间点;地利即在正确的领域和行业;人和就是你和你的团队。优秀的创业者都会对业务熟悉、有策略性思维、能发现人才并凝聚团队、强调执行及目标导向、善于学习。

给早期企业估值对于投资人来说比较难,但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早期项目的作价是以下这几个要素的平衡:第一,公司未来盈利到现在的折现,这是基础;第二,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第三是团队,如果团队强,价格就会高,因为未来的风险降低了;第四,谈判;第五,公司需要的资金量;第六,一般投资人在第一轮投资所占股份不会超过30%。这些要素都会影响早期项目的估价,但早期项目作价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

  早期项目作价不可能太高,因为企业还没有太多东西。另外,公司在早期融资金额太大其实也没有太大用处,因为模式还不清楚。只有在模式清楚、需要扩张的时候才需要大量的资金进入。

  每经过一轮融资,公司股价就会相应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先进来的VC的持股不断增值,后进来的VC不断对公司重新溢价认购,公司的价值也就不断地翻倍。每一轮融资的估值都和公司的收入规模相对应。公司的价值是随业绩发展而循序渐进的,不可能是撑杆跳高一步到位。

  汪潮涌:容易被做空机构盯上的几种公司

  关于中概股,一个是它的概念和历史,第二它的现状,第三它的未来。概念来讲,中概股这个词其实不准确,因为现在的中国在海外上市公司已经远远不是中国的概念,(它指的)是中国的实体,是中国的企业,是中国的市场,所以叫做中企股。说到中企股,我们过去是中国注册的公司以国企为主,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大唐电力,华能国际,还有红筹股,注册在海外,在海外上市,资产在国内。还有一种红筹股以内的地方股,比如上海实业,北京控股,都是我当时在摩根斯坦利94、95年包含的项目,北通是97年上市,当年上市的热度我记得很清楚——超认购1260倍,资金上万亿。第一天我们定价的时候是11.48元,在路演的时候,我们在旧金山不用做路演,我们谈定价定在11.48元,在香港开盘44块钱,一个礼拜66块钱。

  香港十大家族作为战略投资者进来,把红筹股炒的如日中天。到后来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到中国互联网海外上市,到最近这几年中国的电子商务、新一代互联网公司还有加上新一代的民企公司在海外上市,形成这么一个历史性的轨迹。现在海外上市公司,中国公司应该有几百家,占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15%这么一个份额,这是在美国股市上市公司最多的国家。

  薛蛮子:要热爱本身行业 最好先在创业公司练一两年

  如果大学刚毕业就把家里钱都拿过来,用不了18个月,这个事黄了,对家人和亲戚朋友都不是很负责任的态度。绝大部分大学生,刚刚出象牙塔,最好参加一个创业公司,积攒3~5年的经验,“如果你聪明,做1~2年也行”,了解创业公司怎么发工资,怎么开会,怎么鼓励人,怎么做公关的工作,近距离观察一个创业公司,两三年之后再通过个人在创业公司的经验,找到一个很好的细分市场,组织一个有销售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好团队。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112/2011121228544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